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真正的六度,重点在调整我们的心态

净界法师  2019/03/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真正的六度,重点在调整我们的心态

这个六度的功德,它每一个法在心中操作的时候都能够灭恶生善。布施灭除我们的悭贪、贫穷,生起我们广大的财富、福德的资粮等等。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生命都是自作自受。因为你过去的造作创造了今生的果报,你今生的造作又创造了来生的果报。这样的一个生命的等流,你想要改变,要先改变你的心态,改变你的心念。

所以,每一个度都是在调整我们的心态:布施调整我们悭贪的心态,持戒调整我们喜欢造作罪业的心态,忍辱调整我们忿怒的心态。心态改变,果报就改变。

在西方有一个寓言故事,说有一个人很想要知道天堂跟地狱有什么差别。他先到地狱去看。哦,到了地狱,大家在吃饭。每一个人筷子都很长很长,那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夹饭菜,但是夹到饭菜的时候,他抢那个饭菜,他吃不到,因为这筷子太长,结果地狱的人都活得非常痛苦。这个人看到地狱以后,他感到非常悲哀,就离开了,他也改变不了他们。

他接下来就到了天堂去。到天堂,诶,大家也在吃饭,筷子也是很长,但是大家吃得很快乐。他说为什么呢?同样筷子这么长,他为什么吃得很快乐?哦,原来天堂的众生用筷子夹菜是夹给别人。夹给别人,每一个人吃得都很快乐。

所以,我们的心态决定我们的命运。你要是自私自利,你所招感的因缘、你所造作的行为,都是跟痛苦相应;你真实发起这种利他的心,你就招感功德。

所以,真正的六度,重点在调整我们的心态。你的心态改变了,你的行为就改变,你的命运就改变。

一个人,如果只设定目标而不行动,在原地打转,那我敢保证,你的过去的生命,就跟你现在的生命,跟未来的生命,完全画等号。你说,我现在心态不改变,我未来会怎么样?你不要去算命,我告诉你怎么样好了:你以前所受的痛苦,来生完全再受一次!为什么呢?因为你因缘法没有改变。

所以,修行人,只有修行人的过去不等于未来,因为他在调整。我们可以这样讲,一般没有学佛的人,他的生命就是不断地重复,他的前生跟今生也差不了多少,今生跟来生也差不了多少。

你看佛陀说:“七佛出世犹为蚁子,八万大劫犹为鸽身。”你说怎么可能?这个蚂蚁,做了七佛出世它还做蚂蚁;在森林中的鸽子活了八万大劫还做鸽子!我说有可能。它的心态不改变,坚固的执着,它总是认为它是对的。它不知道如何来听闻佛法反省自己,把邪恶的功能消灭,善良的功能生起来,你说它命运会改变吗?

而且佛陀讲得更可怕,佛陀说它不是八万大劫,八万大劫是阿罗汉说的。佛陀说,它八万大劫之前还做鸽子!所以,我们想要让生命往光明的地方去改变,我们应该从内心上去改变。我们遵守佛陀的六度,那么我们因地的改变,未来是充满光明的。

这个地方,佛陀讲六度功德的一个主要意义,就是鼓励我们要去修学六度。六度,先从自己做得到的开始,不要一开始就挑战——我要把我的生命牺牲掉。就是说,你现在有三件衣服或者有四件衣服,其中一件穿不到,还蛮好的,赶快布施出去,先把自己用不到的布施出去。先从自己做得到的地方跨出一步,你的生命就会有变化。

《摄大乘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把钱都布施掉,这样就不会生病了吗

问: 有人说,你把家里的钱全都布施掉,这样就不会生...

把自己的心儿丢了

一个小沙弥刚吃完一只山杏,准备把杏核随手丢了时,被...

前世吝啬今世贫穷

在舍卫国里有一个贫穷的老人,年龄已经一百岁了。他拄...

宁愿做傻瓜

从前有一个禅师叫作无相大师。无相大师给弟子开示的时...

让心富有而坚强

乌鸦遇到死蛇时,会像大鹏鸟一样对死蛇发起攻击。若蛇...

业力把东西暂时借你用

《摄波罗蜜多论》云:资财无常现可见,若能任运起大悲...

我们将如何保持平静的心态

问: 很高兴来到东林寺,感受不一样的丛林生活。其实...

不住于过去、未来、现在

(一)普通人的心理活动-住于过去和未来 一般人总是常...

念佛之人当孝敬双亲,不可偏执速死求往生

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分别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止息花言巧语可获得十种功德

《大方等大集经》:休息绮语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

怎样面对「无常」所带来的种种痛苦

问: 法师,我们怎么去理解无常呢?怎么去面对无常所带...

宗舜法师:灾难来时是念阿弥陀佛还是念观音菩萨

崔明晨: 那么法师,刚刚您谈到了,就是说在危难时刻...

元音老人:明心见性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克服害怕的5个步骤

一、认识害怕 你最害怕的是什么?害怕自己的公司会破...

四依法之「依智不依识」

现在来看第三依智不依识。 依智不依识,是说我们要依三...

做到当下的无欲而为

一个活在头脑中的人,他的思想是无法停止下来的,因为...

佛教徒的八个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使人们对佛教有诸多误解。比...

儿孙之爱难舍,如何防治爱欲

问: 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欲妨碍修行,儿孙之爱更是难舍...

圣严法师《人生的愿望》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许多的梦想、许多的心愿,常常想:我...

【推荐】临终时会有两种力量浮出水面

净土宗念佛法门最重要的特色,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

印顺法师:念佛法门三特征

念佛(称念阿弥陀佛)法门,有三种特征:一、他增上,二...

人知杀生之业最惨,不知邪淫业尤惨也

人知杀生之业最惨,不知邪淫业尤惨也;人知杀生之报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