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慧律法师《金刚经》

慧律法师  2011/03/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依法出生分第八】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多不多啊?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这个人所得的福德多不多啊?种下这个善因,那不得了啊!【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你讲这个福德,其实当下就是空,没有真正的福德性,当下就是空。【是故如来说福德多。】意思就是说:是福德,这一句话注意听,世尊所讲的真正的福德,是你修一切福德,当下体悟到空,不可得,不执著这个福德,即非福德性,没有一个真正有福德的东西,当下不执着,叫作即非福德性。你所修的一切无量无边的福德,当下就是空,而不执著,所以,如来才说:你的福德是最多。简单讲就是:不执著的人,是世界上最有福报的人,行一切善,而不执著的人,就成就佛道,就是这个意思。简单讲就是:修无量无边的有形,比不上一念无相,这样听得懂吗?拼死命的一直行善……可是却没有般若智慧,看不开,老是停顿在有,比不上一个统统不布施的人,在那边打坐,了解万法皆空的人,何况世尊还叫你积极的去行善,不但积极的去行善,还要在行善当中不可得,动念执著都不行。

【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此是住相布施。希求福利。得福虽多。而于识心见性。】识心见性,就是认识这颗心性【了无所得。】【傅大士云。宝满三千界。】这个念:赍jī,赍持,“赍持”就是供养,【赍持作福田。】供养作福田。【惟成有漏业。】还是生死业。【终不离人天。故知住相布施,即非福德性。】你只要执著,就不是真的福德,不是心性的福德,心性本来就是万德庄严,你只要执著,统统不是本性的福德,【若人心无能所。】只要一个人,没有一个能…,能就是心,所就是境,这一句话意思就是说:彻底放下这些妄想心,彻底放下外境,能够把身心看得空的人,【识心见性。】就了解见性。【方名福德性也。】这才是真正的心性上的福德,不生不灭的福德。其实世尊讲来讲去,就叫你放下有相,进入无相;叫你放下执著,进入涅槃;叫你放下有为,进入无为;叫你放下有限,进入无限,统统在讲这个。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如果你想要修福报吗?很简单,在这个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前面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随便四句偈,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为什么?你讲的这个是不生不灭法嘛!你只要把这个不生不灭法,告诉人家,你的福德不可思量啊!这个不是有相可以比较的,你可以让人家进入涅槃,彻底的了生死。所以,我曾经说:一个道场没有正法,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只知道做善事,不知道解脱,善良不代表解脱。知道吗?善良要加上智慧啊!善良跟解脱,不是画等号的,智慧最重要。

【受持者。身口意。皆清净是也。晓解经义。依教而行。如船入海。无所不通。意名受持。既不解经义。而又懈怠。心口相违。如入沟港。】水沟港就是开不动了,很浅,大船开进这个水沟港里面,这怎么开呢?【即有断绝。】水不动了。【非受持也。】要心彻底的放下。

【四句偈者。百丈云。眼耳鼻舌。各各若不贪染一切诸法。是名受持四句偈。亦名四果仙人。】这里注意听,经典里面讲的仙人,就是圣人的意思,这个不是我们拜什么八仙过海那个仙,不要弄错。释迦牟尼佛在戒律里面讲:是大仙人道,我们称佛叫作大仙,就是圣人的意思。四果就是四果阿罗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四果阿罗汉。【亦名六通罗汉。】这个我们在十四讲表就讲过了,天眼通、天耳能、宿命通、漏尽通等等,这个是名相。【若能受持。乃至四句偈等。功德广大,胜彼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也。】所以,在这里重复讲:推广正法,功德无量。你推广这个正法,比你布施几百亿、几千亿功德更大,能让人家解脱嘛!是不是?你布施几千亿,能让他解脱吗?吗?)。“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所以,自古以来,诵《金刚经》开悟的,不计其数。一切诸佛,以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都是从无相下手的。

【无相福德。生出应身。】应身就是应化身,无相才能产生大智慧。记得!一个人有没有智慧,就看这个人能不能进入无相?这个人执著金钱、金银财宝、世间的感情、男女、饮食,表示这个人的智慧没有开通,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为什么?因为一切法不可得。在座诸位,你今天要记住,无相才能开大智慧,任凭你这个人大修行,怎么搞,你只要站在有的角度,没有办法放下,输人家一刹那之间。所以,禅师就说:有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你听过这一句偈颂吗?你要有相,用执著的角度拼命修行,百千万劫;统统放下,无相修行刹那间,统统放下,一念之间就彻底解决了,OK!没事,闲来没事。六祖讲的:长伸两脚卧。什么统统没事,也没有看到任何人的是非人我,内心里面也没有执著、颠倒、妄想,无相修行,刹那之间就见性,今天师父讲的这一句话,比你中一百期的乐透更重要!(众笑!)感恩喔!这样的勉励我,感恩喔!

【无相智慧。显出真身。】就是法性身。【谓从此己心中。】从此在这个人的心中。【出菩提法也。】所以在每一个人的心性当中,诸位!你们心性中下定决心,无相,你们统统是佛。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世尊所讲的佛法,其实就是空法,空性的法,没有一种东西叫做佛法,只要方便善巧,让你解脱的,统统叫做佛法,但是也没能一种东西叫做佛法。须菩提,我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佛法,其实没有这种东西,没有佛法之相。这一句话再讲清楚一点:须菩提!我释迦牟尼佛所谓的佛法,其实没有佛法之相,无相嘛!所以,即非佛法,上面加两个字:就是”其实“,底下加”之相“,意思更清楚(其实”即非佛法“之相)。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其实没有佛法之相,意思就跑出来了。

【二乘之人。】声闻、缘觉。【执着诸相。以为佛法。遂乃向外寻求。菩萨於诸佛法。都无染着。】没有染着心。这个亦不舍离画掉,【见如不见闻如不闻。心境空寂。自然清净。】这句话要画两条线,双黄线,开悟的关键。你去大马路,有看到画双黄线吗?表示你要特别注意,这一句话你看,注意看喔,看他怎么说的?你怎么成道?见如不见,看到一切众生的是非、善恶、恩怨,统统没有看到,统统没看到。闻如不闻,闻到一些是非、善恶、赞叹、毁谤,跟没有听到一样,尘自生灭,自性不动,心境空寂,本来就没有,自然就清净了。【是故佛法非佛法也。】佛法没有佛法之相。也不能著一个我在学佛之相,不可以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六祖惠能的19段偈语 句句直指人心

(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

虚空无为具足三个特性

在憨山大师的《百法》批注中,他的意思是说:第一个虚...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样达到无生境界

大家知道,我们讲《金刚经》,《金刚经》教我们做什么...

放掉妄想,才有办法对治它

为什么有些人他烦恼很重,但是他很快能够突破?为什么...

济群法师《心经的人生智慧》

【《心经》者何】 《心经》,具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落空还不如先执着有

有人问我,佛来佛斩是初学者,还是有禅修经验的人才能...

梦参老和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上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是经的题目。这个经字不多...

培养善根福德因缘,就在等那一刹那顿悟

以法身是以心体绝待离缘故;心的体性,这个是真实义,...

慧律法师《智慧的语言》四

请合掌,跟着师父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

出家是为自己还是为大众

问: 出家修行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大众? 慧律法师答:...

慧律法师《佛心慧语》

(一)自觉篇 ◆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

为什么要移民到极乐净土

我们了解净土总要,首先要了解净土是怎么生起来的,秽...

星云大师《婚外情》

人,是由情爱而生的;情爱助长了人生,也困扰了人生。...

格局越大越不纠缠,智慧越高越不贪婪

格局越大,越不纠缠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非常明白自己真...

只念一句佛号够吗,需不需要再加经咒

问: 师父您好,弟子觉得只念一句佛号是不足够的,必...

金刚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

一个人不能安忍,主要是没有看到真相

怎么知道六度一定要智慧的引导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

念佛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问: 师父,念佛或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没有人能让我们痛苦

哲学家说:有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没有智慧的...

高洁尊严人天师,如来亲子不自弃

做出家人!我常常说高洁尊严人天师,如来亲子不自弃。...

最短的路,未必就最快

有一天,一个小职员正在赶着去上班,这天他的公司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