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学佛要从解剖自己的内心开始

嘎玛仁波切  2015/11/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学佛要从解剖自己的内心开始

难得在滚滚红尘中,有一群忙忙碌碌的人,愿意当一名佛弟子。认同不仅是今生,而且来世乃至生生世世,佛法僧三宝都是我们的能依所依,是我们的庇佑所在。

什么叫佛法?能够帮我们破除六道轮回一切苦难的方法,就是佛陀的妙法。对于我们而言,重点是能够破除无始以来囤积在内心的烦恼和痛苦。这些被叫做怨敌怨魔的东西,来自我们的心,最大的敌人、最大的魔鬼就在我们的心里,那就是贪嗔痴慢疑。它们会不断造作不善之业,让我们受苦受难。

佛法的第一个功能是破,催破苦难及苦难之源,打破五毒带来的一切烦恼和障碍。不然它们会作用在我们身上,造成我们的苦难。第二个功能是护,能够保护庇佑我们从六道轮回的所有苦难当中获得解脱,特别是从三恶道中能够完全解脱。

很多人问我只要心地善良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学佛法?因为心地善良的人,不代表具足圆满的智慧。好多人因为所谓的心地善良,去帮人推销产品,他自己明知道产品不怎么样,对方的人品也不好说。但碍于面子、经不起别人和他说几句好话,经不起诱惑,就为对方办事了。很多父母都是以心地善良的名义看护自己的孩子,明明知道是自己孩子不对,只要人家讲你的孩子怎么不好,马上护犊子。说绝对不是自己孩子的问题,而是其他学生的问题。到学校找老师吵架,打老师的都有。家长都这样,老师敢管你的孩子吗?最后还会说是老师、学校的教育问题,是社会的教育问题,他家孩子才会这样。

所以,时候人很纠结,一方面不高兴听到任何负面的信息,一方面自己有缺点和毛病又不愿意改。长此以往,不将负面转为正面,而是一味拉大正负面的差距,那就是恶性循环了。如果能从自心上去检讨,反观自己的身口意,传统上有道德约束,宗教上有信仰约束,内心中有善恶标准的约束,一切负面的思想自然而然就扭转到正面去了。

我们佛教徒,首先要改变以我为主的念头。学佛从懂得谦卑、谦虚开始,学会找自己的毛病跟缺点,知错改错,你就越来越好了。看人家容易,我们的眼睛朝外,耳朵朝外,鼻孔朝外,舌头朝外,身体统统喜欢朝外。只有找到一面镜子,才能照见自己。而照见自己的外表容易,照见自己的内心很难。佛法,就是这面镜子,重点就是让我们照亮自己的内心,从里到外看清自己。因此,学佛,要从解剖自己的内心开始。

如果说是一个佛弟子,却不去改善自己,那别人看我们就会觉得学佛都像他这样,学佛有啥好的?因为你学佛很久了还没有改变,所以别人才会感觉学佛没啥好处。有个弟子的老公,曾找我兴师问罪,说你的弟子越来越不像话了,脾气越来越坏。一天到晚都是她说得算,搞得我家鸡犬不宁,你好好教育教育她行不行? 这个弟子我也不熟悉,说是皈依半年了,我就问他:“她嫁给你多久了?”“七年左右。”我就说了:“先生啊,你七年都没能改变她,你怎么指望六个月我就能把她改变。她是我弟子,但前提也是你的老婆。

在我这边她还算是新弟子,我的老弟子跟着我学了二十多年,有的也没变得有多好。你凭良心讲一下,皈依了以后她有没有一点好的改变?”他思考了一会儿说还是有的,不像以前对他父母那么坏了。“对啊,六个月我已经能改掉她的一部分坏习气,你应该感谢我才对,怎么能兴师问罪问到我这儿来呢?”他还是挺可爱的,我也劝他多一点耐心。皈依佛门,就是登记当佛教徒了。但是如果自己不闻思修佛法,啥都没法改善,一切得慢慢来, 还是要多鼓励,而不是争吵。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入了佛门要慢慢改善自己,佛门就像染布的颜料,你拿个白布进来,不会全染上颜色,也会染上一点点。只要你有虔诚心想改变自己,佛菩萨一定会全力帮助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惟觉老和尚《吃素与学佛》

修行学佛就是要向佛学习。从身口意开始,学佛的身、学...

昌臻法师《学佛先学做人》

今天讲的题目是《学佛先学做人》,分两部分来谈: 第...

修福从恭敬三宝开始

问: 请问法师,弟子刚刚皈依,应当如何理解三宝的功德...

习惯绑住了大象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

女众出家要成办道业,是否希望渺茫

传某师因感女众尘俗习染太深,又乏男众果断不畏的气魄...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

不论地藏法门、观音法门、念佛法门等等法门,都是提供...

做自利利他的佛弟子

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开始转向精...

香港理工大学前校长:我为什么信仰佛教

潘宗光,金紫荆星章获得者、太平绅士,1940年出生于香...

细心体会佛法

一、对师长智、悲功德的信心 《华严经》极其殊胜,名...

以今生之苦海,渡涅般之舟

苦难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时代。知苦识苦,...

世间之乐虚诳不实,禅定之乐永离生死

四者巧慧: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所以者...

福报大的人怎么厌离娑婆

有些人厌离娑婆有困难,为什么他对于厌离娑婆有困难?...

能走多远走多远吧

有师徒两位僧人,从很远的地方去灵山朝圣。一路上一边...

把自己的心儿丢了

一个小沙弥刚吃完一只山杏,准备把杏核随手丢了时,被...

这只野狐到底聪明在哪里

原文: 野狐黑夜入厨房,饱食睡去。天明不能逃窜,乃佯...

助念生西须知

助念之要 各位大德莲友: 今日大家参加盛会,学人来此...

夫妻闺房之礼的戒忌和求子之道

夫妻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

梦参老和尚:如何面对满口佛语却言行不一的朋友

问:长老慈悲,弟子有一些朋友,总是满口的佛语,但是...

遇到横祸突然去世能往生吗

【以前曾经有佛弟子请问佛:要是遇到横祸,突然去世,...

大安法师:信愿坚固

印祖说,所遗憾的是自己的色力衰弱,身体不好,力量不...

求生净土的灵芝元照律师

靠持戒很难解决生死问题的,这个时代靠戒律很难断见思...

「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说法从何而来

人们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无事不登三宝殿说法从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