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常持诵《心经》,身心皆可发生改变

净慧法师  2020/1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常持诵《心经》,身心皆可发生改变

在佛家中,有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

《心经》共268字。正文260字,题目8字。这268字,把佛教的要义,把宇宙人生的真理讲得极为透彻。《心经》是打开佛法大门的钥匙,是我们学习佛法的纲领,也是我们观照宇宙人生的大智慧。

《心经》这268字,包括了佛教的核心内容。它主要是教导我们怎样观照当下的精神生活境界和物质生活境界,教导我们在圣凡迷悟之间怎样处理修行者所面对的真理世界和世俗世界。《心经》突出地讲了一个“空”字,这一个“空”字,扫除了凡情圣解;也突出地讲了一个“ 无”字,这一个“无”字,显示了佛教的不二法门。

《心经》开宗明义告诉我们:“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只有时时以甚深的般若进行观照,才能见到我们身心世界五蕴皆空所显示的真理。见到了真理,开发了智慧,才能够度一切苦厄。

而倘若我们要脱离苦海,到达彼岸,就要发心修菩萨行,要修到彼岸的功德,首先要具备七种最胜方便。具足此七种最胜方便,才可以称为到彼岸。

1、住菩萨种姓。修菩萨行,行菩萨道,一定要具备菩萨种姓,要有这样的善根,要有这样的福德因缘。没有菩萨的善根,没有福德因缘,就发不起修菩萨行、行菩萨道的大道心。

2、依大菩提心。修菩萨行,行菩萨道,它的动力就是大菩提心。

3、悲悯有情。行菩萨道的目的,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要下化众生,必须要有对有情众生的悲悯之心。

4、具行事业。有了发心,有菩提心,有慈悲心,仅仅发心而不付诸实践,那种发心永远不能成为现实,所以要具行事业。就是要行六度万行,以这样福慧事业来庄严菩提心、菩萨道。

5、无相智所摄。修一切善法,修六度万行,都要以无相智作为出发点,不要起执著,不要为名闻利养而修。不能修有相法,要修无相法。所谓无相,就是要破除执著。

6、回向菩提。将所修一切善法功德,不回向人天小果,一定要回向无上菩提。

7、不为二障间杂。二障就烦恼障、所知障。在修万行,修一切功德时,都不能从烦恼障、所知障出发,要破除二障,不要让二障在修行过程中,导致信心不专一,誓愿不专一。

要修“波罗蜜多”行,必须具备此七种最胜方便。

而我们常持诵《心经》,身心皆可发生改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才会活的坦然,活的舒畅,活的快...

大安法师:万法唯心

这个鸠摩罗什大师七岁,他看到佛钵就很高兴啊,他就过...

观音菩萨的由来

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是在亚洲大乘佛教信仰圈中,最为人...

《十牛图颂》略说

要管理好我们的心,具体操作就要讲到调心,我把心比喻...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今天恰好是观音菩萨圣诞,我们举行皈依仪式,还有学佛...

达照法师:把心门关起来

所以心是改变我们生活、命运的关键所在。要学会关心,...

心累之人

常听有人抱怨:哎,活得真累!一个人最大的劳累莫过于...

原谅别人才能解除内心压抑

有的人即使不学佛法,也同样坚持做人的基本原则,这就...

学佛人要如何发起道心

每天讲可能也有人不喜欢听,从下个七开始就隔一天讲一...

修禅定的基本要求

修习禅定的法门,古德归纳为三门,就是息门、色门、心...

净慧老和尚新加坡双林寺禅七法会开示

(第一天) 大和尚慈悲、常住的各位班首师父慈悲、各位...

八关斋戒略说

第一、八关斋戒与三长斋月 我们有机会当七天的和尚,这...

现代传播方式让弘法触手可及

编者按:2012年4月25日至27日,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在...

腊八粥的由来与营养价值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进入了腊月,就是中国农历的十二...

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一位年轻人向清净苦述,由于自己性格耿直,心直口快,...

星云大师《瞋恨之害》

你会生气吗?你会发怒吗?你会骂人打人吗?你会怨天尤...

比丘度化阿恕伽王建塔因缘

阿恕伽王(又称阿育王)是一位暴虐无道、嗔怒好杀的君王...

心的比喻

现在科技文明发达,电脑普遍运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电...

自利与利他的关系

1、然欲利他,先须自利 须知此四宏誓愿,乃三世一切诸...

人生要有的14颗心

报恩的心 对你有恩的人,不能忘恩负义,要知恩图报。我...

受到了伤害遭受痛苦,也是有大利益的

当受到伤害,遭受痛苦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天塌了,地陷...

只念一句观音圣号,菩萨就可以感应到

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只要念一句观世音菩萨,观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