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遇到问题先要消除自我意识

净界法师  2020/07/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遇到问题先要消除自我意识

接下来就谈到真妄的问题了。善恶是基础,真妄的问题就是整个主轴——怎么破妄显真。破妄偏重在空观,就是消灭我们心中的我执、法执,来消除我们生命中的对立。

所有的烦恼跟妄想,都来自于一个根本的思想,就是你的自我意识太重了。我们跟众生有对立,才会产生烦恼;你没有对立,不可能有烦恼,所以遇到问题首先要消除自我意识。

有三个好朋友要出家,他们就选择一个很有名的禅宗道场去出家。古时候出家是要考试的。第一个人就到知客寮,知客师就问他:“你为什么要出家呢?”“我爸爸要我出家。”知客师,啪!打过去:“你爸爸要你出家,你这个人一点主见都没有!”。

第二个一看,哎哟,第一个被打了,就进去知客寮。知客师说:“你为什么要出家呢?”他就说:“我自己要出家的!”啪!“目无尊长,你爸爸都没有要你出家,你就自己出家!”

那么第三个,他想两个都被打,第三个就去,“你为什么要出家呢?”“我爸爸想让我出家,我自己也很想出家!”啪!“油头滑嘴!”

我想这个公案,诸位在禅宗经常看到。其实会看禅宗公案的人,他会了解它的真实义,而不是那个假相。因为禅宗打你,重点不在你说什么,他看你的念头有没有动,有没有对立心,有没有自我概念在里面。

我们看禅宗的公案,往往他前面讲一句话是挨打的,后来他心静下来,他讲同样的话,是没有挨打,是被赞叹的。因为祖师会看到你内心,是不是仁者心动,你是不是安住空性不随妄转,他打的不是你的行为,打的是你的自我意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遇到事情,先观察自己很重要

觉察的智慧是内观的,跟别人没关系。就是不管你遇到什...

如何对境不起分别心

问: 如何对境? 梦参老和尚答: 这位道友问我:如何...

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

修行以后,不要贪面子,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

自性无对立,凡夫妄分别

非浊者,云有则不受一尘。非清者,云无则不舍一法。无...

如何调伏我们的业力妄想

我们现在到底如何来了解真实的业力呐?我们想调伏我们...

肉体不过是幻化的因缘,为什么要贪著

以前也和大家一起学习过龙舒居士的净土文。再读一遍,...

志公禅师:十四科颂

菩提烦恼不二 众生不解修道。便欲断除烦恼。烦恼本来空...

是邪是正

渐源仲兴禅师在道吾禅师处任侍者时,有一次端茶给道吾...

末法时代菩萨示现主要有两种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

道证法师《菩提心的慈悲与智慧》

我们听经学佛,目的是要开发出佛性来用。在日常生活中...

不吃早餐都有哪些后果

现在很多年轻人由于工作忙,往往忽略了早餐。医生提醒...

在道场里要懂礼仪守规矩

在道场里要尊重三宝,要懂礼仪,要守规矩。站有个站的...

切莫想要升官发财

汝之穷妄想,打得很光明宏大。而不知其皆是向下走,不...

念佛最为尊,别忘了我们尊贵的身份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省庵大师《劝修净土...

饮酒之过患

世尊曾经亲口说过:十分酷爱饮酒者,于自与他皆无利,...

把骄慢转成谦恭卑下

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

证严法师《四种贫富人生》

富中之富、富中之贫、贫中之富、贫中之贫 是法师经常...

发脾气的时候不要讲话

二弃瞋恚盖: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

虽面对菩萨,也同隔山一样

南北朝(北齐)时,释明勖,定州人。少年时自负不凡。...

成功属于有心人

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两个犯人的故事:这两位犯人都是...

自私的心是留不住福报的

学佛,要从约束自己开始,这体现在佛法中的律。然后靠...

南怀瑾老师:念佛法门

现在,贡献大家念佛的法门,也就是习惯所称的净土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