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常居幽冥界救拔地狱众生

印光大师  2019/09/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常居幽冥界救拔地狱众生

原文: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虽则久已证穷法性,而复不住寂光,不证佛果。以大慈悲,遍周尘刹,随类现身,度脱有情。而复常居幽冥,救拔地狱极苦众生。以菩萨往昔曾发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良以众生心性,与佛无二。由迷昧故,于真常中,妄生迷惑,起贪瞋痴,造杀盗淫,以致轮回六道,了无出期。生人天时少,堕三途时多。菩萨特垂慈愍,多方救济。

冀彼返妄归真,祛迷得悟,以复其本具之真如佛性而后已。譬如无价摩尼宝珠,堕于圊厕,愚人视同粪秽,不加爱惜。智者知是无价宝珠,从厕取出,拭除粪秽,香汤洗涤,悬之高幢,则光照天地,普雨众宝。众生心性,亦复如是。虽复迷昧造业,堕落恶道。而本具之真如佛性,仍复湛寂常恒,不生不灭,了无迁变损失之相。是故菩萨任何业重罪深之人,终无一念弃捨之心。而于最苦众生,偏垂怜愍,急欲度脱也。

李圆净居士,感菩萨之慈悲,惜众生之迷昧,因将菩萨本迹事实,以白话体,编纂叙述。又从日本续藏,录其感应事迹十八章,排印流布。冀一切有情,同知菩萨从无量劫来,兴慈运悲,以期一切众生,得度生死,证本佛性。从兹咸皆归命,恭敬供养,称念洪名,以作怙恃。得出此五浊,生彼九莲。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以菩萨之心为心,以菩萨之事为事。庶可不辜佛化,不负己灵也已。爰书缘起,以告来哲。

《印光法师文钞》 地藏菩萨本迹灵感录序

白话译文: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虽然很久以前,已经证穷法性,而不住常寂光,不证佛果。以大慈悲,遍周尘刹,随类现身,度脱有情。而又常居幽冥界,救拔地狱极苦众生。因为菩萨往昔曾经发下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实在因为众生心性,与佛无二无别。由于迷惑愚昧的缘故,在真常一心中,妄生迷惑,起贪瞋痴三毒,造杀盗淫三业,以致轮回六道,没有出离之期。生到人天善道的时间少,堕入三途恶道的时间多。菩萨特别垂慈怜愍,多方面加以救济。

希望众生返妄归真,去迷开悟,以恢复本具的真如佛性而后才停止。譬如无价摩尼宝珠,堕入厕所,愚昧的人,看着也同粪秽一样,不加爱惜。智慧的人,知道这是无价宝珠,从厕所中取出,将粪秽拭除,用香汤洗涤,悬在高幢之上,就光照天地,普降众宝了。众生心性,也是如此。虽然迷昧造业,堕落恶道。而本具的真如佛性,仍然湛寂常恒,不生不灭,没有迁变损失的相状。所以菩萨不论什么样罪业深重的人,终究没有一念弃捨不顾的心。而对于最痛苦的众生,特别垂慈怜愍,急着想要度脱他。

李圆净居士,感动于菩萨的慈悲,怜惜众生的迷昧,因此将菩萨的本迹事实,以白话文体,编纂叙述出来。又从日本的续藏中,录出菩萨的感应事迹十八章,排印流布。希望一切有情,共同知道菩萨从无量劫来,兴无缘慈,运同体悲,以期望一切众生,得度生死,证悟本来佛性。从此全都归命,恭敬供养,称念洪名,以作为庇怙恃靠。得以出离这个五浊恶世,往生九品莲邦。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以菩萨的心为己心,以菩萨的事为己事。才可以不辜负佛陀教化,不辜负自己性灵。因此书写缘起,告诉未来有智之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为什么不把钱布施给穷人而去建寺呢

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不把钱布施给穷人,而去建...

强盗楼陀的故事

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其时舍卫城中,有一个强盗...

在家人是否比出家人更能利益众生

问: 我认为我们修行实际上是修心的过程,要在生活中...

威仪是最有摄受力的弘化

和一位年长的法师一同在路上散步,看着脚下高高的台阶...

劝进行者的四种功德利益

你劝勉他人修净土,有个前提,你必须自己有坚定不移的...

众生恶业感召地狱境界

烧炙大地狱有十六小狱,周匝围绕。何故名为烧炙大地狱...

【推荐】地藏菩萨慈悲拯救父亲出危险

此文的写作,缘起于《净土》杂志上的一篇题为《感观音...

阎罗王派到人间的五个使者

佛言。昔者为盐楼王。有弘普之慈诸堕罪狱者。王尽现之...

凡学佛法,必须先要为了生死

凡学佛法,必须先要为了生死。今之在家居士,稍聪明者...

观想念佛,观之事且从缓行

持名一法,最为末法透机之法。善导虽疏观经,实最重持...

人当临终,唯此事为之有益

【原文】 人当临终,唯同声念佛为有益。若识心未去,沐...

思地狱苦,念佛自然恳切

思地狱苦,发菩提心。若不一心念佛,一气不来,定随宿...

地藏菩萨之圣德及其法门

每年农历七月间,中国佛教界,盛行超度救济的法会。一...

菩萨十八重戒之毁灭正法

《集颂》: 毁谤、背舍、灭正法,声闻、缘觉、菩萨乘...

换取一时的荣华富贵,你认为值得吗

歌坛常青树蔡琴在查出自己患有肿瘤后,列出家中所有的...

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一) 1.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2.知恩报恩为先,利...

为什么有些人持戒持得很辛苦

持戒要老实相信,不能要信又好像不信 (一)老实人持戒,...

净土法门与通途法门的不同

净土法门跟通途佛法不一样。首先通途佛法讲信,净土法...

把佛号当做本命元辰

第一段讲 静中修 。早晚于佛前随分随力,礼拜持念,回...

白居易与佛教之因缘

白居易是唐代的伟大诗人,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自称...

开智慧的妙法--梦参长老的亲身经历

你要是能够天天诵持〈普贤行愿品〉,能开智慧!能消业...

学佛要以智慧断烦恼,不要着相修行

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