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什么样的素质才容易感受到幸福喜悦

大愿法师  2016/0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什么样的素质才容易感受到幸福喜悦

要获得幸福人生,首先你要有获得幸福的能力和素质。获得幸福的素质,可以归纳为五个字,要有什么样的素质才容易感受到幸福,才容易感受到喜悦?这种素质可以归纳为五个字,也就是真、明、善、美、悟。

从个体外在象限来说,科学求真,成就物质的丰富,这个是幸福的基础。然后个体外在除了事业成功,运用科学求真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求真,就是要个体外在的,还有什么?还有我们的身体。还有一重意思就是要听从身体的需要,而不是被头脑的欲望所驱使。如果你总被头脑的欲望所驱使,你就很难感受到幸福,你就容易生烦恼心。如果你能够直接去倾听身体的声音和身体的需要,你就很容易感受到幸福。所以要听从身体的需要,而不被头脑的欲望所驱使。

我们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吧。有一对夫妇,在夏天大热天的时候,就开着一辆旧车子去朋友家拜访。将要到达朋友家的时候,丈夫就将那个一直都开着的车窗把它关起来了。因为这个二手车没有空调,因此前面一直都是开着,差不多到朋友家,他马上就把这个车窗关起来,然后两个人马上就汗流浃背,因此这个老婆觉得很奇怪,就问他说:为什么,你干什么,为什么要把车窗关起来呢?这丈夫就回答:我不想让那个家伙知道我们车里没空调。这个就是头脑的评判,对不对,你的身体明明需要凉风,但是你的头脑的分别认为,让朋友知道我的车没空调很没面子,所以宁愿身体受苦。你看你幸福吗?不幸福。

幸福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听从你身体的需要,身体的需要是很单纯的,满足它,你就觉得幸福。头脑的需要是很复杂的,因此让我们常生烦恼。因此这个“真”,真这个字就是要听从身体的需要就会感受到幸福。

然后个体内在这个象限是一个字,就是“明”,内心是要求明。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看得懂人家,这个是有智慧,更重要的你要自知,人有自知之明,这个是成就幸福的感受。

伦理是求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集体外在是求美,自然环境美,社会环境美,制度完善,社会和谐。因此,在一个文雅的社会之中,每个人都有优雅的人生,当然就觉得幸福。

然后,灵性生活在于悟,这是最圆满的幸福,生命觉醒的幸福。

所以你看,幸福的素质就是五个字:真、明、善、美、悟。当然可以把它归结为两个字——慈悲。

生命越觉醒,越有对世界的大爱,对众生的大爱。要让大爱的潜力成为能力,这种大爱是电,人呢,只是手机。你看我们的手机,我们前面摆了这么多手机在录音,那一定首先要有电,你这个手机才能够启动录音的功能,对不对?所以人也是如此。这个大爱就是我们的电,我们要有电,我们人体的功能才会正常地发挥作用。大爱是德,就是道德的“德”;幸福和成功是得,就是得到的“得”。所以有道德才会得到,损德就必定会失去;有德必得,损德必失。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以获得名利为成功,一定会积善修德,以精神幸福、生命觉醒为归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愿法师文章列表

获得快乐的三个要点

福新年有很多好听的话,其中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新年快...

知足的人才能转烦恼为菩提

●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在世间若无所贪求,无我执、...

慈能予乐,悲能拔苦

慈能予乐 佛讲,慈能予乐。慈,慈者爱念,即能给予众生...

身受与心受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郊的迦兰陀竹园,...

用平常心换取幸福人生

唐代的李翱十分崇尚唯严禅师的德行,所以在他任朗州刺...

【推荐】幸福快乐到底在哪里?

现代人每天熙熙攘攘,席不暇暖,问他为什么这么忙?他...

「快乐」其实无处不在的

最近在佑顺寺举行「八关斋戒共修法会」期间,进行了三...

【推荐】佛教智慧与幸福人生

为什么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有怨气,有委屈,满腹牢骚? 快...

不真诚,人就不会快乐的

真诚、守信,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们真正对父母真诚了...

生命的「仓库」---第八识

第八识等于是我们的一个仓库。当我们生命结束的时候,...

日常生活中的解毒食物

绿豆 祖国医学认为,绿豆性味甘寒,解金石、砒霜、草...

念佛为何还要修观

问: 我们一路念佛就好,为什么要修观? 净界法师答:...

如本法师:出家修行的十点要求

出家是一件神圣庄严的伟业,是超凡入圣的转捩点,是世...

临终时,听到佛号的利益有多大呢

【世尊。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

尽责、知足、感恩、惜福

生存在这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无论你是什么宗教信仰,...

宁可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慈悲

一九九二年,与佛光山合办敦煌古展,在筹备工作上十分...

女人的五障十恶

这女人身,是最麻烦的,有很多的麻烦──先有个客尘来...

【推荐】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

问: 在忏悔时,我们对罪业是诃责的,但是要同时观察罪...

晚年能不能往生,有两个指标

《阿含经》讲三个法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大乘佛教的慈悲与智慧

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

你是你的佛

我家附近有个凤凰山,凤凰山上有个凤凰古寺,山下有一...

中阴身应跟哪种颜色的光走呢

问: 弟子看有些书上说,人死后因为业力的牵引仍然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