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世间之乐虚诳不实,禅定之乐永离生死

净界法师  2020/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世间之乐虚诳不实,禅定之乐永离生死

四者巧慧: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所以者何?世间之乐,乐少苦多,虚诳不实,是失是轻;禅定智慧之乐,无漏无为,寂然闲旷,永离生死,与苦长别,是得是重。如是分别,故名巧慧。

前面的念,他只是把这件事情记住;这个慧,他是深入的观察抉择。他怎么抉择呢?筹量世间快乐跟禅定智慧乐,它的一个得失轻重,这件事情很重要,这件事情是我们能不能成就止观的一个关键。

怎么个度量法呢?世间之乐,乐少苦多,虚诳不实,是失是轻。世间的快乐,这当中有两个相貌:

第一个,它乐少苦多,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世间的五欲乐,往往你在受用的时候,都夹杂着烦恼跟罪业,你这样的安乐会给你的未来带来极大的痛苦。因为烦恼跟罪业正是招感痛苦的因缘,就好像说一个甜美的食物,虽然你吃的很甜美,它会让你得到一个暂时的幸福感受,但是吃下去以后,后患无穷,乐少苦多,你得到的是极少的快乐,但是你未来得到的是很多很多的痛苦,来弥补你得到快乐的代价,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虚诳不实。就是说,它的体性是不真实的,如梦如幻。

所以说之所以我们无量劫来去受用五欲的快乐,我们永远都得不到满足,我今天受用了五欲,我接下来又要受用五欲,这整个过程它没有满足的时候,因为它跟我们的真如佛性不相应,它完全是一种妄想的境界,妄想那当然是得不到满足的,那是虚妄的想像,所以说它是失是轻。

那禅定的快乐不同,禅定的快乐无漏无为。这种禅定的快乐,还有这种寂静的快乐,你在受用的时候,它没有任何的过失,你在禅定生起的时候,那种法喜的快乐,你可以尽情的享用,它不夹带烦恼也不夹带罪业,而且寂然闲旷,内心没有任何的挂碍,不像受用五欲乐,你有很多的挂碍、很多的烦恼,内心是非常的寂静开阔,而且没有挂碍,可以永离生死,与苦长别,是得是重,如是分别,故名巧慧。

我们在修止观的时候,这个背后的动力就是来自于对智慧的观察,对生死的厌恶,对极乐世界的欣求,有这样的动力有这样的抉择,才能够使令我们去精进的修行。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积财守财失财都是苦

财富的过患非常大,它给我们带来的烦恼和痛苦也是非常...

想要断烦恼解脱生死,就要放下悭贪

供养具有灭除悭贪的作用。悭贪,就是吝啬、小气。佛菩...

把厌离婆娑,欣求极乐的心发起来

今天我们讨论愿门《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上次我们谈...

自己离苦得乐,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对于我们这一期生命乃至未来的生命,唯一的意义就在于...

只要有这个欲望,想出离就没有办法

佛要我们修道人著惭愧衣,服惭愧药。惭和愧,确实我们...

修行也有四件事先苦而后乐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清晨,波斯匿王率领...

摄诸根得离苦

过去,佛陀曾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弘法。一日,佛陀于入...

罗汉的含义

我们常说的罗汉实为阿罗汉的简称。为声闻四果之一,如...

六祖惠能的19段偈语 句句直指人心

(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

进寺庙求姻缘行吗

问: 阿弥陀佛!法师您好,弟子虚度人生37年,姻缘上...

只要戴上佛珠就会吉祥吗

问: 法师,现在很多人喜欢戴佛珠,只要戴上就会吉祥吗...

西方佛圣,何以贪华丽?

【问。西方佛圣。何以贪华丽。尚美观耶。此土土古圣贤...

欲上天堂,先下地狱

有一对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

是否应该用「执着」的精神来实现目标

问: 《金刚经》的中心道理是要人破除执着。可是,生...

世间上真正的美女

拘留国中有位婆罗门,名叫摩诃蜜,悭贪不信佛法,智慧...

往生的人要先把生死业力沉淀下来

当我们面对过去的业力时,诸位!你就不能用业感缘起了...

如何在生活中善巧的无畏布施

无畏施是遇到众生需要保护救助的时候,我们做他们的保...

吃素即是放生

佛教经典和历代祖师都主张为佛弟子要戒杀素食,这样做...

《心经》为什么具备强大的心理治疗功能

在佛教浩瀚的三藏十二部典籍中,凝炼的《心经》包涵着...

念一佛就等于念十方佛

念一尊佛就等于念十方三世一切佛,何以故呢?一切诸佛...

怎样才能创造奇迹

一位凡夫向一位老师请教道:先生,怎样才能创造奇迹呢...

美容靓汤:七星五彩豆腐羹

番茄由于含有维生素P,可提高人体皮肤的生理功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