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慧律法师《观照无常、放下执着、感悟佛性》

慧律法师  2010/06/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初学佛的人,观照的力量不够,自己的悟性也不足,自然对法的觉受较薄弱。学佛最怕一种人,师父问他:“你有什么问题?”他说:“师父,我都没有问题。”没有问题的人问题才大,他的问题就是不晓得自己问题在哪里?

没有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是自己观照得不够透彻,那就是需要因缘的启发。譬如有人,你跟他说生死无常,他体会不出来。有一天,回家的时候,别人告诉他:“你姐姐被车子撞死了。”他赶去医院太平间一看,哇!七孔流血。 这姐姐长得这么漂亮,一下子突然死了,他实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然后,痛哭流涕。如此一来,慢慢地就能接受无常的观念,这种是属于间接的方式,要靠因缘事相上的提醒才能觉悟的人。

另一类人,上根利智,感受性很强,和他讲佛法,他会马上顿悟,就如六祖慧能大师,听《金刚经》中的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悟了,就知道了。这种人是属于能接受直接教育、有宿世善根及大智慧根器的人,一闻千悟,但这是不容易办到的。

今天我们学佛提不起力量,那是因为将生命与佛法分开。因此,有时会知道世间无常,一切都在变化迁流。可是,因对世间法的观照力量不够,一下子又觉得生活满愉快的,又忘记了精进。这都是因为平常没有培养观照的能力,所以提不起精神来。

所以,我们要多听经闻法,多薰习佛法,薰习久了就会有力量。如果单凭着一股宗教热情,对“法”本身却不能安住,那么心性就无法定下来,学佛就不能增上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出家后的四种修行法

出家中就有三种分别,一种是出世俗的家,我们现在的辞...

放下执着,提升自身品质

初学佛人很不自觉地就犯一种毛病:心很敏感,整天看别...

星云大师《你对我错》

我一生提倡人间佛教,非常重视人际的相处,因为人的一...

修行之路为什么很困难

修行为什么很困难?因为它不只处理今生的问题,连过去...

蕅益大师警训略录

流俗知见,不可入道。我慢习气,不可求道。未会先会,...

修持名念佛法门的四个要求

佛说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法门

我们所修持的这个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大家不要...

慧律法师《佛教的根本精神不是一句阿弥陀佛,一句观世音菩萨》

有一个信徒拜佛拜得非常烦恼,她念佛念观世音菩萨念了...

慧律法师《解脱后的心灵》

执著带给人束缚,使我们不得自在。这就好比犯人被上手...

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

各位尊敬的护法居士大德,每年的九月份,也就是水陆法...

诵经能否断烦恼了生死

问: 诵经能否断烦恼了生死? 慧律法师答: 诵经一定...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最契机

问: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最契机?能够尽快了生死? 慧...

佛示现涅槃,只为救度一切众生

昔日佛陀开示:诸佛为度众生故,方便示现涅槃,实而不...

对「攀缘」意义的误解

有一回,佛陀对弟子说:「要把自己的心照顾好,不要攀...

如何息灭心中火

假如你家的房子着火了,你是先救火,还是放着燃烧的房...

命运要自己来改变掌握

有时候可能你会得到别人的帮助,交上好运。如果你能因...

正智正念随缘住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游化至跋只国,净住鞞舍离的庵罗园中...

布施的四种障碍

布施的障碍,按照《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所说,略有四...

居士可以带念佛珠吗

问: 为何要带念佛珠?居士可以带念佛珠吗? 传喜法师...

二十六刀的故事

在《观音灵感录》中有一个公案,也挺有意思。 清代有一...

昼夜十万佛号如何理解

世传永明大师昼夜念弥陀十万。予尝试之,自今初日分,...

往生的根本靠的是什么

下面有一段蕅益大师非常独到的见地,就是站在我们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