
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 学佛修行文章(第2页)
说到用功、了生死,何谓生死?又如何了法?古人讲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途,路途识得...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说起跟佛陀结缘,当然造佛像、...
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俱灭俱生,虽得如是多闻善根...
问: 请问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初学者从何下手?如从心下手,又怎么下手?每...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以十六字总结净土法门修学之要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
怎样增强信愿行?念佛的方法?如何做功课? 关于念佛、关于教理、关于修行等等,大...
比丘尼了定,俗姓崔,安徽人。幼时跟着做官的父亲在江苏,后同黄某结婚,因为生活作...
这个息灭贪瞋痴,它很重要的,诸位要有一个很正确的观念。 譬如说:我右手边这个念...
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有花香一篇,说到:庭院中百合花开,白天虽然也能闻到花香...
佛还同时告诉我们,修十斋日,这是对没有时间修行的人,说你抽这十天做点好事,做一...
一 出家要真参禅,参透未生以前; 一日凡躯脱落,灵光普应人天。 二 出家要勤念...
问: 我听元音老人讲,修净土法门行者念南无阿弥陀佛结束后,在回向前,最好加念阿...
问: 年轻的在家居士,除了念佛号,是否应该多阅读经典?弟子学佛不久,能否推荐一...
我们修行,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福的深浅,视所吃的苦多寡而定。如果人人...
问: 感恩师父远道而来为我们讲经开示。我的问题是:善导大师关于正行与杂行,正行...
我们身为住持佛法的出家人,要如何培养自己的福慧、如何修相好呢?来山出家为什么要...
有人问赵州:云何是大道?州云:平常心是道。又问:我不是问这个道,我问的是大道。...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西方净土是法界藏土,念一佛就等于念无量无边的佛,往生西方就...
问: 有法师说,净密双修的功德最大,单修净土念佛法门功德小。但是又有另外一个法...
用功人,以为自己的工夫很好,能可以把得住,坐下来身、心轻安,工夫是清清爽爽的。...
《大方广佛华严经 净行品》的大致内容是,在华严法会上智首菩萨问文殊菩萨,如何得...
一、信心,要信三宝、信因果,信法的不可思议。 二、因果心,有信心以后,就要断恶...
我们净土宗的修行人,穷尽一生地努力修学,主要的目标就是要达到临终的正念。所以古...
诸位!反正我们一个三界凡夫,这一辈子是离不开污泥了,但是你有选择。你要种一个牡...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俗应酬而没时间学佛,另一种干...
如果我们能在内心真切地生起对三宝的净信,当这个净信的力量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
原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以在...
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一步,如果方向错了或出了偏差...
过去有一位大富人家的儿子,与许多商人一起入海采宝。这位长者子很会讲述航海及开船...
天台宗把菩萨道的修行分成二个次第:第一个叫做缘修(缘就是因缘),第二个是见道位...
调伏的涵义很多,调伏你刚强的性格,要柔和圆融。不是讲调伏,要调伏到相应。你要坐...
问: 每天一不发愿,二不回向,三不诵经咒,不上早、晚课,只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今天讲《西方合论》第九门的修持门第十个版块,也是最后一...
大家学完《地藏经》,我们依法行持哪怕七天都好,光说不做,得不到什么好处。一天二...
贪、嗔、痴是三毒,能毒害我们的法身,杀害我们的慧命,使我们长劫轮回生死,不得出...
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蕅益大师《弥陀要解...
善导大师讲的这个专修和杂修的情况,确实善导大师讲专修的五种:你要读诵经典,读诵...
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佛陀就劝勉阿难尊者...
佛说二十难中云:得人身难,生中国难,得遇佛法难,亲近善知识难,生正信难,此五乃...
修行为什么很困难?因为它不只处理今生的问题,连过去的问题都要处理,无一遗漏。你...
有的众生他从木雕的、泥巴塑的、金银铜铁所铸的这些佛像,他去行礼拜,得到只是加持...
《地藏经》每一品都告诉你修行的方法,生怎么样做?死怎么样做?平常时我们怎么样做...
东山佛学书院是由东山高中的副校长,与教务主任、训导主任等,他们几个热心的佛门在...
我们大家对于我们的修行,念佛,或你专持一行,或是诵经,诵《金刚经》,天天不断,...
在佛陀时代,佛陀与一位外道之间有过这样一段公案。有一位外道两手拿着鲜花来见佛,...
原文: 娑婆世界,是一大冶洪炉。能受得烹炼,则非世界中人矣。不能受得烹炼,则烹...
问: 请问法师,专修净土的人在做早晚课的时候可以加念其它的咒语吗? 净界法师答...
人的心很多。过去的人把人心定不下来,叫做五心不定,就是说你的心到处乱跑。而修行...
建立信心之后,再看第二种是就行立信,就是在修行上建立信心。 当我们选择了净土一...
所以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这个是讲到我们修行,当然在三宝当中主要是...
出家人,先须要知,出家割爱辞亲,本为求出生死。若为生死大事,要知世间一切诸法,...
会得了,一切处都是道,会不了的,就被时光境界转,这里不如法,那里不适意。只见境...
问: 请问一下:师父提到第七意识对过去没有兴趣,对未来没有兴趣,只对现在发生的...
打七到第九天,如果功夫用得好的话,应该有些消息。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大家在用功...
问: 请问师父如何将男女的小爱、贪爱与成佛路上修行的大爱圆融?要放弃这男女间的...
问: 经常有人讲,念佛或诵经,功夫成片才能有作用,请问一下,怎样做才能够功夫成...
念佛法门与四念处 净土法门,于后汉灵帝年间已来中国!至东晋慧远大师赞扬于卢山,...
如果以前有过杀业的话,拜八十八佛,或者持《大悲咒》十万八千遍,然后念《往生咒》...
禅堂的居士身上穿的禅褂上都有止观两个字,在我们修行方面,止观很重要,念佛也好,...
修习禅定的法门,古德归纳为三门,就是息门、色门、心门。所有修行的法门不出这三种...
问: 法师,修学佛法不是应该有次第吗,净土法门怎么扔给一句佛号就不管了?净土法...
我们在修行,从《楞严经》的启示,我想我们要建立一个重要观念,就是无住跟生心的观...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阿难尊者发了愿以后,他用这两句话来表达他的心...

从上诸祖教人参禅,虽有超佛越祖之谈,其实要人成佛作祖耳。未有欲求作佛祖,而不遵...

【推荐】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途

持名念佛——下手容易,成就也高

阿难尊者示现修行的苦恼

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

三界之苦,轮回过患,应生出离之心

有修行问题应该怎么办

改过修行,终得往生

这一句佛号是方便,也是究竟

【推荐】制心一处,才能无事不办

每个月这十天做好事,功德都能加倍

祖师训诲出家三十要则

净土法门的修行一定要依照圣言量

在家居士除了念佛,是否还需要阅读经典

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

念阿弥陀佛后,还念八十八佛,这是杂修吗

今世相貌不好,但是修行可以补相

古人用功不肯刹那离开工夫,故能当下悟道

【推荐】能专念六字大经王,就一切都具足了

修净土的人是专修好,还是圆修好

静中有工夫,动中亦要有工夫

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佛法的修行,要有这九种心

【推荐】除了念佛外,调伏烦恼也是非常重要

【推荐】面对改变不了的外境,有三种方法来解决

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引导

怎样修习发菩提心

没有远离这「五盖」,休想得定

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

虚云老和尚的修行经验与学经的主张

虽有多闻若不修行,如人说食终不得饱

烦恼这么重应该怎么修

通过念经来调伏心性

不发愿不回向不诵经咒,只念六字洪名可以吗

上中下根各自修行,都有往生之分

你要是做了,这才是真正保险

修行重在断除贪嗔痴三毒

至简至稳,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专修」和「杂修」的划分

一念熏修虽然短暂,但却是真实的力量

心如弦直,可以入道

修行之路为什么很困难

是否以见相见光,来论定修行

【推荐】《地藏经》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

【推荐】千亿天神皆愿供养这种修行人

数十年只念大悲咒,临终得观音菩萨接引

修行第一关,就是看我们放不放得下

如何教导妻子修行

净土宗的杂修与圆修有什么区别呢

不论你修行哪个法门,这四个心都至关重要

为何要强调专修

【推荐】因地发心的不同,便感召了不同的果报

现前见闻知觉,全是妄想用事,总非真心

般般不如意,正好降伏其心

你不发愿的话,修行就会进进退退

禅坐时需克服两种情绪,防止两个偏差

如何让爱情不成为修行的障碍

怎样做才能够功夫成片

修行四念处的重要

如何超度过去所造的杀业

做到这二十五法,就能开发禅定和智慧

修禅定的基本要求

净土法门的没有修学次第吗

应先无所住,而后生其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