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为解脱而行布施

2018/04/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为解脱而行布施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布施,应当是为了得解脱,而不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财物,才行布施。若为了得到更多的财物所做的种种布施,不名为真正的布施;若为解脱而布施,将来能得无生及涅槃之乐。有智慧的人应当为了解脱而行种种布施。

过去,我曾听闻过一段故事:

有一位檀越施主来到僧房当中,设大施会供养众僧,与这位檀越熟识的道人向僧中的上座长老说道:“今日这位檀越所供养的饮食十分精细、美好,您应当要为这位檀越耐心说法。”

这位上座长老其实是一位已证得三明、六通、具八解脱的圣人,能够深知众生心。上座长老用心观察后发现,原来这位檀越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财利才设这场供僧大会。于是上座长老为檀越开示三恶道苦,说道:“善哉!善哉!大德,您今日所设的供养正是时候!这些饮食,色、香、美味皆具足,而且极为清净,将来即便在三恶道中,您将无所乏少,如您今日所布施的这一切。”

这位道人在旁听了觉得疑惑,便问上座长老:“您为什么向他祝愿:这些饮食,将来在三恶道中皆不会缺少?”长老答:“这位檀越因不习学戒律,而为烦恼所驱使、障蔽了,且是为了求五欲之乐及诸财宝、畜生,才设此供僧大会。我观察这位檀越的因地发心,才如此说的。”

长老于是以偈说道:

“施者所生处,财宝极广大,

以恃财宝故,能令起憍慢。

憍慢越法度,盲冥愚凡夫,

以越法度故,则堕三恶趣。

处于三恶道,犹如己舍宅,

若生人天中,如似暂寄客。

是故戒施伴,俱受于涅槃,

戒能得生天,施能备众具,

所作为解脱,必尽于苦际。

譬如种藕根,花叶悉具得,

其根亦可食。修行于施戒,

亲近解脱林,快乐喻花叶,

根喻于解脱。是故修戒施,

必当为解脱,不应为世利。”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经·卷第六(三七)》

省思:

故事中的檀越虽然懂得布施培福,却不明了布施的目的,是为了去除悭贪烦恼、舍除五欲之乐而得解脱。永嘉大师言:“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倘若为了财物而布施,即便将来生到天上享福,待福报享尽之后,犹会堕落、轮回、受苦。唯有以清净心、修道之心至诚供养,才能依布施得大利益,成就清净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学会付出,便会拥有幸福

一个馒头店的老板,每天蒸120个馒头,100个用来出售,...

寻宝

一处山城里住著一位大地主,他娶了很年轻的太太,并生...

修行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

修行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也不是修给佛菩萨看的。佛菩...

宽运法师:布施的方法

如何布施 布施时若有受施的人相,便会有拣择,有分别...

十供养的意义与功德

以十供养来做功德:香、花、灯、涂、果、茶、食、宝、...

大安法师:死后如何才能把财富带走

按: 很多人在命终的时候都想把今生拥有的一切带到后...

广置义田的顾正心

广置义田,就是买一些田来做善事,这是在《懿行录》里...

无贪心的布施最殊胜

布施中,无贪心是最为殊胜的。比如你为了求平安、求健...

唐代高僧法照大师

今天给大家说一说,净土宗的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凡...

一朵玫瑰花的启示

有位绅士在花店门口停了车,他打算向花店订一束花,请...

因《楞严经》开悟的六位大禅师

1、唐玄沙师备禅师 《景德传灯录》卷十八记载,玄沙备...

人生的两个机会

美国加州有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在2003年的冬季大征兵中...

我只看我有的,不看我没有的

有一位牧师的女儿,她天生就是一位脑性痲痹患者,全身...

印光大师的十念计数法

印光大师的十念计数法是把慈云尊者的十声念佛,就是呼...

改变习惯,就有能力改变命运

习惯从哪里来?无非就是某件事我们做多了,想多了,以...

贫人变富豪

过去在罗阅只国,有一位婆罗门非常贫穷,即使努力工作...

以「空」为乐的生活

人生活着的最大目的是追求快乐,而快乐的来源有很多种...

济群法师:如何看待欲望

问: 如何看待欲望?欲望不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吗...

凡修行人,心要有主宰

又凡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见好境界,不生欢喜,见不好...

无我空性的教理如何运用于实修中

魔障 就像《大宝积经》所说:云何名得甘露灌洒?谓烦恼...

修行不是苦的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告诉我们,修行不是苦的。在《未曾有...

念佛控制不住念头该怎么办

问: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