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因果的四种形式

太桥旦曾堪布  2014/1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因果的四种形式

因果的四种形式,分别是:一、动机善,手段恶;二、动机恶,手段善;三、动机恶,手段恶;四、动机善,手段善。

第一种:动机善,手段恶

举两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比如为了供养三宝而伤害众生,这个行为的动机是供养三宝,而不是为了满足私欲或私利,动机是善,但行为错了,而手段则是恶。再比如父母为了教育孩子而打骂孩子,老师为了教育学生而责骂学生,虽然他们的手段是恶的,但动机是善的。

第二种:动机恶,手段善

这一种因果形式和第一种正好相反,而且这种形式是最可怕的。比如有这么一个人,他筹集善款、多方奔走,组织众人修建起了一座庙。看到此人之行为,大家都会说他很了不起,发心好、功德很大等等。但是他内心真正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佛法住世,也不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是为了名闻利养,希望通过修庙的行为而让自己出名,或是以后想当寺庙的住持等。

闻思佛法本身是善业,但如果闻思佛法的动机是为了跟他人竞争,为了超越另一个人而非常努力地闻思佛法,其真实的目的不是为了解脱,也不是为了利益众生,这也是动机恶、手段善,是比较可怕的。也有人为了名利或是出于羞耻心而持守戒律,这也属于动机恶,手段善。所以,无论闻思佛法,还是持守戒律,其根本动机必须是善的,否则必然不会达成任何成就。

第三种:动机恶,手段恶

通过前两种因果形式的解释,第三种很好理解。简单地说:心中都是杀盗淫妄的恶念,言行上也真的做出了这些行为。

第四种:动机善,手段也善

这一种是我们所推崇的。还是以“闻思佛法”为例。内心希求解脱、希望证得佛果、利益众生,这是善的动机;以此为目标去闻思佛法、实修佛法,或是盖庙、绕塔、放生、布施等等,修习各种善业,这是善的手段。

如果将这四种因果形式比作四种人的话,我们不难明白,从一个人表面的行为是无法衡量其是善还是恶的。龙树菩萨在《亲友书》里做过一个比喻:就像芒果,有些外表看起来已经熟了,打开一尝却还是生的;有些外表看起来是生的,打开以后却已经成熟。还有的芒果是外表熟了,里面也熟了;有的芒果是外表没熟,里面也确实没熟。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自己是属于哪一种芒果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姑奶奶的往事

在很多老人的记忆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场大饥荒,都...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嘲笑他人得现报

初六那天,去看望外婆,在车上,偶见一位坐在车后的女...

救人不淫免火灾

河北省献县史某,为人虽不拘小节,但秉性豪爽正直,不...

钓鱼捉鱼的恶报事例

世人不信有因果,因果可曾饶过谁?钓鱼、捉鱼、贩鱼的...

放生蛇反遭咬,结果意想不到

晚上,和老妈闲聊。她问我:你还记得小阿公吗?小阿公...

宣化上人:一言一行都要谨慎小心

佛教徒也要注意因果,凡事要小心谨慎,不能随便毁谤人...

举心动念行为造作,举头三尺有神明

谈到自然造化的法则,有时候你深信因果到这个程度,才...

祭拜祖先很重要吗

问: 民间一直都盛行祭拜父母先祖,这很重要吗? 方海...

耀一法师:初学佛应读的几部经

一、 《地藏经》 《地藏经》专门讲因果,然后再讲到百...

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往生

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是什么?具备什么条件才...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

第一章、人气决定财气,会做人才能赚钱 1.吃亏是福,...

守戒就是为了护好我们的心

佛陀有一段时间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他常向弟...

堕胎的现报录

妙霞居士是洛阳市伊川县人,从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在粮...

星云大师《自我教育》

吾人生而为可贵的人,不要永远做人的儿女,不要永远做...

大安法师:佛弟子是否不应该做占卜预测等事

问: 我认为佛教四众弟子,无论出家在家者,都不应做...

为解脱而行布施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布施,应当是为了得解...

曾黎的素食心得

曾黎吃素源于偶然。食素之后,曾黎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

称扬诸佛功德经

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灵鹫山...

管好心灵才能管好一切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 禅宗智慧为什么对管理...

省庵大师谈做善事与念佛的关系

与茅静远居士书 前三月下旬返自四明,过访居士,适遇他...

修行人四种障道缘

1、任务观 念佛诵经只为完成功课而用心。不知如何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