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元代高僧天如惟则禅师

宏海法师  2020/06/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元代高僧天如惟则禅师

今天我们要说到中国的名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都知道苏州有一个“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所以这两个地方,杭州可以说是非常富贵;苏州也有一种情调,最主要的就是古典私家园林的建筑。

那么我们常说到天下名山僧占多,实际上天下名园也是僧占多。苏州四大名园举世闻名,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狮子林,是元代的一个大禅师所建,最早叫狮子林寺,是一个寺院。这个禅师就是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天如惟则禅师。

天如惟则禅师是我们上一次讲的元朝最杰出的禅师中峰明本禅师的弟子。因为具体有一次,狮子林是他到苏州去讲经,因为大师他道盛德隆,所以招感了他的弟子们就出资买地为他师父建造道场禅林,所以就叫狮子林。

说到此处我们也感慨一下,本来你看在佛门里面道场是由外户居士建好了,然后供养给有法有道的大法师、大禅师来住持、结众,领众修行、广利人天。可是我们现在到末法时期的话,很多时候要出家师父亲自去建庙,到处去张罗,建的累的要命,结果道业也有的荒废。这就是颠倒是越来越差,你看那个年代还可以。

那么供养给他师父狮子林以后,他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就是天如惟则禅师纪念他的恩师,是在西天目山的狮子岩中当时禅修;另外因为我们佛门里面常说,把讲经说法作比喻叫狮子吼嘛,居狮子座、作狮子吼;另外因为寺院里边我们现在去了还可以看得到,苏州园林的特色,就是好多翠竹,然后下面小桥流水会布满了怪石,而且好多石头的形状就像狮子一样,几个因缘并在一起就叫狮子林寺了。

当然这不是重点。我们说这个天如惟则禅师,他从小就喜欢别人说宗门开悟的事儿,只要一听说开悟,言下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就特别感兴趣。十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人坐禅。又说到我们现在有个小朋友能够有因缘善根,穿一下和尚衣服,拍几张好可爱的照片,大家觉得很相应。

十岁就开始坐禅了,那是动真格的坐禅。问题知见没有,那个时候属于盲修瞎练。他自己后来在自传中就说了,叫做“拍盲学坐,将贪嗔痴当头按下”。就好像是很有成效的,把贪嗔痴给按住了。就像慧能大师那会见到一个禅人也是说:“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就是把烦恼按在那,那是断不了的。为什么?因为他遭遇了两件事儿,有可能是菩萨点化他。一个是遭人背地里嘲笑,这还好;另外一次就被人给把喉咙给捏住了,他感觉立马贪嗔痴,就像火一样就烧起来了!

所以他也感觉到学禅的不容易了。一方面遇不到明眼的善知识,这是人障。另一方面也被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是给自己障住了,以为我就了解得很明确了,命中要害了,实际上只可能皮毛还没到。所以他就老是一心想速求开悟,速求开悟,没想到反而成了开悟的障道,大病了。

一直遇到他法上的贵人,真命天子,出手相助,就是他的师父中峰明本禅师。他在中峰明本禅师的幻住庵里,在幻住庵里面,老人的门下苦修了二三十年,才有一点的眉目心得!

那么我们常说到有其师必有其徒,他师父圆寂以后,天如法师就离开了天目山!为什么,他跟他的师父一样,坚决辞掉一切的公推私举。大家邀请他做这个做那个,当这个当那个,最后到处去行脚云游长达三十多年,就一直隐居在上海松江一带。后来到了苏州以后,弟子们建了狮子林,才将此作为道场,高树他们是临济宗的法幢,开始宗门的要义去弘扬。

那么很多祖师爷虽然他禅宗开悟了,由于是过来人,他深知道这里面的艰辛跋涉不容易和风险高,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禅宗的大祖师这么过来以后大力的去弘扬净土。

那么,他就认为说名师太难遇了,真正能够参透公案、明了禅意的人也不多。那么这个还需要你痛念生死轮回,想出世间的这个人也不多;能放下世间虚名,摆脱妄缘恶习的人还不多,更不多。所以他在力弘禅宗的同时,对净土宗的匡正扶持也是不遗余力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的切要。

比如说他以问答的形式,有一部论典,被蕅益大师后来选入《净土十要》。

《净土十要》是净土宗除了五经一论之外,最重要的著述,我们一定要去学习去看。《净土或问》在里边全面剖析融会禅净两宗的这些可以说是千古疑难,该汇通的地方汇通,该简则的地方简则,把它说得非常的通透。

《净土或问》,特别是有一些回答问题里边特别接地气,包括我们现在的人,还有可能并没有摆脱他那个时代已经窥到的念佛人所出现的问题,依然能够对号入座,能够求得解答。所以说这二十六对问答,《净土或问》里面有二十六个问题,不管我们是初学还是久修,你去看一看,大家有信心的去看一下,都能获得大利益;对净土的信心、愿力能够增上;也对于念佛的无上妙法,在心底的见解上更上层楼。所以在此顺便也给大家推荐一下,一定要去看一下天如惟则法师的不朽名著《净土或问》。

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善导大师超越其他祖师,这种说法对吗

问: 听有些法师说,善导大师是开宗立教的祖师,是祖...

玄奘法师西行故事四则

一、 玄奘考试 在隋朝的时候,包括隋唐,僧人的数量是...

明末高僧莲池大师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呢想给大家说说众所周知的莲...

这些旁人眼中的傻子其实都是高僧

这古来有很多人哪,看着好像他这什么也不知道,后来还...

倓虚大师的出家因缘

一九一七年,我四十三岁,在营口开药铺,每天除看经外...

印光大师在报国寺闭关的故事

面对佛教衰微、人伦败坏,天灾人祸频繁,人民水深火热...

一瓣心香供耆德:记圆拙老和尚二三事

【故事一:一生的积蓄全部用于印经】 圆拙法师身上的钱...

高僧倓虚法师的故事

我们所说当代的一些高僧大德的弘化因缘,也不知道为什...

见到了文殊菩萨,却当面错过

在《杂譬喻经》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以前有位大居...

宋代高僧圆照宗本禅师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话说北宋的时候,杭州太守想...

佛陀最初的慈心因缘

为期三个月的夏安居结束时,比丘们深得法益,身心自在...

只要肯布施,就会有好的果报

《大智度论》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是关于一个贫穷...

布施的五大功德

过去佛陀与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一起住在毘舍离的獼猴...

星云大师《多少不计较》

亲兄弟,明算帐!人,总有计较的心理;尤其你多我少,...

念佛之人的「三不可」

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

《瑜伽焰口》十二召请文

焰口是佛教传统的佛事仪式之一。瑜伽为印度语,意为相...

当成功近在咫尺的时候,千万别放松警惕

二战结束后,英国皇家空军统计在战争中失事的战斗机和...

人生有二件事我们要学会

有二件事我们要学会:一者感恩。二者奉献。 别人对我们...

菩提心的意义与往生净土的关系

菩提心是善中之王,念佛的秘诀是把死字顶在头上! 近年...

李炳南老居士《当生成就之佛法》

甲、要觉悟现在的环境及将来的去路 一、人生逆境多 那...

信心不是一句话,你的信具足了吗

信心不是一句话 我要说每个道友说你没信心,他绝对心里...

只顾着「佛学」,而不重视「学佛」

现如今,清净如法的实修道场,在国内已经是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