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法会」的原意究竟是什么

2015/02/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法会」的原意究竟是什么

谈起佛教的共修活动,“法会”算是许多人认识佛教的入门砖。但是学佛新手初来法会现场,对法会内涵及仪轨还不认识,往往只能从陌生的环境中自行摸索,尤其在知客处跟着大众写牌位、点灯,让不少人误以为法会仅是为了消灾延寿、超度亡者而设的佛事。那么法会的原意究竟是什么?佛陀时代也有法会吗?参加法会对我们具有什么意义呢?

法会的范畴

法会又称为佛事、法事,指的是各种说法或供佛、供僧及布施等活动的集会,其根本精神是“以法相会,如法修行”。一般来说,寺院的朝暮课诵、定期举行的共修,以及根据不同经典、含摄佛菩萨誓愿的经忏佛事,皆属于法会的范畴。

当代的法会,集梵呗、供养、诵经、礼拜、念佛、持咒、观想等多种修行法门于一身,可说是汉传佛教所独有;佛陀时代的法会则不然,纯粹是“听法、说法的聚会”。

佛陀成道后,在恒河两岸游化、应机而说,开演教法多达三百余会。当时大众一起聆听佛陀说法、一起受戒诵戒,或者接受国王、大富长者的布施供养等,皆可说是法会的雏型。当佛陀入灭不在人世后,说法听法的场景不再,迦叶尊者与五百阿罗汉集结经典, 亦透过弟子之间的口耳传诵佛陀所说的教法, 开展出分享佛法、弘扬佛法的内涵。

诵经之外,僧俗弟子也在各地起造佛塔,每日早晚绕塔、礼拜、供养香花、歌咏赞叹佛的功德。佛的遗迹和舍利塔,不仅是大众巡礼参拜的对象,也逐渐发展出定期的集会。每逢纪念日法会,更是盛况空前,法会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说法、诵经;出于对佛的虔敬与忆念,香花、灯、伎乐供养,以及梵呗也加入法会的行列。

回归佛陀说法的本怀

回到法会的最初,无论是佛陀说法、经典的受、持、读、诵,或是仪式与义理并重的经忏佛事,无非是透过种种方便,帮助我们回归佛陀说法的本怀,让众生都能离苦得乐,成就佛道。

法会的形式固然随著时空环境更迭,但其根本精神仍在,领众的法师、参加法会的信众,是否能体会佛陀出世本怀、祖师大德创制忏仪的心念?参加法会既不是赶庙会看热闹,也不是把超荐佛事交给僧众来做,就算功德圆满。不该只是寻求消灾免难、超荐亡灵一类的心灵慰藉,这些都只是世间的安心而已。

除了提醒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开放心灵,纳受法义,并如法修行,参加法会时,要从诵经过程中培养觉照力,从经文脉络中学习佛菩萨如何去感受众生的苦、救度众生的苦,并将这份愿心和愿行延续到周遭的人,让佛法从经文忏本中改变自己的生命、走入人群。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回归法会“说法听法、修行佛法、弘扬佛法”的本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如何契入佛经和祖师的著作

问: 由于弟子根机陋劣,且语文程度也不好,对于义理深...

学佛的基础

1、相信因果 有因必有果,因果通三世,因果定律是宇宙...

浅说佛教基本的正信与迷信

网友:《正信的佛教》里写佛教徒是无神论者!还写泥塑...

念佛与持咒有何不同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法及...

朋友有四种

朋友好比一面镜子,善友可以规过劝善,恶友可以引以为...

佛什么时候说过这么多心灵鸡汤

问: 阿难曾说愿化身石桥,经历风吹雨打,只愿那所爱...

做什么功德能最快利益被堕胎的孩子

问: 由于我又蠢又无明,在没遇到佛法前又邪淫又堕胎...

拜佛的两大误区

我每天住在普济寺,这是普陀山的首刹。那我们自古以来...

寺院「斋天」有何含义

斋天又名供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编...

轮回

什么是轮回 轮回又称流转、轮转、生死轮回,意思是众...

大乘八宗

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以后,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翻...

佛学常见辞汇(十五画)

【增劫】 人寿由十岁起,每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

常说爱语摄众生

佛教四摄将爱语列为其中之一,足见爱语在弘法度众和修...

出家之后的事更多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来出家,你若没有个主宰,还是会入邪...

谁改变了董事长

经常有许多企业家问我:「师父,慈济团体如此庞大,您...

不曾彻见生死之苦

世事虚幻,人命无常,当护其眼界,劲其神虑,苦其身毋...

七佛译经师,凡情难测度——鸠摩罗什大师

说起鸠摩罗什大师,那就很有故事了,故事很多,也很精...

学佛人有四个地方必须去走一走

学佛人,有四个地方一定要去走一走,感受一下。那就是...

活着的水

仪山禅师有一天洗澡,水太热了,就呼唤一位年轻的弟子...

忏悔业障,发菩提心

【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

释迦牟尼佛的五百大愿

释迦牟尼佛往昔为海尘婆罗门时,曾发五百大愿。誓言言...

不论在哪里,心变了一切都变

出世的心就是出离世界的心,入世的心就是来到世界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