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以这种态度来茹素,自然能身心清净

宽运法师  2020/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以这种态度来茹素,自然能身心清净

为了健康长寿,疗病养生,近年来,人们不断从医药与饮食上研究,证实肉食对人体健康确是害多利少,而五谷、杂粮、蔬果等素食才是最自然的健康食物。

医学界及营养学家,更大力推崇“素食疗病,养生延年”的妙方,于是素食与健康几乎划上等号;吃素成为一种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见及此,现代人茹素之风,实有日趋兴盛之势。素食除了可以维持身体健康之外,对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均有着积极的意义。

其实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我国人民即喜食“素茶”,《诗经》、《吕览》中就有“野老献芹”、“汉上石耳”的记载。从东汉时期,随着佛教传来我国,素茶便以寺院为中心,迅速向四处推广开来。

早期,以羹粥为主,辅以菜点,是寺院款待施主的小吃,后来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加,菜目品种不断得到完善、充实,到北魏以后,形成独具一格,其味隽永的菜系,名称繁多,有素斋、斋菜、素馔等,日渐受到普罗大众的欢迎。

现时全国各地著名佛寺,大都设有素斋部,由于选料精细,烹调考究,花样丰富,风格独特,色、香、味、形俱佳,吸引了无数的中外食客。不过,寺庙素斋馆设立的真正目的,乃在于提倡素食,鼓励人们戒杀放生,长养对生灵的慈悲心,从以减少社会的戾气,增进人与人及万物之间的和谐共处。

从佛教的观点来说,放生、护生的意义在于救渡众生,是一种最积极的生态环保。佛陀讲,“贪”是三毒之一;“贪”的概念包含很广,贪图口福是其中之一。因此,学佛之人应当放下贪心,生起慈悲,生起智慧,坚持茹素。

佛陀于各大乘经典,诸如《大般涅槃经》、《楞伽经》及《楞严经》中,对大乘菩萨道的修行人,均有明确开示有关素食之意义与功德利益,以及对修行人的影响。对修行人来说,要维持身心的清净,饮食的要求非常重要,素食能让身体变得轻松、舒畅,当身体在较纯净的状态时,心念自然较易调适。

所谓“万法唯心造”,心才是器世间创造的源头,只有身心清净,才能承受宇宙的能量;只有心念被导正了,器世间才会被导正;慈悲的心念,正是最强的能量,最大的正念。我们业力的种子,都含藏在八识田中;其中最重的业就是杀业,许多怨结瞋恨之气都结集在当中。

茹素即可中止再与众生结杀业的机会(不论是亲手杀或间接杀),所以,素食能长养我们的慈悲心;慈悲,是修行人最重要的美德,当一个人内心慈悲的时候,全身都会非常柔软。吃素,正是慈悲心的具体呈现。如此不再在八识田中种下恶业的种子,自然能够逐渐滋长纯净、祥和的善业种子,从而清净八识田,让修行有所提升。所以不吃肉食,无论对身、心或八识田的清净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都知道,食物是人体营养的来源。现代科学证明,素食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的好处甚多,具有抗癌,降低胆固醇,清除胆盐,减少血脂,净化血液等作用,又能使头发乌黑亮泽,皮肤光洁细嫩,精力旺盛充沛。

自古以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食医心鉴》、《饮膳正要》、《本草纲目》等书中,都记述了植物性食物的食疗作用。由此可见,素食乃最自然、最健康的饮食。

素食所摄取的营养,有助于改善现代人不良饮食所产生的种种弊病;不过,食物的营养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饮食的心念往往决定食物的吸收;心中若存慈悲感恩之念,身体的内分泌必然调和、正常,体内的酵素也会很丰富。所以,同食一种食物,心存慈悲、感恩的人,所获取的营养效益会较一般人为高。

佛法教导我们,要在六根门头用功,收摄自己的心念,时时保持正念,面对食物不起贪、瞋、痴,才不会“自制毒素”,因为自身的毒素,比外来的毒素更能伤害我们的身心;若吃纯净的食物,而心中仍烦恼不断,身心又怎可能会健康?

所以饮食的心念,比食物的内容更为重要,更为有益。因此,如能以无贪、无瞋、无痴的态度来茹素,自然能做到真正的身心清净。正如《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所说: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宽运法师文章列表

宣化上人:贪嗔痴感召三灾

三灾有大小之分,大三灾就是火灾、水灾、风灾,小三灾...

【推荐】佛法智慧与身心健康

据统计显示,近年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及各种压力的...

为什么不能吃动物,却可以吃植物?

反对素食的人的一种惯用的论点就:你们素食者是吃植物...

人真的需要动物性蛋白吗

说起蛋白质,第一个在你脑中浮现的是什么?相信很多人...

印度人的素食观

在印度餐馆中,每三位食客中就有一位素食者。素食者不...

妙莲老和尚《放生与吃素》

放生能得长寿,所以一般佛教徒对放生大都很积极。放生...

【推荐】远离舌尖上的地狱

学佛的人都知道《地狱变相图》,对于地狱的存在,有人...

素食者滋养身体的方法

原文: 先後天衰弱,当以善於保养为事。若欲靠食物滋养...

400名素食者长期调查跟踪:全无现代病

长期的素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何?是好?是坏?不少...

持戒忏悔使现生带来好运吉祥

不管多伟大的人,业力来临,都抵挡不住,至此才知道人...

《楞严经》与《法华经》的差别

我们讲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楞严经》是...

圆满人身的修养

一、做正信的学佛人 既然我们大家学佛,我们要明白,...

禅宗的观心方法

真正的禅宗很简单,五代以前的祖师,就是用直指人心,...

圣严法师:怎样读书

做学问,虽然可为自己,但其并不是专为了自己;一般人...

阅藏的用功方法

好,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佛门里常有一句话叫:无事不...

人体器官衰老时间表

骨骼:35岁开始衰老。25岁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但35岁...

念佛的感受及心路历程

问: 想听师父分享现今念佛时的感受,及师父念佛的心...

百岁本焕老和尚的百年佛缘

本焕长老 法名心虔,102岁。清朝光绪33年(1907)出生...

福报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

一个人越接近临终时越重要。诸位!我劝所有净土宗的人...

训练自己倾听的工夫

沟通是一种修行,必须有很好的禅修才能做到良好的沟通...

了知苦空无常理,生安养欣乐心

是经附文,临终方诀,最为切要。修净业者,所宜详览。...

大安法师:知道自己的念头-念佛

在东林寺我们常常会有百万佛号闭关出来谈体会,这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