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菩提心所引生的出世间利益

净界法师  2017/09/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菩提心所引生的出世间利益

我们看第二个,出世间的利益。

胜生无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

前面是讲到世间的福报、世间的善根,这个地方讲到出世间的善根。出世间的善根有什么好处呢?“胜生无罪”。就是,如果万一他没往生到净土,或者他还没成佛,没有成就圣道,还是一个凡夫,那么他成就这么广大富贵的果报时,他不生起颠倒的妄想,不会放逸。也就是说,他的心跟福报接触时,他不会产生烦恼跟罪业的过失;乃至于在成佛之前,他在受用福报时会有所克制,有所节制。这是第一点,成就自利的功德。

第二个,他跟众生接触时,经常能够有各式各样的方便力,能够“现作一切有情义利”。“义”是出世间的解脱,“利”就是现世的安乐。他总是有办法让跟他有缘的众生得到世间的利益乃至于出世间的功德,他有这两方面的善巧方便。

这个“胜生无罪”很重要。诸位!印光大师提醒我们,如果一个没有成就菩提心,也没有很坚定要往生的人,你最好福报不要太大,因为你第二生一定会放逸。没有菩提心,没有愿力的摄持,你修善时是用自我意识来修善,是用有所得心来修善,你一定会对这个善法有所期待,一定会有。

凭什么大家都去休息了,你偷偷跑去扫厕所,凭什么?你就心想:好,我今生受尽了苦难,我一定要修善,让我来生得到自在。你这就是有所得心了。所以,没有发起菩提心的人,没有求往生的人,心中的福报力一定是锁定了娑婆世界有漏的福报。

因地时修善,你心中就打这个妄想,你糟了,来生果报现前时你一定会放逸。因为你因地造业时就作如是思惟、如是规划,你就是准备要来受用了。所以,福报现前,你又没有强大愿力的引导,你放逸的结果,第三生就堕落了。所以,你修善的结果,就是你第三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当然,这个地方不是善业害了你,是你没有用菩提心来摄持善业。所以,没有菩提心摄持的善业,不但是脆弱容易破坏,还会引生很多的后遗症。会造重大罪业的,都不是福报差的人,福报差的人造不出重大罪业。当然,你发了菩提心以后,你的福报是多多益善,因为你得到正常的引导摄持,能够正确地把这种水流的力量往净土的方向引导,往佛道的方向引导。

我们举一个例子。天台智者大师,他是生生世世行菩萨道。他一出生就在梁朝,爸爸是梁朝做大官的。古时候的大家族,儿子出生,那是后继有人,大家就欢天喜地地庆祝,杀鸡杀猪。但是很奇怪,他们家的仆人在杀鸡杀猪要烧水时,火一生起来,就有一阵风吹过来,把它吹熄灭了;第二次也吹熄灭了;第三次又吹熄灭。后来杀鸡杀羊的事情就不得成就了。

诸位!我们现在比较关心的就是,为什么他们在起火时会吹起那一阵风,那阵风怎么来的。菩萨因地咒愿!因为菩萨修善时,他是用愿力,用咒愿力来修善。“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他因地的时候是正确地引导善业,所以得果报时,他不允许有过失出现,他是用愿力来修善。今天在得果报时去杀生,违背他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誓愿力。所以你看,有些人得快乐果报时,他一旦要造罪业,就会有一种因缘来阻挡他,让他罪业不能成就,就是因地修善时他有发愿。所以得果报时,当过失要出现时,他自然会产生一种力量来抗拒这个果报,来抗拒这个罪业。

当然,如果你没有发愿,你就没有一种善的力量来引导你,那你只好跟着感觉走,跟着妄想走。那就糟糕了,就放逸了。所以说,菩萨修菩提心时有愿力摄持善法,他得果报时“胜生无罪”,生长在大富贵的家族里面也不会有过失出现。这是他因地咒愿力的摄持。

好,我们看到菩提心会使令一个人来生得到大富贵,而且大富贵当中,它冥冥中有一种力量——一种圣道的力量,往出世的解脱去引导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文殊菩萨八字大威德陀罗尼咒

文殊师利菩萨八字大威德陀罗尼咒: 唵 阿末啰吽 却浙啰...

地藏菩萨的功德无量无边

九华山99米地藏菩萨像 地藏王菩萨是八大菩萨之一,也是...

昌臻法师:「念佛现世获十种殊胜功德」浅释

一句佛名,是万种功德的结晶,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

皈依三宝,如苦海茫茫中有了舟航

能积集广大福德,得大富贵,如为人生前途造了平坦的道...

在家人是否比出家人更能利益众生

问: 我认为我们修行实际上是修心的过程,要在生活中...

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

【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诸...

发愿会让你突破自我设限

古人说发菩提心我们设定目标有三个好处,第一个我们确...

功德宝山神咒的功德利益

「功德宝山神咒」的解释,我们还是讲最主要的内容啊。...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问: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净界法师答: 断恶修善...

吃肉是否容易刺激过去的业现前

问: 请问师父,以唯识的观点,现世还在吃肉的众生,...

【推荐】忏悔一层又一层的不孝

有的事情在二十年前,我完全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不对,...

随遇而安,时时快乐

有位心理学家说,年薪两百万的人与年薪一百万的人的最...

老人积德,福泽子孙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某人能升官发财,那是他祖上积...

知足的人才能转烦恼为菩提

●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在世间若无所贪求,无我执、...

信徒与固执的比丘

获得世间利益的方法和证得涅槃的修行方法绝对不同,佛...

从心里恭敬理解出家人

理解出家人吧!当今许多人对佛教不甚了解,对僧人存在...

家人抽烟又喝酒,该怎么办

问: 请问师父,我家里人抽烟又喝酒,您说我应该怎么...

轮回中没有固定不变的角色

《亲友书》云:父转为子母为妻,怨仇众生转为亲,及其...

烧开水算犯杀戒吗

问: 烧开水时,水中有大量的微生物,算犯杀生戒吗?...

无忍境界常保欢喜

忍无可忍的问题症结在于自己不会忍耐,倘若对任何人事...

善导大师念佛偈

渐渐鸡皮鹤发,精神未免枯竭; 可怜老眼昏花,恰似浮云...

供给于恶人,欲益反遭损

供给于恶人,欲益反遭损;如人饲猛兽,无不伤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