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为何寺院大门叫「山门」或「三门」

2017/04/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为何寺院大门叫「山门」或「三门」

山门又作“三门”,乃大乘佛教及丛林之象征。本义为寺院正面的楼门,为禅刹七堂伽蓝之一。后引申发展出以下几种意思:第一、寺院正面、最外层的楼门,称山门;第二、寺院的一般称呼。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中,故凡寺院必有山林,因此称山号、设山门,名“山门”;第三、泛指寺院为山门。后世即使造于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称山门。《高僧传》曰:“支遁于石城山立栖光寺,宴坐山门,游心禅苑。”第四、寺院全体有时亦称山门。

关于“山门”一词,《法苑珠林》卷三十九有关于荆州河东寺的记事:“寺开三门两重七间。”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西国僧佛陀波利空手来到山门。文殊现老人之身,不许入山。”而于大华严寺条载:“院内大众相送到三门外,扪泪执手别。”金阁寺条载,“出金阁寺三门,寻岭向南”等。

禅宗盛行以后,寺院都设有山门,山门亦是寺院的大门,或正门。《敕修百丈清规》卷一〈圣节〉曰:“启建之先一日,堂司备榜,张于三门之右,及上殿经单俱用黄纸书之。”卷六〈日用轨范〉曰:“食罢出寮,不得出三门。”一般出家人修行,以寺院内为界限,僧侣没有特殊情况,不能离开寺院。《百丈清规》将寺院的开山祖称为开山,其他寺院称为诸山,或采用山门作为一寺一山的称呼。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中印国情不同,佛教也发生变化,山门随之变革。印度出家僧众按律制是托钵化缘,行乞头陀,没有固定的场所。在中国,出家人居住的地方,多以寺院为主。后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及支柱,寺院道场称为丛林。中国佛教为了不违背佛陀制戒精神,一般禅宗僧侣在没有悟道之前,以行脚参学为主。若悟道后,僧侣被请去担任住持,但也是有年限的。因此中国佛教有这样一句话流传:“万年常住流水僧。”寺院是基本固定的,但僧侣还是以流动为主。其山门是寺院的代称,亦是佛教的代称。亦应符合大乘佛教的核心精神,表达空、无相、无愿的思想,故称“三解脱门”,指得解脱至无余涅槃之空、无相、无愿等三种法门。

三门的内涵丰富,表法意义深远。三门有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脱门之表法意义。修行佛法的次第:信、解、行三者为象征,非必有三扇门。根据《大智度论》卷二十所载:“譬如城有三门,一人身不得一时从三门入,若入则从一门。诸法实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门:空、无相、无作。”《佛地经论》卷一阐述:菩萨进趣菩提所修之三种法门。即:(一)智慧门,知进守退为智,知空无我为慧;依智故不求自乐,依慧故远离贪著。(二)慈悲门,拔苦为悲,与乐为慈;依悲故拔一切众生之苦,依慈故远离无安众生心。(三)方便门,正直为方,外己为便;依正直故生怜悯一切众生心,依外己故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智慧门属自利,慈悲门属利他,方便门则自利利他双行。然三门虽分,实则不二,智即悲,悲即智,是为智悲双行以摄化众生而成方便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佛教与人生

诸位!今天讲题是佛教与人生。先讲佛教,然后再讲人生...

为什么要恭敬尊重并不持戒的出家人

问:为什么我们要恭敬、尊重所有的出家僧人呢?含(受...

佛教之三种简易修持法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

星云大师《从何处下手学佛法》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辅导员、各位同学: 今天是...

拜佛时为什么要烧香点灯

香烛是象征心香和心光。因为众生和佛一样,本来有着心...

经书损旧佛像磕碰,该如何处理

问: 经书损旧、佛像磕碰,怎么处理才恭敬如法呢? 上...

身为苦本

一位出家人坐在石窟里面,结跏趺坐,敛目摄心,屏除一...

浅说佛教八苦

八苦:既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

禅宗丛林的修行律仪

禅宗丛林中有各种不同的修行仪轨,这些律仪不仅是禅门...

供天中的二十四诸天

斋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制定《金光明...

何谓「四种三昧」

欲登妙位,非行不阶。行法众多,略言其四。梵语三昧,...

何谓三界

对于宇宙天体的构造,佛教认为是有情业力所感。佛陀说...

临终时一生所做善恶会全部涌现

【原文】 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

不要购买有佛像标签的香烛

卖香这件事,最容易培福,也最容易造罪业。制造粗劣、...

一句弥陀三业皆摄,此生成就利益一切

净业持名四十八法之第三法端身持名,就是用持名念佛来...

弥勒忍辱真修行

那个弥勒菩萨怎么说,你知道吗?我们庙里面进门,弥勒...

啰嗦唠叨对孩子成长有没有影响呢

问: 师父,我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为了关心孩子,平时...

修行重在断除贪嗔痴三毒

贪、嗔、痴是三毒,能毒害我们的法身,杀害我们的慧命...

善护口业

一日,佛陀与阿难到王舍城中托钵乞食,结束后走出城门...

道证法师:检讨修正自己的菩提心

讲到菩提心,净土宗祖师省庵大师有一篇《劝发菩提心文...

用今天的胜利去换来世的地狱之苦

世俗人往往认为,所谓的敌人,就是外面的某个人、某个...

改变命运的入手处

我们改造命运必须在修福修德入手,更切要修念佛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