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用什么心态来修学,才会比较圆满

净界法师  2019/10/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用什么心态来修学,才会比较圆满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阿难尊者发了愿以后,他用这两句话来表达他的心态。“舜若多”就是虚空的意思。他的意思就是说,即使虚空是可以消灭……当然,我们知道虚空是不会消灭的。你盖一个房子,地震,这房子破坏了,但我们没有说哪一个人把虚空破坏了,不可能。

他的意思就是说,即使你可以把虚空破坏,我的这一念心(这个“烁迦罗”就是金刚),我像金刚的心是永远不会退转的,遇到任何的人事、任何的时空,我的心是永远不会退转。

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不是安住在相。一个人的心安住在外相,那就很危险,因为那个相是变化的。安住在现前一念心性,所以他就不退转。

这一段,等于是佛陀讲完三卷以后,阿难尊者开悟所发出的誓愿。当然,他所开悟的,我们讲就是“明心见性”。

我们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这个明心见性的重要。

在春秋时代,鲁国的国君要举办一个国家的庆典。他有一个很好的钟,庆典的时候把这个钟撞起来,声音非常嘹亮。但这个钟少一个架子,所以他就请一个木匠,希望把这个架子做起来,好把这个钟挂上去。这个木匠经过三七二十一日以后,把这个架子做出来。

这个钟一挂上去啊,哎呀,不得了,天衣无缝。不管是造型,不管是它的比例,那个钟撞起来那个声音实在可以说是非常的圆满殊胜。

法会结束以后,大家看到这个钟架做这么好,就打听这是谁做的,就找到这个木匠,说:“你这个钟架实在做得太好了,没话讲!你是怎么做的?”

木匠说:“在做之前,我要斋戒沐浴七天,我要息诸缘务。”他说:“我整天这样斋戒沐浴,到第三天的时候,我已经忘了我做这个钟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做了别人会赞叹、会毁谤,国王会赏我多少钱,这样的利养的心完全忘掉。三天而忘利。

但是我觉得不行,再斋戒,五天而忘身。到第五天的时候,我的身体忘掉了,身体的变化,感到热、感到冷,这个身体的变化也忘掉了。这个不行,继续斋戒,七天而忘我。到了七天的时候,我那个自我意识也忘掉了,没有人我的对立了。

三天而忘利,五天而忘身,七天而忘我。到第七天的时候,我的内心一片平静,我已经忘了我在为谁做事情,我只知道心中只有一个影像,就是架子。这个时候我很平静地拿起我的斧头,跑到山中去,我很自然就看到哪一棵树适合做这个钟架,把它砍下来。砍下来以后很自然地就做成这个架子。我所做的事情无非是以天合天,以天然的心去寻求一个天然的价值。”

当然,这当中就包括了三个重点:忘利、忘身、忘我。其实,在打佛七的时候你会发觉,我们佛号念得最好的那一支香就是:第一个,我忘掉我为什么打佛七,忘掉得失利益;第二个,你那个色身,这一块肉,六七十公斤这个色身也要忘掉;第三,最后,谁在打佛七也忘掉。这个时候你这个的心跟佛才打成一片,就是这样子。

你说:“我们为什么佛号念不好?”心有千千结嘛。我们就是在这个五阴身心里面到处惹尘埃,把自己的能量都耗损在这个地方。

所以,那个木匠的意思就是说,我不是有什么样好的技术,我是调整我的心态而已。很多人说,哇!你是跟谁学什么技术?不是。心态决定你的状态。就是我在做这个钟架之前,我善调其心!做了这个工作。

当然,到这个地方为止,佛陀就是在告诉我们,一个菩萨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修学会比较圆满,是这个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消除傲慢与怯弱

人有时候心气太高,很傲慢;有时候心气又太低,很怯弱...

慧律法师《律己与宽人》

修行人要让众生有解释的机会忏悔的余地,不要咄咄逼人...

应该怎样理解空性

问: 空性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但也是最常被人...

修六念法门,把念头安住于正见

我们讲念佛、念法、念僧,我们是念自、念私、念怨。念...

达真堪布:给自己创造一个好的修行环境

方才讲的寂静处,也是修禅的机缘。佛讲,要给自己创造...

如此修行毫无意义

拜佛烧香 不断恶因 求佛改命毫无意义 赚钱积蓄 不行善...

达照法师:三业修行

《法华经》里讲得非常好,哪怕就是举一个手或低个头,...

修行人一念贪恋投胎为小狗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赚了很多钱啊;...

白衣上座讲经,出家人应该惭愧

这里有位法师提出二个问题: 问一、末法时代白衣在上座...

大学生不是就业难,而是消业难

未婚同居,贪色纵欲,或意淫手-淫。把学习知识的宝贵时...

佛教报恩孝亲谈

虽然社会上也还不断上演佛教故事目连救母等有关佛教报...

念佛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问: 师父,念佛或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溺爱孩子的十种危险

上工治未病。这就是药师法门的精髓!溺爱很危险,在它还...

有了标准,有了参考点,就有痛苦

一个乞丐的故事。在最初的时候,他只是每天坐在纽约地...

为何世俗的快乐会带动生死轮回的痛苦

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在内心的深处都有一种天生的本能...

佛号让地狱变清凉

佛陀证得无上的佛果以后,很多人跟着出家学道。在佛陀...

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修六度

第一个,爱重。 这是对六度的功德特别的爱乐珍重。这个...

印光大师嘉言录--释普通疑惑

● 以下论理事: 世出世间之理,不出心性二字。世出世...

王痴头往生极乐

清末的时候,有一个很笨的人,笨到什么程度呢?生活不...

遇到别人伤害,应想到是前世业力所感

因何昔造业,于今受他害? 一切既依业,凭何嗔于彼? ...

虚云老和尚:在忙中修行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

在佛菩萨的眼里,轮回没有丝毫快乐

轮回的过患可以归纳为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虽然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