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福报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

净界法师  2020/12/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福报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

一个人越接近临终时越重要。诸位!我劝所有净土宗的人,不要对自己太有把握。你说:“欸,我不用收心。”没有这回事情,不可能!你没那个本事,你冲不过去的!

福报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因为你的心放得太远了。你说,我这个人平常就很单纯,那你可能会晚一点收心,你就做一个固定的工作。凡是你的日常生活,心放得越远的人,你要比别人要早一点收心,因为你放得太远了。我要提醒你:你要不收心,你过不了生死关这一关的,业力不放过你!你今生的念佛,绝对不是你生死业力的对手!保证!

所以看破放下,你才有资格谈持名念佛。我们今天来婆娑世界不是来一次,来了生生世世,你创造这么大的业缘,难道可以不处理它,你走得了吗?所以你必须要让业沉淀下来。

你看看《印光大师文钞》怎么说的?整部《印光大师文钞》强调四个字:少管闲事!你去看一看,他说,好人好事,好事不如无事!这句话当然圣道门听了不高兴,“你们净土宗的人真是好事”,但是你不能说我们不对,因为净土宗它必须要集中所有的心力先往生,然后再回入娑婆,该干嘛干嘛。

但是,你现在要往生时,你攀缘的是好事,但是好事从净土宗的角度来说,好事不如无事,净土宗是讲这样。

你看看《印光大师文钞》,有人一直做慈善事业,被印光大师骂一顿,因为你到了极乐世界,再回入娑婆,你成为一个法身菩萨,你做什么慈善事业不行?不是说做慈善事业不对,而是你现在一个生死凡夫,你现在这个位阶的定位不对,尤其是晚年更不对!

我刚刚讲的话,是站在净土宗的角度来看,你要不修净土,那这句话就不算。因为你准备要轮回,那这个思考就不一样了。所以每一个法门,跟它的目标是有关系的。

如果净土宗的人,我觉得从往生开始算起,起码要十年的收心。如果七十岁往生,六十岁要收心,因为你不可能像六祖大师说,我今天觉悟,明天就收心。你要有一个过程,假设我们是钝根菩萨,你要慢慢收,是吧?因为你放的时间太久了。

当然,我们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往生,一般来说,你最晚六十岁要收心。所以你看到一个人六十岁还在外面跑,如果他修圣道门,我没有意见;如果修净土宗的,不吉祥!除非他能够“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他跑跟没跑一样,他有这种本事,那我没话说。但是你跑的时候,心会动,那就另当别论了,仁者心动。当然你是做慈善事业,但是站在净土宗,你要追求临终的正念,那就不是这样的章法。

我想每一个宗派都有它的特点。净土宗要带业往生,你就必须让业力沉淀,就必须要收心,这是很正常的。当然走藏传的圣道门,你已经准备好要流转了,求增上生的,那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你是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忏悔业障,积集资粮,那又另外一个思考。所以每一个法门的操作,就看你的目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历代净土圣贤传二(白话)

往生比丘 清朝性修法师,不清楚他是哪里人。顺治年间,...

知道他心中的愿望,才能够应机说法

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

心安才是福

几年前,我和一群朋友参加了名为突破性领导力培训课。...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

人就这么一生

人的一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一生。我们在亲人的欢...

如是相续念佛在心,能办一切净因功德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

【推荐】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死亡到来之前,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

佛号虽然有救拔你的力量,但是你临终的时候,是否能保...

用欢喜心看待人生的酸甜苦辣

许多人都感叹,现在的人的脾气越来越大了,因一点小事...

六根互用的例子

这以下引出六个现实的例子来作证明。我们看下一段,举...

为何在佛的世界里没有女众

问: 为何在佛的世界里没有女众?就是说没有男女相....

在昏沉妄想里做活计

初发心用功,怕妄想;工夫用久,怕昏沉。这是什么道理...

元气与头发的关系

头发稀疏、提前变白、焦枯无华等诸多表现都肾气亏虚有...

思地狱苦,念佛自然恳切

思地狱苦,发菩提心。若不一心念佛,一气不来,定随宿...

海涛法师《在婚姻中修行》

一 1.你可以急着结婚,结果却终其一生活在不幸、争吵...

净土法门 老少皆宜

少年莫道尚青春,生死无常不贷人。 花正开时逢骤雨,索...

人生十种极致境界

人生漫长路,事事难预料,为何有些人走得坦荡荡,为何...

有这样的信心,才算得上深信净土

原文: 若正修净业时,倘达摩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

不懂取舍因果,信佛又能怎样

人们从生下来,除非有佛教信仰,很少有人会告诉你,杀...

可否理解极乐只是一个化城,并未真正到家

问: 《金刚经》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

水喻成功人生的三种境界

一位年轻的商人被搭档出卖,人财两空,痛不欲生,决定...

老僧坐一日,胜过千年忙

晚年的大安禅师终日端坐,不言不语,无所事事。大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