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只知行孝之显迹,不知尽孝之极致

印光大师  2014/07/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只知行孝之显迹,不知尽孝之极致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来乘之以证觉道。故儒之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佛之戒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是世出世间莫不以孝为本也。

奈何世俗凡情,只知行孝之显迹,不知尽孝之极致。每见出家释子,辄随己臆见,肆其谤讟,谓为不孝父母,与荡子逆徒无异。

不知世法重孝,出世间法亦无不重孝。

盖世之所谓孝者,有迹可循者也。释氏之所谓孝者,略于迹而专致力于本也。

有迹可循者,显而易见。专致力于本者,晦而难明。

何以言之?

儒者服劳奉养,以安其亲,孝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其亲,大孝也。推极而论,举凡五常百行,无非孝道发挥。故礼之《祭义》云: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故曰:孝悌之道,通于神明,光于四海也。论孝至此,可谓至矣尽矣,无以复加矣!然其为孝,皆显乎耳目之间,人所易见。

惟我释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且不仅报答多生之父母,并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不仅于父母生前而当孝敬,且当度脱父母之灵识,使其永出苦轮常住正觉。故曰释氏之孝,晦而难明者也。

虽然,儒之孝以奉养父母为先者也。若释氏辞亲出家,岂竟不顾父母之养乎?

夫佛制:出家必禀父母;若有兄弟子侄可托,乃得禀请于亲,亲允方可出家,否则不许剃落。其有出家之后,兄弟或故,亲无倚托,亦得减其衣钵之资以奉二亲,所以长芦有养母之芳踪(宋长芦宗赜禅师,襄阳人,少孤,母陈氏鞠养于舅家,及长,博通世典,二十九岁出家,深明宗要,后住长芦寺,迎母于方丈东室,劝令念佛求生净土,历七年,其母念佛而逝,事见《净土圣贤录》),道丕有葬父之异迹(道丕,唐宗室,长安人,生始周岁,父殁王事,七岁出家,年十九,世乱谷贵,负母入华山,自辟谷,乞食奉母,次年往霍山战场,收聚白骨,虔诵经咒,祈得父骨,数日父骨从骨聚中跃出,直诣丕前,乃掩余骨,负其父骨而归葬焉,事见《宋高僧传》)。

故经云: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亲在,则善巧劝谕,令其持斋念佛,求生西方;亲殁,则以己读诵修持功德,常时至诚为亲回向,令其永出五浊、长辞六趣、忍证无生、地登不退。尽来际以度脱众生,令自他以共成觉道,如是乃为不与世共之大孝也。

推极而论,举凡六度万行,无非孝道扩充。故《梵网戒经》一一皆言应生慈悲心、孝顺心。又云:若佛子以慈悲心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是杀我父母。因兹凡所修持,皆悉普为法界众生而回向之,则其虑尽未来际,其孝遍诸有情。

若以世孝互相校量,则在迹不无欠缺,约本大有余裕矣。

惜乎不见此理者,不谓之为妄诞,便谓之为渺茫。岂知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佛眼圆见,若视诸掌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莫到失去了双亲,才懂得感念亲恩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能享受美好的生活,这一切无疑最先...

感恩无需等待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古话渐渐成了时...

【推荐】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我们对言语的态度,就是从父母呼、父母命这几句开始做...

宣化上人:本固枝荣重孝道

释迦牟尼佛升到忉利天,去度他的母亲。因为佛出世七天...

他们很难知道父母是大福田

我前几天去医院听说,一个病人家属请护工照顾自己的父...

崔沔的孝心

崔沔天性至孝,他的母亲双眼失明,他就倾家荡产到处求...

活观音已经到你家去了

有一只小青蛙,老是和妈妈唱反调,妈妈教他往东,他偏...

佛说孝顺父母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议

《本事经》里说:世间聪慧人,恭敬于父母,恒时修供养...

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之境界如何

原文: 既得往生,则莲华化生,无有生苦。纯童男相,寿...

印光大师嘉言录--论生死事大

甲、警人命无常 ● 光阴迅速,时序更迁。刹那刹那,一...

印光大师谈往生极乐的条件

1、有信愿,无论行之多少浅深,皆得往生 净土法门,以...

儿童德育启蒙

孝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与我,实为一体,我爱...

六款素食养生锅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提倡吃素的人也日渐增多,而...

福报太少障道,太多也障道

当我们在念想极乐世界的功德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成三块...

大安法师:如何克服贡高我慢之心

贪、嗔、痴、慢、疑是众生的根本烦恼。慢,就是贡高我...

解读印光大师的财富观

《印光法师文钞》涵盖了印光法师的各种思想,财富观即...

让内心健康的七戒

一、戒疑 疑心病者,总以为别人在暗算自己,一言一行...

净土宗是他力还是自力呢

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弥陀...

触物起照 断截惑根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曾经教导比丘:...

持诵《地藏经》的功德利益

《地藏经》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是大乘...

静波法师:蒙山法会开示

一,蒙山法会的缘起 感恩佛陀,大家辛苦。今天是我们...

怎样知道有观音菩萨

一、有无的判断 宇宙万有,森罗万象,世出世间一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