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为什么到净土,不是去享受快乐的

净界法师  2019/02/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为什么到净土,不是去享受快乐的

诸位想想看,你为什么到净土去,不是去享受快乐的。你看《阿弥陀经》前半段,用快乐来引导你,七宝池、八功德水。但是你看到《阿弥陀经》中半段的时候,佛陀口气一转,“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开始讲圣道的功德——往生是为了获得不退转!

诸位,如果只为了快乐,你不用大费周章到净土去,到诸天去就好了,诸天就够快乐了。

你到净土去,是为了成佛而去的,“为菩提道求生净土”。

阿弥陀佛花了五劫的时间思考出来的净土,如果只是为了快乐,需要思考五劫吗?他把诸天的快乐复制过来就好啦!身体健康、神通自在、宫殿楼阁,这个诸天都已经现成的东西;难就难在这个快乐的背后,它有圣道的力量,这个就是需要他思惟、为实施权。表面是快乐,背后是圣道的功德。所以,阿弥陀佛创造净土,他的内心真正的意思是要让我们成佛的,快乐只是个方便法门。

因此你必须把成佛纳入你生命的规划。我再讲一次,

你是为了成佛才到净土去的,净土不是你的终极目的,它只是你一个过渡。诸法因缘生,诸位,你现在的规划错误,你以后一定会后悔。

你少做这个动作,到了净土,你就会觉得进步比别人慢、成就比别人小,因为你刚开始没有做好规划。所以我必须教育大家,你必须有往生净土的愿力、你必须有成佛的愿力,这两个不冲突的。你可以一次做好,为什么要分两段呢?

佛陀法华会上说,舍利弗尊者在以前的经典,那是多么威风,智慧第一,佛陀什么事都叫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去做;到法华会上舍利弗尊者是羞愧得,那实在是感到非常的后悔。他说我一个阿罗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他证得空性、我也证得空性,他有安住力、调伏力,我都有,为什么文殊菩萨能够坐千叶宝莲,到十方世界转大法轮,而我现在只能够在山上思惟空、无相、无我?我们产生的作用为什么差这么多?他甚至于怀疑佛陀是不是有所偏心。

佛陀说,这跟我没有关系!我的说法就像雨水,雨水是平等的,但是如果你是棵小草,你吸收的水分少;如果你是棵大树,你自然吸收的水分多。这个是你们自己的根机,跟雨水没有关系。你不能够说小草吸收的水分少,你怪雨水,对不对?你自己没有准备好。

诸位!你与其到了净土再来后悔,为什么现在不多做一点?所以我们要强调发菩提心。

除了求生净土还得发菩提心,这两个是缺一不可的,因为你迟早要成佛的,这两个没有冲突。

《佛法修学概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在家念佛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

【推荐】念佛的确是一剂无上的良药

作为一名医生,我遇到过罹患各种各样疾病的患者,从医...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

欲往生极乐所应修习的三种福业

为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亦为了确保在往生时,不发生...

净土祖师们一生的总结

这句六字大经王具足圆融、圆满、顿捷。所以大家遇到这...

世俗观点认为的快乐,并不是真实的

大家都知道,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不真实的事情。譬如一...

这是否与一门深入的原则相抵触

问: 平时念《阿弥陀经》及佛号,有时帮莲友临终助念...

古大德持诵《阿弥陀经》的感应

天乐迎空 在宋代有一位唐世良居士,他以诵《阿弥陀经》...

酒满茶半

常常听说一句话叫酒满茶半,但为了什么,却并不确知。...

51条做人之道

1、人有三知就可以立世,你可知否? 人这一辈子需要知...

随手环保100事

使用布袋 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不要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

知足第一富

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佛遗教...

无常大鬼常随身间

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念生死苦》中云:粪秽丛中,...

执我与离我

修法从身求者,犹如泥里淘金,煮黄沙求浆粥,无一法可...

慧律法师《宽恕别人 升华自我》

犯错是平凡的,宽恕是一种超凡。 宽恕,是人类的一种...

脱离不了过去,就失掉了未来

大乘佛法成就清净之后,他要产生愿力,这个就是修假观...

学佛与赚钱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很多人以为修学佛法就要过极端艰苦的生活,认为赚钱和...

没有受菩萨戒就不可以看《梵网经》吗

问: 有同修说戒律不是随便学的,犯盗法戒、犯盗法罪...

在家居士要尽家庭、社会责任

经常看到有些学佛人,学佛后什么都不管了,家庭不管,...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

《八大人觉经》上有句话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为什...

玄奘西行得佛菩萨慈悲加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

洪焘改恶,果得善报

明朝时人洪焘,有一天暴毙,恍惚间被一绿衣人引到阴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