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 大安法师文章(第10页)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蚁子就是蚂蚁。这是一个典故,在建祇桓精舍时,众人正在挖墙角...

净土祖师们一生的总结

把佛号重视到超越生命的程度

极乐世界何故名为极乐

「一心不乱」应该怎么解释

极乐境界不是神话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法灭之际特留此经,独留一百年

修净土后不读其他经律这样对吗

「信」字,德之端也

末世悲凉幸佛来救

为什么这七尊佛常常被放在一起

唯有阿弥陀佛才称得上这七个字
为何念佛人临终时,仍执著自己身体

浊乱恶世成就易往却非易

净土教起之十因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念佛最为尊,别忘了我们尊贵的身份

阿弥陀佛怜念众生,生生世世不相舍离

佛陀让众生知苦乐法,走解脱之路

行时正好念弥陀,心头念念绝娑婆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为何有的念佛人临终前先感恩释迦佛

【推荐】《无量寿经》会集本的重要错误

僧团的六和敬是哪六和

七佛译经师,凡情难测度——鸠摩罗什大师

只要好好念佛,在哪都一样
为何把婚前性行为定义为邪淫

为何把佛、法、僧称为宝

怎样理解《普贤行愿品》中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外道精进的故事

僧济法师的往生故事

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

只要执持名号,就具足了一切

一念净信即得往生

少了这两块基石,一切道德理论都流于空谈

念佛三昧是汝心大势力所成
有什么方法可以在念佛时不溜号呢

念「阿弥」也比念「弥陀」要好

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高贤已随佛西去,佳话留以励后学

如何将念佛法门渗透到睡眠里
瞋恨心重,会火烧功德林吗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欲望的越位导致了很多问题

对治懒惰放逸,精勤固道心

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来做功夫
念佛不得力的标准是什么

薄地凡夫如何能感通上佛中之王
如何度过修行懈怠期
净土的众生每天都在干什么

饥寒困苦爱易除,义无反顾往极乐

却到莲池更回首,世间蝼蚁尽纷纷

一切物质现象,都与心性有密切相关
助念只是辅助,临终者才是主导
深信切愿不容易,如何才能生起信心
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是否更易得到加持
念佛行人如何看待疾病

金色容颜转凡心

平时就要训练,信愿才能坚如金刚

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造的罪业太深重了,阿弥陀佛能要我吗

把这些认识清楚,才会生厌离之心

净土所有依报正报,皆是本觉妙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