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诸佛菩萨对众生平等,但感应为何有差别

梦参老和尚  2020/04/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诸佛菩萨对众生平等,但感应为何有差别

诸佛菩萨他对众生说法的时候,他是平等的。但是由于我们众生的因不平等,所以缘也就不平等了。在我们修行当中你所感的,能感的是咱们这个信心,信三宝,求三宝加被,咱们能感的。应呢,就是诸佛菩萨。这个感和应都是差别的,所以这个叫差别。

有的时候像诸佛菩萨平等的,说个意思,举个例子吧!你读《阿弥陀经》,或是他读《阿弥陀经》,这看来是平等。实际上,你怎么读,他怎么读,你读的方式、方法,心里的安静,希求的欣乐心强,猛利,那感觉着阿弥陀佛对你就应了。

如果你懈懈怠怠、散散漫漫的,不那么精进,那应的就差一点。你感的力量没有,应的就差。一个能感者跟所应者不一样,一个是懈怠散漫,也念佛,念得不够专一;一个是念佛很专一。专一的他得到的应就不同,懈懈怠怠的得到应又不同。三昧力没差别,但是由于你所做的有差别,那就叫不平等。平等跟不平等应当这样来理解。

文里头所说的在你所明理上明得浅,用功上精进力不够,那就有差别了。你因不同,所以感的外边的缘就有差别了。因有差别,诸佛菩萨应得一样的。你因有差别了,缘也就有差别了,就不一样了。有的他念佛能见佛,有的念佛时候见不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普贤灵感,遇难呈祥

冲法师系交洲人,立志到印度求法,礼拜佛陀圣迹。即发...

这样修行二十一天,地藏菩萨现无边身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

拔提释王作比丘缘

释迦牟尼佛夜半踰城出家,雪山苦行六年,最后于菩提树...

几位古大德的大悲咒感应

广恩禅师: 闭门绝食,念诵大悲咒。时值隆冬酷寒,霍...

思想上的高贵才是真的高贵

如今我们有很多前世的福报成熟了,拥有了暇满人身,但...

功德天与黑暗女

从前,有一个女子,到了一户人的家里。这个女子长得端...

化缘并非募捐那么简单

化缘一词,本极庄严,比如释迦世尊,是为一大事因缘而...

梵天劝请佛陀说法的因缘

三千多年前的印度摩竭陀国,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善胜...

梦参老和尚:当你在怒气上就想一想佛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用三宝对治烦恼,或者人家...

先以欲钩牵,渐令入佛道

每一个佛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不同,成佛的道果是一样的...

定业不可转,那信佛又有什么用呢

佛经上讲:定业不可转。你造了业,现在结了果了,不能...

【推荐】要像防贼一样护持自己的心念

弘一大师从不说别人的是非长短。每当别人做错了事,或...

微小的供养,便能获得巨大的果报

僧如大地,能长养一切善法功德。 《杂譬喻经》中记载:...

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老子论企业家的三宝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富贵使人更加贪婪

财富毁灭愚痴的人,但无法摧毁追求彼岸的人,愚痴的人...

放弃次要 珍惜重要

人的一生,时间有限,学会取舍,是生命的重点。我们每...

体悟病的价值

人食五谷杂粮焉有不生病之理?人病了,经过医治之后,...

宝筐镜影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

百千方便,惟有放下一着最省力

知老居士,为己躬下一着,决志甚急。此念生死事大,当...

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

达照法师:附体究竟是怎么回事

今将其附体情况和附体原因以及如何解决等,略加分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