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盂兰盆会的由来

2011/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教盂兰盆节起源于“目犍连救母”的故事,出自《佛说盂兰盆经》。

目犍连救母的故事:

目犍连尊者用天眼通,能够知道众鬼的罪业报应因缘,他忽然想起他死去的母亲,他运用神通力见到自己的亡母也堕在饿鬼道中受苦,咽喉像针缝似的细小,皮骨连结在一起,目犍连见状,孝心油然而生,不禁伤感万分,他即刻用钵盛装了饭菜,藉神通力量往飨老母,但是他母亲取饭尚未入口,饭食在手中即化为火炭,不能饮食,目犍连悲号涕泣,不能自己。他能知道众鬼的因缘业报,但不知道母亲究竟以什么罪业因缘受着如此苦楚。他带着沉重的心情,赶快前去请示佛陀,目犍连尊者禀告道:

‘佛陀!弟子今日以神通力见到我此生的母亲,堕在饿鬼道中受苦,取食成火,不知是何因缘?弟子的神通,能够观察众鬼的罪业因缘,何以对生身之母,竟不知情?垦求佛陀慈悲开导!’

佛陀面上流露出怜愍的慈光,回答道:

‘目犍连!你的母亲因为在生之时,谤佛谤僧,不信因果正法,贪嗔邪恶,戏弄众生,所以受此苦报。你因母子情深,神通为亲情所掩,所以不知母亲罪业!’

‘佛陀!有什么妙法能使弟子的母亲脱离饿鬼的苦楚呢?’目犍连向佛陀哀求。

‘目犍连!你母亲的罪根深结,不是你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救拔,你的孝心虽然感动天地,但天地神祇对毁谤三宝而堕落的人也无可奈何。你现在唯有仗十方僧众威神之力,方能令你母亲离饿鬼之苦。

‘每年的七月十五日,是十方僧众的解居自恣日,于此日,做子女的人,应当为七世父母以及现在父母于危难之中者,设百味珍肴饭食,新鲜果品,尽世甘美,放置盆中,供养十方大德僧众。因为七月十五日的僧自恣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水边禅定,或得四阿罗汉果,或在树下经行,或是六通自在教化。甚至更有十方菩萨大人权现比丘,皆同一心受食,所有圣众,均具清净戒行,其德如汪洋大海,不可思议,如能供养此等自恣僧众,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定能出离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尚健在者,福乐百年,万事吉祥顺利。这就是真正的超荐拔度的妙法!’

目犍连听佛陀说后,欢喜奉行,在僧自恣日供养圣僧大众以后,其母即于是日脱离饿鬼之苦。

目犍连知道母亲脱离了饿鬼道中,他很感激佛陀。并赞叹三宝功德,奉劝世间应行盂兰盆之法,供佛及僧,以报父母生养抚育慈爱的恩惠。

奉劝举行盂兰盆法会,这本是受益的目犍连尊者利人的苦心,但现在每逢七月十五日,盂兰盆讹为拜神祭鬼之日,真是辜负佛陀及目犍连的慈悲了。

目犍连尊者不但神通第一,大慈大悲更是闻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简单施食仪轨与施食功德

佛在经上说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童男、童女...

佛教千僧斋的由来与功德

何为千僧斋? 千僧斋会,顾名思义,即同时布施一千名僧...

恭敬供养能得五种功德福报

古印度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世...

施食法问答集

1、已经有一般常用的施食法了,为何又制订准提施食法...

饿鬼--奔突在饥渴与恐惧中的魅影

世人无论见不见鬼,都常说见鬼;无论怕不怕鬼,都乐于...

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

尔时世尊。在迦毗罗城尼俱律那僧伽蓝所。与诸比丘并诸...

生活中怎样利益恶道众生

问: 生活中怎样利益恶道众生? 达真堪布答: 日常生...

目犍连救母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打坐时,突然想起...

忍辱求安

寒山是唐代著名的和尚诗人。他的诗大多富有禅理,令人...

顺治皇帝出家的故事

明末有位老僧,在峨嵋山高峰结茅庵隐居。老僧终年不下...

【推荐】莲池大师的德业

莲池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他出生的时候就...

婚外情的人与佛的对话

俗云:无恩怨不成夫妻债。众生可以看看周遭,许多夫妻...

梦参老和尚:能听闻佛法都是有福报的

这个世界将近有六十亿人口,究竟皈依三宝的有多少?这...

小事做不来,大事难成就

俗语说:小事做不来,大事难成就。此是从小事上可反映...

不必为失去而难过

不必为失去而难过,因为世间之物本来就是去住无常。我...

「心」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应如何认识这个心,有没有这个心?在《楞严经》的...

依报随着正报而转

今天跟大家分享佛法的另一个重要原理,依报随着正报转...

宣化上人:谁若想得度,谁就念佛

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呢?因为阿弥陀佛和十方一切众...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

佛教对安乐死有何看法

问: 佛教对安乐死有何看法? 大安法师答: 安乐死说...

应该怎样去理解空性

问: 空性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但也是最常被人...

何以念一声佛号能灭多劫重罪

中国向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之说,侧面反映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