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不是佛号有问题,而是你的心有问题

净界法师  2016/0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是佛号有问题,而是你的心有问题

净土宗的修学是本尊相应的法门,就是说,我们临命终是仰仗弥陀本愿的摄受而往生,关键是我们怎么去跟弥陀感应道交。就是说弥陀的本愿功德已经存在,但是你必须把它启动起来,套一句蕅益大师的专业名词,叫“转他成自”。

你如何把弥陀的功德转化成你的功德呢?按照善导大师的说法,转他成自的重点有两个:第一个,提起佛号;第二个,顺从本愿。所以这就牵涉到你念佛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数量的问题,第二个是本质的问题。

从净土宗的角度,佛号多多益善,因为那个佛号是一个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庄严,所以佛号进入到我们心中,的确会产生一种熏习的力量,不思议熏,不思议变,“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佛号真的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加持力,的确会让我们业障消除,福慧增长。

但是你要往生,那就不仅仅是提起佛号而已,那是一个思想的问题,你必须要顺从本愿。我们以前都是顺从娑婆世界,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一次一次地轮回。为什么我们死了以后,正常人来生一定要在三界得果报?你跑不掉,你哪都去不了,涅槃去不了,净土也去不了。正常人死了以后,一定要在三界再得一个果报,因为你对娑婆世界太顺从,问题就在这儿!

所以我们必须要调整心态,要把顺从娑婆世界的心态,调整为顺从弥陀的功德。但是,我们从一种杂染的缘起要转换成清净的缘起,这中间一个很重要的过渡是什么?空性的智慧。如果你没有空性,你不可能直接从杂染的顺从转成清净的顺从,你转不过来。一定是先把它归零,再重新开始。一个人不修空性,我不相信你能够把顺从娑婆直接转成欣求极乐,很难!你不把过去的空掉,不可能重新开始。你带着杂染的缘起去念佛,所有的佛号都杂染。所以,空正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你的人生重新开始,让你的生命重新归零。

念佛的本质,就是你的心理素质,你的智慧观照。其实念佛的本质比念佛的数目更重要,因为你心态顺从娑婆世界,没有顺从本愿,你所念的佛号全部夹杂生死业力,没有一句佛号是顺从本愿的。诸位!你平常创造的都是生死业力的佛号,那你临终怎么可能出现往生愿力的佛号?那个佛号从哪里来?因为你没有这种心理准备。

所以,提升你佛号的本质就变得很重要了,你不能只是创造佛号。创造佛号谁都会,一句佛号念诵听,你自己创造一个音声你听得到,这个就是一句佛号,关键是它可不可以往生。不一定!我相信它是一个很殊胜的资粮,但是,是不是能够跟弥陀感应道交,那就不一定了。所以我们为什么所有的事修都要理观,就是你的心理素质不提升,所有的佛号就不可能提升。因为它是你的心创造出来的,不是佛号有问题,是你的心有问题。

蕅益大师在讲净土法门时,他开宗明义“是心作佛”,所以才有可能“是心是佛”。你的心态不随顺佛陀,创造不出跟佛陀相应的佛号,因为你的心态决定了佛号的状态。我们不可能达到佛陀的境界,但是起码顺从,至少是跟佛陀同一个道路,不能抗拒佛陀,不能背道而驰。我达不到佛陀的境界,但至少我顺从。所以从对娑婆世界的爱取而转化成对极乐世界的欣求,空性的智慧,先把它重新归零,再重新出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宣化上人:谁若想得度,谁就念佛

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呢?因为阿弥陀佛和十方一切众...

每一声佛号都应含有愿往生的信息

净土法门怎么修持?大家一定要知道它的核心:重在信愿...

印光大师在家往生弟子——丁大定居士

丁大定居士,绍兴上虞人。寓杭州湖墅。家贫而寡,生二...

大安法师:是「万修一二去」还是「万修万人去」

问: 有人说,往生净土是万修一二去,而东林法音说,...

【推荐】放下名利枷锁 老老实实念佛

现代人生活忙碌,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社会。...

「不随妄转」对念佛人很重要

你应该怎样训练你自己不要老是被外境所转,不是等到临...

不再受到分段生死的干扰

诸位如果你今天是选择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其实你要面...

佛弟子最大的事情是什么

在《法华经》里面佛陀告诉我们,释迦佛以一大事因缘出...

如何将暂时的财富转化为永恒的利乐

问: 有些人拥有很多财富,但最终却成为危害自己的因...

布施、智慧与解脱

一、施舍与菩萨道 布施、智慧与解脱布施通常分为财施、...

懂得人生的四大控制

人成不成功,富不富有,从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对自我的人...

心灵与物质平衡的重要

在面包店,我为了买奶酥面包或花生面包而迟疑半天,因...

圣严法师《温柔对待亲爱的人》

对待家人,我们习惯成自然地不懂礼貌,不会温柔,不是...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人生其实就那么简单】...

道证法师预知时至,回归弥陀愿海

信愿坚固,勇猛精进。跨越忧恼,净心画佛 在病苦中,师...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资粮

道的时候要有助道因缘,什么是助道因缘呢? 你修道的...

不要为了小利而改变目标

过去有个人在门前种了两棵果树,两年后结了果子,其中...

心的力量与可怕性

佛教里所谓的心,是指识。其实,佛教本没有灵魂这个词...

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平时念佛就不是很精进

问: 弟子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只要具足信愿就可以,所以...

《十种逆境为道场》译文

【原文】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

最简单的施食法:六字大明咒施食

丹真绒布上师餐前必做上供下施。下施时,念诵观音菩萨...

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后,是不是随时可以往生

问: 一些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之后,是不是随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