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印光大师:修行人降魔的方法

印光大师  2011/06/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一定的。修行到功夫深了,难免没有魔来。魔有内魔,有外魔;外魔易退,内魔难降。如不能降,必要着魔;不但修功走失,亦且危险甚虞。若论降魔,约有四种方法。

一、要识魔相。凡着魔的人,大都遇着魔来的时候,不知道他是魔,以致着魔。倘能识得魔相,即不着魔而魔自退。怎样是魔相?大凡可爱、可贪、可畏、可憎的人物或境界当前,无不是魔。至五阴内魔,尤为厉害。楞严经说五十种阴魔至为详尽,亟须仔细参穷,免得临时上当。

二、舍身无畏。人必先有舍却身命之心,然后可以学佛;人必先有看破生死之勇,然后可以降魔。魔化夜叉罗刹来搏噬我,魔化猛虎毒蛇来啖食我,都是幻想,何惧之有?即使真被吞食,亦是夙业所招,况脱去皮囊,往生极乐,正当感谢于他,为我早日解脱。所以修行之人,雷霆起于侧而不惊,泰山崩于前而不动,魔力虽大其奈我何?否则贪生畏死,恐怖怆惶,不待魔来,方寸已乱,欲不着魔,其可得乎?

三、不取不舍。魔之为物,取固不可,舍亦非宜。遇着魔来时候,必须镇定我心,既不可贪恋他,又不可厌恶他。要作几种思想。一想魔即是佛,佛即是魔;觉即成佛,迷即是魔。魔如佛如,并无二理。又想眷属即魔,魔即眷属。眷属同居,人之常情。魔在我旁,于我何害?又想魔亦是众生之一,一切众生,我都要劝他发心念佛,魔既亦是众生,我也要劝他发心念佛,伴我修行,转成法侣。总之,魔来不拒,魔去不留,如此则魔术俱穷,无论外魔内魔,一齐退去。

四、持咒却魔。初修行时,小小魔关,容易打破;等到道力渐深,藏在八识里面的多生根本习气,被功夫逼迫出来,或欲念横飞,或妄心乱起,力量甚大,非比寻常,修行人惟此末后一关,最难逃过。全仗自力,诚恐把握不住,必须仗着佛力帮忙,惟有摄住心神,持诵神咒。咒为佛之金刚心印,无论何种恶魔,遇着即摧成粉碎。

诸咒降魔之力,以楞严为最胜;当日阿难证须陀洹初果地位,尚且仗此脱离淫席。次则大悲心咒,为观世音菩萨所说;观世音具十四种无畏功德,故降魔之力亦宏。但持咒功夫,必须平日持得烂熟,否则魔到临头,恐字句都记忆不起,何能通利?何能相应?所以平日功课中,楞严、大悲两咒,是每日必须要念,不可间断的。又一心念佛,即无魔事;纵有魔来,倘能不惊不怖,至诚念佛,决定立刻消灭。何以故?以正念昭彰,魔无容身之处故。是以念佛之人,不须另找降魔之法,而魔事自无由而起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推荐】从朝至暮,一句佛号不令间断

无论在家在庵,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

认识佛教所说的魔

魔这个字中文本来没有,梵文是邛I(Mara),译成魔罗。最...

身在镜中勤修行,心作莲池自在人

彻悟大师有首偈子谈道:要作莲池自在人,娑婆肯更惹红...

念佛人要准备些什么事情

净土宗到底要准备些什么事情?简单讲一句话就够了:有...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是急切的想看到佛,这种念头非常...

圣严法师《温柔对待亲爱的人》

对待家人,我们习惯成自然地不懂礼貌,不会温柔,不是...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资粮

道的时候要有助道因缘,什么是助道因缘呢? 你修道的...

汝若常怕,则著怕魔

吾人不做伤天损德事,怕什么东西。念佛之人,善神护佑...

贪色者之死,皆非其命

天下有极惨极烈,至大至深之祸,动辄丧身殒命,而人多...

如是利益,百千万亿法门之所无者

居士既能发露忏悔。于净土法门,最易相应。所谓心净则...

印光大师法语菁华

第一集 1、世之变乱之由奚在乎?一言以蔽之,众生贪...

念佛乃明理悟心之捷径

净土法门,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门,若非宿具慧...

应时时精进,切勿懈怠放逸

经云:不为时自恣,能制漏得尽,自恣魔得便,如师子搏...

把吵嘴的劲头拿来学佛

修行最重要是四个字:信、解、行、证。为什么会信得不...

以空性的心态来操作善业

我们一个净土宗的修行者,当然我们希望能够解决生死轮...

宣化上人:魔是来帮助你修道

各位!要知道,修道不是容易的事,你想修道,就会有魔...

布施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布施,就是指将财物、身体、智慧、佛法等等施与他人,...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菩萨一生补处愿

最后看第二十二愿 菩萨一生补处愿:设我得佛,他方佛土...

失去是另一种幸福

或许生活就是这样:得之桑隅,失之东隅。生活没有永远...

【推荐】星云大师《佛教对民俗病态的疗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我常在想:一个出家人,如...

积聚大福德资粮的关键是什么

问: 积聚大福德资粮的关键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答:...

本焕老和尚北大演讲录

党素萍: 我现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次聚会的因缘。我是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