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安忍苦不剧,复能成大利

索达吉堪布  2014/08/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安忍苦不剧,复能成大利

现在还讲“修承受痛苦之安忍”。我们在漫长轮回中遭受过各种痛苦,由于没有修持安忍波罗蜜多,对自己和他人无有丝毫利益。如今大家有缘值遇大乘佛法,理应从内心深处发愿:“以前我一直随轮回顺流直下,再这样下去的话,永远没有解脱的机会。现在遇到了殊胜论典和善知识,什么时候解脱,当然要依靠自己的因缘,但我绝不会再沿着业和烦恼的道路跑了,应该逆流而上,向解脱的方向迈进。”这种修行的方向,每个人都要确定。

世间的芸芸众生迷惑颠倒,对前后世这一基本概念,模糊不清、犹豫不定。还有些人,包括出家人和修行人在内,虽然相信前后世的存在,却不知道如何修行才能解脱,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现在大家已经醒过来了,明白原来走的那条路是错的,所以要发愿往解脱的方向前进。这样发愿以后,大家在修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痛苦、灾难、折磨,这并不是特别可怕,也不是特别严重,下面就阐述这个道理。

安忍苦不剧,复能成大利,

为除众生害,欣然受此苦。

修安忍的痛苦并不那么严重,而且无始以来在轮回中,我们所受的无义之苦不可计数,现在修安忍的苦行能成办广大利益,遣除众生的一切痛苦,为什么不欣然接受呢?

作为一个凡夫,对安乐非常执著,谁也不愿意感受修行的痛苦及遭到怨敌的侮辱诽谤。真正有智慧的人知道与地狱的寒热之苦、饿鬼的饥渴之苦、旁生的役使之苦比起来,修行人在寂静的地方精进修持、无吃无穿,或者遇到了各种怨敌,这些痛苦简直微不足道,为了解除大痛苦而付出小代价,这一点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安忍的痛苦并不特别可怕。

另外,安忍还能成办大利益。比如我们冒着严寒每天听一堂课,或者怨敌进行诽谤时没有以牙还牙,反而欣然接受,这种善业的果报相当大,尤其在菩提心的摄持下修安忍,对生生世世都有无尽的饶益。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曾转生为仙人、龙王、鸽子等修菩萨行,为了利益众生,他每次遇到逆境时,忍受了难以想象的种种苦行。比如说,释迦牟尼佛曾为行境仙人时,魔王波旬幻化出五百位恶人,于五百年中,日夜不停地紧随仙人身后加害,从早至晚、不舍昼夜。这五百人于仙人行、住、坐、卧之时,不放弃分分秒秒在仙人面前说不悦耳言词,对其进行恶语中伤。仙人始终以慈心对待他们,从无生出半点恶心,只观这些人的功德。

换作我们的话,不要说五百个人五百年中害自己,哪怕一个人一天中找麻烦,自己也会大发雷霆。假如有人早上敲门,无缘无故地诽谤自己,中午又来故伎重施,晚上再来时,有些人就忍无可忍了,一开门便破口大骂:“你有毛病啊?上午来时我是在修安忍;中午我虽然很生气,但也没对你怎么样;现在半夜三更你又来,简直得寸进尺,你认为我是好欺负的吗?……”挽起袖子,就气势汹汹地要打人。其实,作为大乘修行人,面对这种情况时,仍要发愿为利益一切众生而修安忍。

现在的社会非常复杂,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冲突战争等频频发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自己遇到怨敌时,心若能不随外境转,住于安忍的境界中,生起不如法的心态马上用殊胜窍诀来对治,这就是快乐圆满的修行。世间中这种行为亦令人颇为赞叹,来世的出世间功德就不用广说了。

所以,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应以欢喜心来接受一切损害,当别人无故加害时,理应为了众生的利益心甘情愿地忍受。佛经中明确说过:“众生因贪欲在地狱旁生及罗刹界中受过无量痛苦,而佛子为了获得菩提,面对断头砍肢、殴打杀害等痛苦,有何不能忍受呢?”所以学习大乘佛法的人,首先要有自己的方向,其次一定要坚忍,只要对众生有利、对自己有利,什么事情都要乐于接受。《经庄严论》中也说:“具有大慈大悲的大乘发心人,对众生有利的苦行,应当忍受。”

大家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应选择有意义的事情做。什么最有意义呢?就是利益众生。利益众生的行为、利益众生的心态,非常的珍贵,哪怕你相续中生起一刹那间的利他之心,行为上做出一次利他之举,也是黄金买不到的。人的身份不重要,发心才最重要,这样的发心,最好能从小时候就开始培养。

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从小没有受过大乘慈爱方面的教育,始终灌输以我为中心的各种知识。按理来讲,如果从幼儿园开始,老师经常教一些利他的道理,让小孩看一些利他的画片,养成帮助众生的习惯,然后小学、中学不断地温习,长大以后,他的行为一定会利益众生。毕竟对每个人来讲,青少年时的教育对一生的影响特别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人能百忍自无忧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脾气粗暴,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有...

脾气爆发时,该如何化解

网友:师父,我遇到不欢喜的人、事、物时,瞬间就忘了...

女人常生气易得九种病

俗话说,气大伤身。医学上认为这很有道理,对女人来说...

【推荐】示弱又有什么妨碍呢

印光大师童年时,家里是与同姓聚族而居的。每到秋收完...

世俗忍辱观与佛教忍辱观

忍辱波罗蜜,是六波罗蜜之一,为大乘佛教的重要教理和...

嗔心导致杀人的悲剧

《大智度论》云: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杀嗔诸佛赞...

宣化上人:堪忍的世界

这个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语,译为堪忍,意谓这个世界是...

耐得住才能成就大器

记得过去有一部日本影片,内容描述孙悟空修行的过程。...

11个宠坏你孩子的坏习惯

1、有求必应 打从孩子出生开始,你就给他所有他要的东...

得意勿恣意奢侈,作福莫如惜福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 前面是讲人,这里讲...

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一般人遇到倒霉的事情,就想逃避它。可是聪明的人却研...

别让垃圾倒进你的脑袋

如果有人把垃圾倒在你的身上,你会怎么样?会生气、会...

【推荐】《地藏经》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

《地藏经》每一品都告诉你修行的方法,生怎么样做?死...

我们都在写历史

佛光山开山以来,许多年轻人跟随我奉献青春岁月,日夜...

孝顺儿女,孝顺孙

在佛教里经常可以听到冤亲债主这个词,其实大家都是冤...

汪汪叫的禅悦日子

有一个青年刚刚结婚,小夫妻新婚燕尔,浓情蜜意,日子...

连续十四天施食,重大病苦即可消除

天台智者大师说:病分四种,第一种就是自然老化的、四...

富有哲理的五个不能

世间的事,有能做的,有不能做的。举手之劳,给人一点...

地藏菩萨修行的时间,比这些大菩萨都久

《大佛顶首楞严经》这样说,念六十二亿菩萨的圣号,乃...

宣化上人:为什么叫地藏

为什么叫地藏呢? 因为地能生长万物。藏是宝藏,一切...

调心之道,离不了心学

目前,整个社会最大问题就是人的心态失衡,并且到了危...

知错能改的村长

有句话说「心净则土净」。一念心平静,就是心灵的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