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妙莲老和尚  2015/06/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不能散散漫漫,懈懈怠怠地空过命光。不过凡夫都有昏沉之障,只是轻重有别,切勿因此而起大烦恼。功夫愈是用不上,就愈要精进莫生退心;唯有精进才能道业相应。犹如茶可止渴、饭能止饥,可是半口茶、一口饭何能止饥?饭量大者,吃二、三碗不能饱,令其吃个五、六碗总有饱的时候吧!念佛的功夫也是要多念常念,才能消妄想入正定啊。

若功夫一直用不上,就应念念生大惭愧心;自觉业深障重,方致多生障碍。惭愧心一生,就能发出至诚心来念佛。古德云:“一分诚敬一分感应,十分诚敬十分感应。”只要至诚念佛,虽妄想仍多,可先不必理会,否则乱上加乱,此之谓:“欲免烦恼徒增妄,趋向真如亦是邪。”当知前人曾言:“一句弥陀法中王,杂乱纷飞也无妨;万里浮云遮天日,人间处处有余光。”只要能抱定至诚心,蓦直念去,保住身口不造恶,虽散心持名,亦能得生,此既是净土法门“带业往生”之广大殊胜处。

念佛念了十几年还是没功夫,究竟有否用至诚心在念?果真至诚念佛,怎不得感应?所谓:“诚则灵,不诚无物”。而且“诚于中,形于外”,内心有诚,外行自然恭敬;端身合掌、威仪严整、眼不张望,心也静下来、不胡思乱想,久之功夫就能用上路。心毫无至诚,当然一切都定不住了;站也辛苦、坐也难受,又是昏沉、又是散乱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妙莲老和尚文章列表

不知道妄想是空的,就很难改变它

《楞严经》就是从今开始改变我们的心态,这个时候你来...

诚敬二字在念佛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问: 诚与敬在念佛法门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大安法师...

十念往生者,都是宿世善业强

一切法都是从心想生,临终能够遇善知识,十声往生,这...

倓虚大师《念佛论》

佛法发源于印度,流传于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其目的无...

往生的人要先把生死业力沉淀下来

当我们面对过去的业力时,诸位!你就不能用业感缘起了...

有愿往生而念佛未切,能否往生

问: 净土法门实在稳当,但有愿往生而念佛未切,又没...

念阿弥陀佛有什么益处

首先直接的益处,由于相信阿弥陀佛,由于愿意往生极乐...

念一佛就等于念十方佛

念一尊佛就等于念十方三世一切佛,何以故呢?一切诸佛...

30岁以后才能看懂的八句话

【慢生活】 干不完的工作,停一停,放松心情;挣不够...

没有这几个经历成就不了大事

《孟子与尽心篇》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推荐】把快乐的果报回向净土

我们讲到实相的义理。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

人活着的意义是为了什么

网友:法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学诚法师:活着是为什...

业的三种报应模式

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 现报者...

居士诵地藏经有哪些规定

问: 在家居士诵《地藏经》有哪些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定...

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庄严

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是一个全方位的展开,这全方位展开...

善导大师超越其他祖师,这种说法对吗

问: 听有些法师说,善导大师是开宗立教的祖师,是祖...

不变应万变

道树禅师,建了一所寺院,与道士的庙观为邻,道士放不...

每一天的观想

一早起身,就观想祈祷三宝加持,弟子今天可以过一个快...

三只桶

青年人即将走上社会,为此惴惴不安。临行前,青年人来...

一天之中如何对治贪嗔痴

我们要知道贪瞋痴它生起的这个次第。好像医生去帮人治...

仁、义、礼、智、信对内脏的影响

◎一个人,只要是心正了之后,气就正,气正了之后,形...

何等偈能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一偈,在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