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之境界如何

印光大师  2018/09/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之境界如何

原文:

既得往生,则莲华化生,无有生苦。纯童男相,寿等虚空,身无灾变,老病死等,名尚不闻,况有其实。追随圣众,亲侍弥陀,水鸟树林,皆演法者,随已根性,由闻而证,亲尚了不可得,何况有怨?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楼阁堂舍,皆是七宝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则翻娑婆之七苦,以成七乐。至于身则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离当处,便能于一念中,普于十方诸佛世界,作诸佛事,上求下化。心则有大智慧,有大辩才,于一法中,遍知诸法实相,随机说法,无有错谬。

虽说世谛语言,皆契实相妙理。无五阴炽盛之苦,享身心寂灭之乐。故经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也。

与陈锡周居士书

白话:

既得往生就是莲花化生,没有生苦。纯是童男之相,寿命等同虚空,身体没有灾祸衰变。老病死等等,这些名字尚且没有听说,何况真实受苦。追随圣众,亲侍弥陀。水鸟树林,都演畅佛法之音。随自己的根性,由于听闻而证果。亲人尚且了不可得,哪里有怨家呢?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楼阁堂舍都是七宝所成,不靠人力,唯是化作。那么翻转娑婆世界的七苦,而成为七乐。至于身体则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离开当处,就能在一念中普于十方诸佛世界,作诸佛事,上求下化。心则有大智慧,有大辩才,于一法中遍知诸法实相,随机说法无有错谬。

虽说世间的语言都契合实相妙理。没有五阴炽盛之苦,享受身心寂灭之乐。所以《阿弥陀经》说:“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赵尊仁的往生故事

赵尊仁。法名培庚,江苏如皋县人。年三十余岁,从事商...

【推荐】第三世怨的结果

净土宗祖师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修行人没有对净土法门产...

东林佛号与中医医理

到东林寺坐诊近半年,见了许多因念佛而身心受益的同修...

【推荐】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推荐】如何获得快乐与调好人际关系

快乐不是独享,而是共享。有独享的快乐,叫寂静涅槃,...

天人虽有暂时的快乐,但最终也要感受下堕之苦

《前行》的轮回过患中,已分别宣说了六道的痛苦。昨天...

留点福报在临终时用

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 我...

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

根据佛陀的开示,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如果你想摆...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

原文: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

摄受之力与念佛之诚

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顿,渐不同,权,...

如何根治烦恼习气

在凡夫地,谁无烦恼。须于平时预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缘...

世乱已极,将何以治

昔有问于予曰,世乱已极,将何以治。予曰,汝若能知乱...

禅房门外的绊脚石

方丈禅房的门外,是用青石铺设的地面,奇怪的是,正对...

欲火害人(普明法师的故事)

唐朝有一位普明法师,是济川赵氏之子。最初在泰山灵岩...

用感恩的心对待当下的生活

《菜根谭》有这样一段话:释氏随缘,吾儒素位,四字是...

星云大师《化敌为友》

吾人在社会上,有朋友,也有敌人。敌人不一定是战场上...

富有的惩罚

有一只血统纯良的狼犬,年轻的时候,长得英挺雄劲,深...

世间的一切都是业力的显现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过年了亲戚朋友相互...

幸福的味道

一日,佛遇见了一个农夫。农夫的样子非常苦恼,他向佛...

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

兹据净土三经及祖师之释,略明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

末法修行魔障多

末法时期修行对我们来说,具有着种种的魔障,如果在修...

五戒之邪淫戒

除了夫归之间的男女关系,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