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孝亲追思的清明应该这么过

2020/04/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孝亲追思的清明应该这么过

4月4日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人们思源追远、缅怀感念的祭礼,既是节日,又是节气。

西汉时期《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指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论语。学而》篇中,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恭敬地祭祀远代祖先,就能使民心归向淳厚。所以自古民间就有清明扫墓的习俗,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其意义在于通过扫墓这个形式,让我们不忘祖先的恩德,饮水思源,感念祖先的庇佑,进而传承优秀的孝道文化。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也更加密切,因此有很多人会背井离乡到外地谋生。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又很快,人们的生活也比较忙碌,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对传统的节日也了解的越来越少了。民间的扫墓大抵都是烧些纸钱、元宝一类的,或者供几束鲜花。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感恩。

但是,清明节气,万物生发,烧纸或元宝等从环保和安全的角度来看存在很多隐患。加之今年情况特殊,受疫情的影响,人们的出行增加了很多的不便,有些甚至不能去给祖先扫墓。但是生而为人,不能忘本,在当前特殊时期,普通民众也可以居家而行,供上香花水果饭食,达成心愿。或联系正法道场为祖先或亡者做功德或超度佛事。

而作为信众,通过清明这个古老而重要的节日,为人子女的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尽孝道呢?

我们首先要知恩,才会懂得报恩。在佛经中有很多关于孝道的开示,如佛在《观无量寿佛经》中给我们讲了净业三福,其第一福即是孝养父母。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善导大师在其著作《观经四帖疏》中是这样解释的:言“孝养父母者”,此明一切凡夫皆藉缘而生。……要须父母缘聚,方有受身之处。既欲受身,以自业识为内因,以父母经血为外缘,因缘和合,故有此身。以斯义故,父母恩重。”

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中也曾讲到: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才得成人。”

由此可见,我们今天能够获得人身、得闻佛法,与父母的抚育之恩是分不开的。对父母的恩德了解愈多,我们的孝心孝行才能愈圆满。

对于还在世的双亲,我们的孝可以分为三层:孝父母之身,令父母衣食无忧;孝父母之心,令父母心情愉悦;孝父母之志,令父母出离轮回。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还得到了舜的传位。但是即使是大禹这样的圣人,在他的父亲鲧去世化为黄能(三足鳖)入于羽渊后,依然没有办法救拔。更何况我们这样的悠悠凡夫呢?所以,养父母之志令父母出离轮回,才是真正的大孝。而出离轮回,

最简单最方便的方法就是令他们修习净土法门,所以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来劝化父母生信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唯有父母长揖三界,不受后有,永出轮回,我们的孝心才能称得上极至。

那么对于已经过世的亲人,我们又该如何尽孝呢?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在其著作《佛教以孝为本论》中告诉我们,对于已经过世的亲人,可以将自己诵经、念佛等修持之功德,常常至诚为其回向:祈愿他们能够乘此功德,永出五浊,长辞六趣。更进一步则是愿他们忍证无生,地登不退,尽未来际以度脱众生,令自他共成觉道。如果能够如此,就是不与世共的大孝。

时下全球疫情形势严峻,我们在深感痛心的同时,更觉国土危脆,人命无常。作为一名净业行人,在清明时节,我们更加应该想到无常之迅速,死生之事大。省庵大师在《劝修净土诗》中是这样谆谆教诲的:

三月清明瞥眼过,伤心无那是愁何。

满城风雨歌声少,十里山坟哭响多。

早趁在生修净业,莫教临死怨阎罗。

故乡春色还长在,想见芙蓉出绿波。

在这样一个“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来恭念“南无阿弥陀佛”,首先,至诚回向给所有众生: 祈愿已故者往生西方,在世者生信发愿,同登极乐!其次,也至诚回向: 祈愿疫情早日消除,国泰民安!同时也请我们时刻谨记: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归去来,魔乡不可停。”

故当精进念佛,速求出离。

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何为去世的亲人祈福超拔——《地藏经》的启示

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罪业深重的时代,正是应了...

这样去念佛,即使堕于恶道也能往生

原文: 汝继祖母柴老太夫人事,已忘记。汝果真发孝心,...

大孝中的大孝

佛世,大目犍连事母至孝。母死出家,精进行道,得六神...

做什么功德能最快利益被堕胎的孩子

问: 由于我又蠢又无明,在没遇到佛法前又邪淫又堕胎...

慈悲心是超度冤亲债主最好的方法

要想超度冤亲债主,最好的方式,是慈悲。唐朝时,鄱阳...

「法会」的原意究竟是什么

谈起佛教的共修活动,法会算是许多人认识佛教的入门砖...

印光大师开示:佛弟子应如何祭祀祖先

中国传统文化里每年一度的清明节,佛弟子应如何祭祀祖...

如何超度过去所造的杀业

如果以前有过杀业的话,拜八十八佛,或者持《大悲咒》...

居士披僧衣,不但没功德反而有罪过

【原文】 圆顶方袍,则知三衣①,僧服也。发其首而僧其...

六种往生净土发愿文

历代祖师大德依据净宗精要,针对行人根机,曾撰述诸多...

风水好坏以什么为依据

问: 风水好或者风水差是以什么为依据的? 体恒法师答...

有人只是小聪明,有人则拥有大智慧

能够在内心深处明是非、辨真伪,而不张扬、不虚妄,便...

吃素放生的真义何在

吃素的真义何在? 就佛法而言,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人人...

锁不住的虚空

无始以来,我们纠缠于我法二执构成的错误设定,使之成...

念了《地藏经》怎么还经常生病

有这么一个人问我,他说:法师你说念了《地藏经》,一...

择偶应从哪方面来判断

夫妇关系也要慎于开始,找对象要找得准确才行,所谓女...

穷人的故事-学会奉献

从前有个人非常贫穷,无以自立,但志行高洁,从不做非...

「见诸相非相」应如何理解

问: 佛于《金刚经》中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星云大师《律学修持法门》

我今天讲的律学修持法门,第一点,要跟各位讲的是持戒...

如何富过三代?德过三代?

财富和财富能力如何传递下去,是个世界级难题,英文对...

二六时中该怎么念佛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

开店没生意,做施食马上生意就来

念咒语和念四如来来加持食物来布施饿鬼,我们就能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