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读诵《普贤行愿品》的殊胜功德

大安法师  2020/03/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读诵《普贤行愿品》的殊胜功德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此人不久当成就,如彼普贤菩萨行。

先看这段。这个对长行再来追颂,你闻信,诵《普贤行愿品》能得到五种果报。五种果报第一是增上果,你诵《普贤行愿品》就能够在无量劫的修行过程当中远离恶知识。前面普贤菩萨发愿生生世世要遇到善知识,那相对的就应该要远离恶知识。

《涅槃经》表达,一个菩萨摩诃萨,观恶知识就像跟恶象一样,无有区别。恶知识就像恶象,何以故呢?他都能够损害你的身体,危及你的生命。菩萨摩诃萨于恶象还不一定有恐惧,但对于恶知识还真的会生畏惧之心。为什么呢?这个恶象一发起燥来了,它即便冲着我们身体来,只是我们这一期业报身毁坏了,但是它不能毁坏我们的真心、慧命。

但恶知识不一样了,恶知识,你的身体和你的慧命都能够破坏。那恶象只能是坏我这一世的身体,但恶知识他能坏你无量的善身、无量的善心。所以这个恶知识,他是善法之怨,所以菩萨应当远离诸恶知识。

现在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诸恶知识,邪知邪见,行为不端,贪瞋痴慢疑具足,非常傲慢,说那些相似法说得头头是道,让人破坏佛的清净律仪。这些,未来的时代还很有市场,所以我们一定要远离。那你常常诵习《普贤行愿品》就能远离恶知识,你对这些恶知识就有分辨能力。

受持读诵此大愿,速能除灭五无间业,临命终时,往生极乐世界。

你诵《普贤行愿品》就永远离开一切诸恶道,你不会堕到三恶道里面去,你能够快速地见到阿弥陀佛。见到阿弥陀佛就能具足圆满普贤最殊胜的行愿。这是增上果。

等流果就是同一流类,你修的善因一定会得善报。那诵《普贤行愿品》的人就能善得胜寿命。这个胜寿命不一定是长寿,就是你这一期的生命,你会知道你的生命的价值何在,你会把你有限的光阴用在最有价值的修行上,那最有价值的就是依普贤行愿来修行。那你今生的寿命多长这是前世或者多生多劫的业力所致,但我即便是寿命不长,尽我这一期的报身来修普贤行愿,不虚度时光,这就叫胜寿命。

你纵然活了一百岁,但是你没有闻到佛法,没有闻到普贤行愿,你一辈子都在吃喝玩乐里面度过,这就是虚度光阴,对不起自己。哪怕我就是活了三十岁,但我闻到了普贤行愿,精进努力地去修行,也胜过百年的虚度,这就是胜寿命。

此人善来人中生,这样的人他就在人中而产生,他就会努力修行十大愿王,不是说下辈子还要到人身里面去了。他诵习普贤行愿,今生就是他六道轮回的最后身,因为已经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愿王也会导引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样的诵习普贤行愿的人,很快就能够成就菩萨道,就像普贤长子圆满普贤行一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傲慢是增上功德的最大障碍

在世间,稍微有点知识的人往往很傲慢。我遇到过一些大...

怎样供养功德才大,这些是供养时应注意的

福报的大小是每个人修的。我们不要认为我力量不够、我...

地藏菩萨晨朝入定度众生

【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具足世路光定。由此定力。令...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何以见得呢? 我们把古人说的五...

达真堪布:随喜拿钱与功德大小有关系吗

问: 随喜时拿钱多少与功德大小有关系吗? 达真堪布答...

持诵往生咒的功德利益

往生神咒,全称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简称往...

念佛与十大愿王

念佛与回向 念佛愿生极乐世界,为的是常随佛学,这与...

持戒的功德

佛陀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国中的须达长者有七个儿...

念佛心散乱,该如何把握

问: 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念佛时完全放松,思想就散...

放弃工作在寺院长期做义工可以吗

问: 弟子的独子三十多岁,他不想成家,向往出家,停...

四十八愿中的天人、声闻、菩萨有什么区别

问: 《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中,有国中天人...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菩萨一生补处愿

最后看第二十二愿 菩萨一生补处愿:设我得佛,他方佛土...

上善若水,至慈低眉

一日,女儿要画画,问我画什么。其时正在看书的我抬头...

圣严法师《佛在眼前》

法身非变化,亦非非变化;诸法无变化,示现有变化。 ...

都摄六根,下手在听

现在修念佛法门,应当依照大势至菩萨讲的,用如子忆母...

念经是快点好,还是慢点好?

问: 念经是快点好,还是慢一点好啊? 惟贤老和尚答:...

是邪是正

渐源仲兴禅师在道吾禅师处任侍者时,有一次端茶给道吾...

如何看待福德与功德对生活和修行的意义

问: 如何看待福德与功德对现实生活和修行的意义?修...

自性的映现

莲池大师《自知录》上说:「怨天尤人最损福,一次减三...

这样的老实头,就能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老实头很可爱,知道自己业障深重,知道自己一钱不值,...

幸福是活着的理由

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换句话说,人活着的理由是什么呢...

身患苦,心不患苦

佛住在婆只国设首婆罗山的鹿野深林时,有位一百二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