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达真堪布:不要留恋天上的福报

达真堪布  2011/08/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我们不堕落,不下地狱,但是我们留恋天界的福报,觉得好,错误!天人有什么好的?天人福报蛮大,条件很好,但是内心特别放逸、散乱,精神特别空虚,他整天在懈怠懒惰放逸的状态中虚度光阴。他世间的福报太大了,能享受的太多了,所以他不会希求解脱成佛,这些对他来说都没有什么价值。

现在一说天界好,天人如何如何享受,就都想升天。一说“你能升天”,或者“你的亲人升天了”,都心里踏实,有点高兴似的。其实天道和人道相比,天不如人,因为人有解脱的机会,天人没有解脱的机会。人可以修习正法,可以解脱。天人不能修持正法,所以他不能解脱。天人聪明,但是世间的聪明不等于有智慧。天人有财福,但是财福不等于有福报,法福才是真正的福报。天人只有财福,没有法福,人才有法福,所以天不如人。有一个回向文中说,“愿能够得到比天人更好的身体”,也就是人身。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天人不能修持正法、不能解脱,人可以修持正法、可以解脱。

天人寿命都很长久,但是对他们来说,不觉得漫长,吃喝玩乐,时间很快就过去。天人快要死的时候,就会出现死亡的征象。原来他的花蔓不会枯萎,现在他的花蔓都枯萎了;原来他的衣服从来不脏,现在衣服也脏了;原来身上从来不出汗,现在也出汗了;原来他特别爱坐在宝座上,现在也不爱坐了;原来在他身上有自然的光,这时候光也没了。他的亲友们知道他要死亡,都在远处给他撒花,祝愿他到人间行善,再转生为天人,然后都离开了,只剩下他自己,感到特别孤独,悲伤。而且那个时候他还能以神通观察到,自己七天以后堕落到什么地方,投生为哪种众生。大部分天人死后都下地狱。世间的福报已经穷尽了,只剩下这些恶业,他要感受恶报,再也得不到人天的乐趣。他一看地狱的情况,知道自己将要感受地狱的痛苦,心里更加恐怖。所以你们别求人天的福报,别想升天啊!

得到了人身,不一定能学佛修行,不一定能解脱成佛,但是有这个可能,可能学佛修行,可能解脱成佛。其他道,三恶道,阿修罗和天人都是,没有学佛修行、解脱成佛的可能,连可能性都没有。有些天人,八大天王、八大天女,这些都不是普通的天人,都是佛菩萨为了度化天界众生而化现的,这都不算。

以前也有过很多普通的天人,到世尊面前请法、求法。他们也请法了,佛也传法了,但是只是结个善缘、种个善根而已,他对佛法生不起信心。真要学修、真要解脱成佛,没有这个可能。他们结善缘了,种下善根了,他们很快就能托生为人,然后再进入佛道,皈依佛门,依止上师,在上师的引导下闻思修才能解脱,才能成佛。一般的普通天人,没有在天界里学佛修行、解脱成佛的这种情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

《菩萨本行经》里面谈到,若有众生不能以至诚心去布施...

修行法门中没有超过念佛、供养三宝这两门了

在末法时代,大势至菩萨教授的念佛法都摄六根,净念相...

若有名誉德,财食如泉涌

无食空腹之痛苦,等同无誉之意苦: 没有吃没有穿,这些...

海涛法师《佛教的财富观》

◎佛教处理财富的方法 1.《心地观经.厌舍品》将财富...

救济贫困能得到五种福报

在我们这个世界,养生资源缺乏,故此众生为养活色身而...

你要修福修慧,这句名号就完全具足了

阿弥陀佛遍知法界的智慧之海,用海来比喻智慧的深广,...

用施无望报的心去布施

布施是佛教六度之一,也是佛教信徒积功累德的最好方式...

佛法修学,以智慧为先导

去年和今年的九月,末学去大庆接受由净界法师亲自传授...

真正的断恶行善

断恶行善是对学佛人最基本的要求。怎样行善,怎样断恶...

最好的护身符是戒体

我们皈依三宝,获得戒体以后,不用惧怕一切恶魔。其实...

达真堪布:修行人接受别人的布施会消自己的福报吗

问: 很多修行人不敢接受别人的布施,怕消损自己的福...

达真堪布:得到观音菩萨加持的窍诀是什么

问: 得到观音菩萨加持的窍诀是什么? 达真堪布答: 观...

出生就叫“大和尚”,老方丈预言竟成真

有这样一个师父,他刚出生时,人们就叫他大和尚,这究...

宣化上人:无明就是贪瞋痴慢疑

无明就是贪瞋痴慢疑,这五种恶业,能令人颠倒发狂。 ...

人生相报十大恩

1、父母养育之恩。十月怀胎,冒险分娩,精心喂养,呕心...

往生到极乐后还会迷吗

问: 《妙法莲华经》说我们原来是佛,现在迷了,那我...

念佛怎样才可以入定呢

问: 我在生活中,以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自警...

【推荐】没有很坚定要往生的人,福报最好不要太大

胜生无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

每天都要上香吗,还是心到就可以了?

问: 师父,像我们初学佛法的人,是每天都去上香拜佛...

不孝子孙来讨债败家,该如何化解

一者为彼守护一切财位令无损乏 若有人读诵这部经,思惟...

歌手孟庭苇的学佛因缘

上个世纪末,一首家喻户晓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曾...

把了生脱死当作头等大事

有两种世间法,有两种出世间法。一种出世间法是为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