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为何每天勤修却进步不大

益西彭措堪布  2017/11/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为何每天勤修却进步不大

对自己没有要求,或不希求未来的果德,只是完成眼前的任务而已。这种状况一方面源于对因果律的愚昧,另一方面也跟懈怠的习气有关。

由于并未希求果德,所以根本不会珍惜当下,也就任由放逸、熟溜的毛病不断地滋生蔓延。我们当然不必要在耕耘之外去非份地妄求,但此耕耘的本身必须是认认真真地实做实修才行。只要当下认真做了,自然就能得果。否则,指望不上将来会有什么收获。

另外,很多人刚开始的时候会有一份诚心,对于善法功德还有欢喜、希求心。但时间长久,就懒得让心缘着经文作意、希求,或调动起善心等等。譬如有些世间人,做小学生的时候还会依老师的教导去认真做题、办事;到了四十多岁,似乎成了谁也使唤不动的老油条,都是随着自己的习气在做事。因此,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修行的年头多,应该进步很大。其实,如果一直不肯用心,即使口头上念了很多,也未必有什么进步。甚至学佛几十年,后来变成了只是混日子而已。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应当反省内心的真实状况是不是越来越糟糕了?

单单从口头上念过去,当然很轻松。然而修行人正是要克服惰性,所以每次都应当竭尽诚心、专心致志地随文入观,这就非常不容易了。毕竟我们不习惯如是用心,这需要起初就用善法控制住自己的心,强制性地把自心引入到如理发愿的正道当中。可惜很多人都不肯踏踏实实地如是实行。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内在的我执习气很重,而且无始以来串习成的恶劣根性太强。如果一旦需要克制恶劣习性,改造自心,如理如法地调整心态,就感到很受约束。现代大多数人都崇尚“自由主义”,所谓“自由”,无非是随自己的劣根性,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任由懈怠、散乱等烦恼增长而不加对治。于是,轻松地随便念念,不去费力地在心中作意、运转,而且面子上也说得过去——我今天念了多少多少,在自己和别人面前表现出一副精进修行的样子。

相比之下,真正肯用心的人为数不多。每一次念诵都能认认真真、逐字逐句地运心作观,万一心不够专注,或者作意未到位,就重念一遍,这种老实修行的人似乎越来越少。

事实上,如果真想修行,就必须有这种诚心。也就是说,其实,做钝功夫便是捷径。我们可以观察到,凡是没有在自心上认真做基本功的人,一般都不会有什么成就。不必说佛法上的事,即使世间俗语也有“练武不练功,老来一场空”的说法。意为:不肯苦练基本功,尽是炫弄一些花拳绣腿,看上去有模有样,其实一点用场也派不上。相反,肯练基本功、老老实实在心上用功的人,只要坚持下去就必定熟能生巧,自然会获得成就。

例如《影尘回忆录》里那位“晒蜡”的法师,虽然天生愚笨,但由于肯下苦功,把《楞严经》和《法华经》以及两本注疏背得滚瓜烂熟。通过多年专精深入,终于大开智慧,学教与修行都获得了成功。

如今大多数人不肯如法如理地用功,不愿在当下一念上练心,结果全都落空了。想来很是可怕,长期的发展竟得到如此结局。即使像唱歌一样,念诵的声音极其好听,但内心根本没有缘法义作观,没有真诚地从自己心里祈愿,又能有多大效果呢?

直到如今,很多人还未认识到这一病相,他自认为每天都念得很好,哪里有什么毛病?岂不知三年五载过去了,结果只落得每次翻开书,都是有口无心地溜下去。看上去好像每个字都念了,但实际上,心里没留下任何法的内涵。每次都以一种敷衍了事、完成任务的心态,做做表面文章,散散乱乱地念过去,或者一直处在盲目的状态,必定难以发生念诵的实效以及日新月异的进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益西彭措堪布文章列表

达真堪布:在家人修家庭和睦是最实在的修行

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心,要知道一切都是自心的显现、自...

白衣上座讲经,出家人应该惭愧

这里有位法师提出二个问题: 问一、末法时代白衣在上座...

星云大师《人间万事都会过云》

佛教讲「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 不只是时间会...

佛法修学中的种种歧途

进了佛门之后,如果没有用功调伏烦恼,轮回中的可怕劲...

修行是注重形式还是不注重形式呢

问: 师父,修行是注重形式重要,还是不注重形式重要...

断除世俗心

无论我们行善还是造恶都是自己的一颗心,先有内在善或...

你得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 生老病死苦,这四...

修行人有藕断丝连的个性是没办法修行的

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

随缘行善积德的方法

第一与人为善: 何谓与人为善,念念不忘为大众着想,...

佛经中出现的童男与童女

佛教是一个非常重视青年的宗教,佛菩萨的圣像中,大都...

学习做更好的沟通,使人际更圆融

有时我们在沟通时,会不自觉地用一些『否定式』、『命...

成为一棵大树的五个条件

一、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一个条件:时间 没有一棵大树是树...

做到这十三条,你还会有压力吗

1、压力是是好事,它使人警醒,不会犯错。即使有错,...

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古云:学道犹如守禁城,紧把城头战一场。不受一番寒彻...

对「空」的误解

我的同事得知我研究佛教时,他们大惑不解,认为我这是...

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子女必看)

如果你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长大, 如果你的父母还健在,不...

【推荐】怎样把福报留住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福报的化现。福报可以化...

印顺法师:唯人为能学佛

一、人类的特胜: 一般来说,人虽自尊心极强,却都看...

休念功名唯念佛,但忧道业勿忧贫

少年顷刻老还衰,须信无常日夜催。 九十六家邪智慧,百...

真诚供养,受福无量

佛陀在世时,有一大富六口之家,奴婢、金银珍宝不可称...

越追求物质享受,心就越散漫

现在高科技,电脑,尤其是手机,可以上网。我看到许多...

为什么要恭敬尊重并不持戒的出家人

问:为什么我们要恭敬、尊重所有的出家僧人呢?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