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修行不是为了得到,而是为了放下

2012/0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快乐不是我们的归宿,痛苦不是我们的归宿,内心的平静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痛苦和快乐,两者都放下。快乐的欲求从一边踢过来,而苦和不满足则从另一边踢过来,这两边一直在围剿着我们。佛陀教导我们要不断地放下这两边,这才是正修之道──导引我们跳出“生”与“有”之道。在这道上,既无乐也无苦、无善也无恶。

如果我们做事只是为了求得回报,它将只会引起痛苦。修行不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为了放下!

所有好的修行最后都必须回归到一个本质──不执着。

修行者的心不会到处驰散,而只会安住在它那儿。善和恶,喜和悲,是和非升起时,他觉知一切。禅修者单单知道它们,却不允许它们“弄湿”他的心;换句话说,他不会去执取任何一切。

欲望一直存在着,这只是心的一种状态。有智能的人也有欲望,但却没有黏着。

如果你不去反制你的心,那么就只顺从情绪了。这种修行是不正确的,就像纵容小孩子的每一个随兴所欲一般。训练自己的心也必须如此,别纵容它的随兴所欲。

由于习气作祟,我们的心无法平静,这是因为我们过去的行为,使它们如影随形地困扰我们。

唯有污染的心才能属于宁静。你必须向内反观自己,反观自己的身、口、意上所犯的过失。除了你自己的身、口、意之外,你还要到哪里修行呢?

内心的杂染好似我们修行的肥料。这就像拿脏东西如鸡屎和牛粪来施肥我们的果树,果实因而将会既甜又多一样。在痛苦中,有快乐;困惑中有平静。

醒悟,并不表示对世间的憎恶,而是心的清清楚楚,了解到事实是无可挽救的,世间本来就是如此的。明白了这一点,你会放下执着,以一种既不是快乐也不是悲哀的心放下,透过智能观察,了解到“诸行”“的自然改变,而住于宁静中。

混乱升起的地方,就是宁静可以升起的地方;哪里有混乱,我们透过智能,哪里就有宁静。

痛苦存在的地方正就是无苦生起的地方,它终止在它生起的地方。如果痛苦生起,你必须就在那儿思考;你不必要逃跑,你应该就在那而解决这问题点。从这些事中逃跑,就不是依照真实法修行。你要到何时才能见到苦谛呢?导致你受苦的不是身体,而是你错误的知见,当你误解时,你就被混淆了。

如果你观看别人的时间至多百分之十,而看你自己的百分之九十,这就是确切的修行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禅修

一、身心合一 身体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身体在做什么...

星云大师《如何消除烦恼》

人生在世界上烦恼的事情很多,譬如我们身体上有老病死...

输什么也不能输了好心情

生活本身就是就是一种承受,承受痛苦;承受幸福;承受...

贻误今生净土机缘,未知何世再得人身

我们知道这娑婆世界的剧苦,因因果果的冤家对头碰面,...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在唯识学的相续,它提出两块:一个是杂染的相续;一个...

让我们轮转不休受痛苦的就是五欲

无量劫以来我们在五欲六尘打滚,你说对五欲六尘能够通...

梦中家财万贯,醒时两手空空

我们为什么一直生死不得自在,六道轮回,受诸众苦?因...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成无有自由之奴仆; 不成夫妻...

他去养老院之前,留下了这一封信

我要去养老院了!非不得已,我是不会去养老院的。但是...

对在家居士的一番苦口忠言

我们大家都清楚,新的一年已经到了,在新年开始,为了...

佛道未成,先结人缘

佛教里有句常用的话:佛道未成,先结人缘。就是说,还...

从点状的佛号,提升到片状的佛号

在净土宗,当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我们生命当中会出现...

得遇善师令我们免受沉沦之苦

过去世尊与众多弟子都是靠着双脚,一步一步迈向弘法之...

「施食」就像家里关着门做慈善

你提到的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有问到,其实施食的前提就...

【推荐】别醒悟得太迟了

我总认为,知识分子身上有一份责任,以慈悲心维护社会...

人生无常 时间的真相

从前,有位幻术师非常精通幻术,他有一位朋友是出家师...

不净羹

从前,有人种了很多的棉花,如果过时不采的话,就会成...

每天念经拜佛为何还是烦恼

很多时候我们是把修行的 外相当成修行本身而不自知。...

不是佛号有问题,而是你的心有问题

净土宗的修学是本尊相应的法门,就是说,我们临命终是...

警察讲述他所经历的因果灵异案件

我要说的是,我们警察大部分是很信因果报应和科学所不...

战「痘」女孩的学佛之路

我最初与佛法结缘是因为我的同学。有一次我跟着她一起...

【推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长自我

智慧是如何得到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闻慧, 从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