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要学济公的精神而不是行为

达真堪布  2012/02/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现在有的人觉得:“我现在修得差不多了,快圆满了,不用持戒,不用再修行了。”不懂佛理的人就是这样,以盲引盲。一小部分没有智慧的人,还跟着跑,“他现在的境界肯定很高了,成就肯定很大了,什么都可以做了,可以喝酒吃肉了。”这样想,就有问题了。

如果修行真正到了一定的层次,真正成就了,他不仅要修行,而且会更精进;不仅要持戒,而且会更严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样做:第一,是为了给众生表法;第二,对他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开心快乐,做起来没有难度。

我们现在要精进修行有难度,是因为还克服不了烦恼,烦恼一上来就身不由己了。若是要我们严格持戒,日日夜夜求解脱,行住坐卧都修行,有难度。但是对那些佛菩萨再来、成就者而言,精进修行,严格持戒是一种极大的享受,没有什么难度。

有的人一听说济公喝酒、吃肉,自己也跟着学。我们不是要学济公的行为,而是要学济公的精神。在他的境界中,没有分别,没有取舍,没有得失,一切都放下了。这也是在给我们表法。我们在内心当中也应该这样,但行为上不能没有分别、取舍。很多大德高僧,包括我们的佛祖释迦牟尼佛都是那么精进,持戒非常严格。

很多大德高僧严格地守持戒律是对的,济公活佛那样做也是对的,这两种表法都是我们的榜样。一切随缘而做,见解上不能堕入两边。针对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众生,应该有不同的表法。

佛在世的时候,曾经让舍利子、目犍连去度化王宫里的人,但是都没有成功。后来又派文殊菩萨去,文殊菩萨在王宫里,跟他们一起吃喝玩乐,最后把他们都度化了。只用一种方法,只说一个道理是行不通的。用各种方法,讲各种道理,才能度化不同的众生。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里,有一个是“恒顺众生”。必要的时候,恒顺众生才能度化众生。若是跟他硬碰硬,他犟你也犟,很难感化、度化他们。现在很多家庭矛盾重重,就是这样来的。

十种善业里,其中的一个就是化解怨恨。我们作为修行人,与任何人之间的怨恨都要尽量化解,这就是善业。我们不是要跟众生生烦恼、造恶业,而是要用善巧的方法,把他接引、度化进来。度化众生的时候要是能把他直接接引进来最好;若是不能,就跟他走几步,然后再把他接引进来。只要你自己不糊涂,不能忘掉自己的发心,不跟他走远了就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学佛中常见的八种「病态」

一、煞有介事型 张口闭口,便是顶礼某大德;对人言必称...

积极主动的去行善积德

大家留心世间,常可以发现有的人,福报来临的时候,挡...

达真堪布:修行人可以养宠物吗

问: 修行人可以养宠物吗? 达真堪布答: 我们利益众...

八因三缘,修一个圆满的福德身

如果我们的眼光看得长远一些,就应当为未来着想,这一...

宣化上人:万魔不退菩提心

要学好,冤孽找;要成佛,先受魔。若不想学好,则冤孽...

星云大师:佛教对「修行问题」的看法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星云大师在香港一年一度的...

学佛之人所作所为,必须高出平人之上

若欲化人,必须自己实行,人自生信。光所言实行,尚不...

济群法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修行

在座下时,我们又应当如何用心、如何保任?凡夫心念如...

把财富用在该用的地方

有些人舍不得自己的受用和财富,不愿意上供下施,连自...

达真堪布:学生如何学佛

修行就是以智慧给自己创造美好,所以我们要放开心量,...

逆境中如何坚持菩提心

我们行持菩萨道的时候,要全力以赴让众生生欢喜心,让...

什么是习气障

问: 什么是习气障? 达真堪布答: 习气障是非常微小...

学会做一个懂得体贴别人的人

人无论能力大小,懂得体贴别人的人就是最棒最好的人!...

至诚供佛斋僧,种下殊胜福田

昔日,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时,当时城中有一位长...

在生活中持守五戒

人之所以学佛,旨在求得生死解脱之道。学佛的着力点,...

惟贤长老:如何做人

2005年6月16日至6月22日,惟贤长老应邀到北京进行为期...

在凡夫层面上,有病还是要到医院看

问: 有重病不吃药,不看医生,仅专注在阿弥陀佛佛号就...

没有作乐的闲钱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词人,他的天赋很高,七岁就能作文,...

能忍之人有大力量大能力

人者,忍也 忍字从刀从心,心字上面一把刀啊!心是很敏...

六道轮回里,每个人都在进行这种比赛

某居士世代笃信佛法,早年常亲近虚云老和尚,这次来台...

济群法师:轮回的六种苦

《亲友书》中,将轮回苦总结为六点。 其一,为无有决...

依止善知识的利益

修习依止法,能为学人带来哪些殊胜利益呢?《道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