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佛弟子

惟贤法师  2013/0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佛弟子

一、学佛首先要念苦

你们今天能够皈依三宝,走向学佛之路,这是一条解脱、觉悟的光明大道,是好事情。学佛首先要念苦,念苦才能发出离心,不念苦就发不了出离心,若只图眼前之乐,对生前死后的事都不管,那就是懵懵懂懂的一辈子,没有觉悟,本来生活在苦中或者在苦中作乐而不觉得。

苦有“苦苦、坏苦、行苦”。“苦苦”就是人生本来就是苦,苦上加苦,包括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坏苦”就是富贵功名仿佛好的不得了,如家庭团聚,有钱有势,似乎不得了,很享受,实际上都是无常的,在变化。佛说有一首无常偈“积聚终消散,崇高必堕落,合会当别离,有生无不死。”人生无常,变了就苦。“行苦”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五蕴身,五蕴身的细胞,时时刻刻,刹那刹那,无不在“由生到死”的变化之中,从这个方面来讲就叫行苦。

二、人是上升下堕的关键

人,处在苦乐交叉之中,乐少苦多,但是有乐有苦,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是一个上升下堕的关键,这点大家要警惕,你心术坏了,贪嗔痴慢发展,就堕落,不是说死后堕落,眼前就堕落了,贪心重堕饿鬼,嗔心重堕地狱,痴心重堕畜生,眼前就在变,还不是死后变,是可怕的。过去的圣者或者比较贤明的人讲,说好多人都是人面兽心,披着人皮的狼,就是这么一个比喻,实际上就是这样子的。所以人生就是个关键,你能够心地改善,心地改良,依佛陀的教法,皈依三宝,奉行五戒十善,明因识果,并且能够身体力行,就可以上升,叫增上生。增上生就是有这个缘,有上升的缘,比一般畜生、一般动物要殊胜,人为万物之灵嘛。

佛法是心地法门,首先要改心、要革心。禅宗讲心,禅宗也叫佛心宗嘛,就是要恢复佛心,持戒定慧恢复佛心。佛心是什么心呢?就是广大心、清净心、正直心、慈悲心、平等心。广大就不狭窄,心如太虚,清净不染污,像明珠一样的;正直就不歪曲,合符中道,佛法理论就是合符中道;平等,一切生物,包括胎、卵、湿、化,飞、潜、动、植,都是平等平等的,众生都有佛性,我们学佛的人要尊重众生,要爱护众生,就是因为他有佛性,也可能他觉悟了,闻到了佛法,比你走得快,都有可能,所以对一切众生不要轻视。要做到平等而无差别,慈悲而无嗔恨。

三、皈依的殊胜

皈依三宝,就是皈依佛宝、法宝、僧宝。皈依佛宝,就是开动自己心灵的觉性,提高觉性,佛就是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皈依法宝就是开动自己的智慧,做到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皈依僧宝就是要去掉内心的染污,恢复内心的清净,达到清净三业。因此,皈依三宝,重点是由皈依住持三宝到皈依自性三宝。

佛法不同于其他的宗教,其它宗教要么是一神论者,要么是多神论者。一神论者或多神论者,其中心思想都是:由神来决定一切,一切听神的主宰。在佛法来讲没有这回事,神也是众生,它也受业力支配,没有神可以主宰一切的,自己的祸福完全由自己来决定,祸福自造,福自我求,命自我立。我们皈依三宝就要晓得这个道理,这就是皈依三宝的意义,皈依三宝的殊胜。

我们从皈依三宝开始,就走向了光明的正道,这是好事情。人生难得,佛法难闻,中国难生,善友难遇!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还有什么时间等待?就要在眼前、在当下用功,要抓紧时间做好事,要建立无常观,人命本无常,只在呼吸间,一气上不来,人就没有了。时时想到这些,就可警惕自己,激励自己用功。

四、忏悔、发愿

皈依三宝之后呢就要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忏悔就是洗除以前的罪业,相当于给自己洗个澡,把原来的尘垢去掉,才能接受善法,等于水缸一样,水缸要洗干净才能装新水,所以要忏悔。

接下来就要发愿,发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在苦恼中,我要发愿度众生;“烦恼无尽誓愿断”:度众生首先自己要断烦恼,不能以盲引盲;“法门无量誓愿学”:要断烦恼度众生,必须要学法,要有个目标,学法的目标是度众生;“佛道无上誓愿成”:上成佛道下化众生,就要发菩提心,要求我自己必须要成佛,成佛就是要度众生,不度众生不能成佛。所以四宏誓愿很伟大,宏就是很伟大。愿力是不可思议的啊,有愿必成,这个愿就等于一种觉悟、悲心,要有悲智,有悲有智来发愿,那就不是世间上的什么愿,世间上的愿夹有名利、功名利禄在里面。

五、五戒的重要

皈依后就要守五戒,基本要行持五戒,这是行动上的指南。哪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最基本的。这个基本的戒呀,出家在家都是共同的,要注意到不是在家才有五戒,出家人的根本戒就包括在里面,不过出家人不淫,与在家人不同,在家人一夫一妻可以,但不要乱来,不要乱搞关系。

为什么说日本佛教是相似佛教呢?庙子里住的出家人不是真正的出家人,他们吃酒吃肉,庙上还可以结婚。我到日本去时,来接待的还有夫人呀这些,吃荤吃肉,变化了,不是真正的佛教。

受三皈,持五戒,忏悔发愿,明因识果,非常重要。因果也很根本,世间上谁懂因果?科学和哲学的因果,它那个只是个定律,选良种或选优种等等,它不是我们这个因果,要搞清楚,至于如何做人,如何了解过去和未来,它就没有讲到这个因果,这个是有差别的。

今天你们集体受皈依,我给你们讲了学佛首先要念苦,念苦才能有出离心,也简单讲了三皈、五戒、忏悔、发愿的道理,你们要紧记在心,而且要依教奉行,如法行持,这样,就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弟子、真正的三宝弟子,这就是一条光明正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惟贤法师文章列表

信仰不是寻找奇迹 不要过分感性狂热

玉琳国师曾经有过这么一段话:作为大德善知识,为众生...

海涛法师《守五戒后的25位护戒善神》

《灌顶经》佛云:若能持五戒者,有二十五位善神设卫其...

《地藏经》教导我们修行的方法

很多道友出家受戒或住几年佛学院之后,经常生起这么个...

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古云:学道犹如守禁城,紧把城头战一场。不受一番寒彻...

抢到头香福报就大吗

在中国逢年过节拜佛求佛的人特别多,很多人都喜欢到寺...

独修需要具备哪些因缘条件呢

世尊成道后未久,弥醯尊者作为侍者,悉心照料着佛陀的...

一切修行人必读——印光大师悲心慈语

凡修行人,必须以念佛为正行,以持咒诵经,及作种种利...

圆瑛大师禅净双修的思想

(一)由禅入净的实践 圆瑛大师,福建古田县人,十九岁...

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

学会自我剖析虚荣

学会自我剖析虚荣,把我们的短处及时收拢在自我检验的...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

明朝奇书《菜根谭》诞生于明朝万历年间,此书将儒家的...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原文】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制之若无,斯为圣人...

净土信仰对晚年白居易的积极影响

白居易作为唐朝士大夫学佛的代表,他的佛学思想,尤其...

安忍苦不剧,复能成大利

现在还讲修承受痛苦之安忍。我们在漫长轮回中遭受过各...

中国已知的佛舍利供奉地

佛舍利是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

修行佛法能改变命运吗

网友:天人有神通能预见未来。那命运是不是已经定好了...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法不孤起,起必有由。世间诸事,尚有因像,况无上佛法...

善生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六道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因立下要度尽六道中生死流转众生的大愿,故而...

如何化解亲情之间的矛盾

网友:顶礼师父!弟子国庆回家休假,产生了一些烦恼。...

生活就是修行

一天,有一位女士来找秀峰禅师,埋怨工作得很辛苦,上...

人生应行的五种道德

佛教是一种道德的实践的宗教,它虽具有高深的哲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