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颠倒的人生

2017/07/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颠倒的人生

世尊涅槃转眼两千五百多年了,世尊在经典中所悬记的末法时期等种种败坏之相,现今都一一显现无余。纵观当今国际形势,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将全世界联结为一个地球村,全人类似乎都跨上了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身不由己地随着滚滚的时代洪流飞奔向前,却不知目的地究竟在何方。

作为一名净业行人,我们是何等的幸运!能够接受佛陀对于宇宙人生本质真相的教化,在这浊恶之所寻找到了生命的终极意义,虽然还不能做到彻底的万缘放下,毕竟心中有了与以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能与佛菩萨显冥感通,得到如慈父慈母般的加持,实在是不胜感恩!

末学几年前从物欲横流的商场退出来,过起了吃斋念佛的生活,彻底反省人生。细细思惟,愈发感叹佛陀的智慧广大、不可思议!世尊四十九年说法,苦口婆心地劝谕我们,就是希望我们远离颠倒、妄想、执着,只可惜“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纵观古今,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乃至普通百姓,一辈子忙忙碌碌,执着于世俗和自己的价值观,废寝忘食、拼搏进取。在佛法看来,这完全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着实是可怜愍者。试举几例,加以证明。

在世人眼中,人生的价值大约不出如下种种:从小就努力学习,考试升学;长大了,奋斗拼博,升职加薪;获得了财富名利之后,必须要对得起自己的辛苦付出,犒劳自己,享受来之不易的奋斗成果(即吃喝玩乐、老婆孩子、房子车子)。年轻的时候,用身体换票子,老了,再拿票子换身体。最终人死灯灭,一了百了。

让我们静下来分析一下世人眼中的“好”“利”“福”。

先说吃。在摆脱了饿肚皮的困扰之后,当下的中国,进入了一个“饕餮”横行的年代。媒体及商家不厌其烦地宣扬各种“美食”“大餐”“舌尖”,口腹之欲成为 “懂得生活”的基本要求,食不厌精,餐不厌贵,煎炒烹炸,海陆空一网打尽。吃出来的各种肥胖、急慢性病完全置于脑后,非得到医院查出“XX晚期”才幡然醒悟。近几年,不是有多位年轻高知癌症患者的反思博客,引起了大家的不少唏嘘感慨吗?读一读他们临终的追悔,“胡吃海塞”都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从佛法的角度看,人的肚皮更是一个“坟场”,埋葬了不知多少怨亲债主的肉身。《楞严经》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噉,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汝负我命,我还债汝,以是因缘经千百劫常在生死。”如是业报,岂不痛哉!

喝酒则更甚,酒文化在中华大地风靡了几千年。在当今社会更是变本加厉,不把你喝倒,就是招待不周、感情不深。酒精中毒、胃肠出血、酒驾车祸,不知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其中不乏青壮年和儿童。就算是喝到老年,伤肝损肾、死于酒患之人,也是不计其数。至于酒后失态、失误、闹事引起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佛门五戒中严禁饮酒,确实是大智慧的结晶。

再说钱,真是一言难尽。常言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诚哉斯言。时至今日,由于价值观念的转变,金钱变成人人追捧的对象,甚至成为“人生价值”“成功定义”的绝对标志,商贾富翁摇身一变成为大众仰慕的明星和政要的座上宾,“资本”“财富”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统治全球的“上帝之手”。看看近年来国内反腐败斗争的成果,多少政坛高官、企业老总、资本大鳄都栽落在“金钱”的马下。《大庄严论》中,佛陀告诫弟子,黄金乃是毒蛇。而从因果的角度来看,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今生财富的多少乃前生布施修福所致,本是命里定数,“数”到了,也就“财”尽了。如果大家都明白了这个道理,谁还要心甘情愿去作金钱的奴隶呢?反观当下“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状况,再看看股市、楼市里的疯狂与悲欢,这是不是一种“颠倒”呢?

至于“色”的祸害,印祖于其文钞中反复强调,在《<欲海回狂>普劝受持流通序》中谆谆教导我们:“天下有极惨极烈、至大至深之祸,动辄丧身殒命,而人多乐于从事,以身殉之、虽死不悔者,其唯女色乎?彼狂徒纵情欲事,探花折柳,窃玉偷香,灭理乱伦,败家辱祖,恶名播于乡里,毒气遗于子孙,生不尽其天年,死永堕于恶道者,姑置勿论。即夫妇之伦,倘一沉湎,由兹而死者,何可胜数。本图快乐,卒致死亡,鳏寡苦况,实多自取,岂全属命应尔哉?”女色之祸,不仅于男人有害,女人于此事也是损肾伤身,可是古往今来,多少男男女女都耽溺于此,因之伤身败德、遗祸子孙,亦因此久堕恶道而永受轮回苦果。当今的各种媒介及所谓的“医学研究”,不仅不对此加以警戒,反而打着“自由”“开放”的旗号,大有推波助澜之势。可悲的是,很多人直至一命呜呼时仍不知究为何因,即或有人晓以真相,又有谁肯放弃自己的固有知见,老老实实去听圣贤的话呢?

最后再说一说世人普遍认为是幸福的“天伦之乐”。印祖在《复德畅居士书》中教导我们:“大率世之儿女之因,总不出讨债、还债、报恩、报怨之四义。”当今社会物质丰裕,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就把他们视若掌上明珠,一辈子殚精竭虑、辛劳奔忙,无不是围着孩子的升学、工作、买房、结婚打转转,忙到老了,第三代出生,还得继续做免费的“保姆”,真是讨不完的债、还不尽的情啊!

截流大师在《净土警语》中,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今时净业学人,终日念佛、忏罪、发愿,而西方尚遥、往生弗保者,无他,爱桩未拔、情缆犹牢故也。”佛门对于家亲眷属之情,甚至有“饿鬼爱”之形容,实在不是夸张、吓唬。可惜在世人的观念之中,这最最慈悲、最最智慧的警诫,都变成了不可理喻的“偏见”!

类似种种,不需赘述,而世人最大的颠倒,莫过于普遍执着的所谓唯物主义“断灭论”。有意思的是,末学在撰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本想在网上搜索一下佛法关于痛苦之本源的教义,从搜索引擎里得到的结果却大多是: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等待”“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等,执幻为真,着实令末学感到无奈痛惜!

作为一名手执左券的莲邦弟子,能得到阿弥陀佛的郑重承诺,有资格免费乘坐他老人家的大愿救生船,实在是多生多劫的福报所感,应当万分珍惜、感恩!同时末学又心生大惭愧!佛经有云:“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佛说无量寿经》)既然往昔曾经种下过金刚种子,却迟迟不能令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与先贤相比,真是彻头彻尾的留级生,以至于至今仍然逡巡于此火宅牢笼,不能出离!此生绝不可再度错失机会,否则就是万劫不复的轮回。

而当末学看到红尘之中那些沉沦无始劫的父母兄弟们,仍然执着于颠倒妄想,又深感责任重大:令众生放弃自己的偏见,得需要多少耐心、善巧、智慧、方便啊!《地藏菩萨本愿经》云:“自是阎浮众生,结恶习重,旋出旋入。劳斯菩萨,久经劫数,而作度脱。”是啊,念佛行人信愿持名求生极乐,绝不是为了自己一人去净土享受,而是要加入佛菩萨的行列,完成救度众生的终极使命。今生让我们老老实实地信受佛言祖语,积累资粮,成办大事,未来际以诸佛菩萨为楷模,圆满菩提大道,返归娑婆,救度众生!

南无阿弥陀佛!

《净土》杂志2017年第2期  文/王洪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弥勒菩萨的乐观精神

宽却肚皮需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需依分,纵...

一斤米的价值

一青年向一禅师求教。 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

改变现实人生的三步骤

生命很宝贵,在宝贵的生命里却有很多痛苦,而这些痛苦...

我们是时候该看清楚生命的真相

佛陀在经典里面讲一个譬喻说,他说有一个做生意的人,...

什么是真正的愚人

【竹窗随笔原文】 世人以不识字、不解事为愚,此诚愚也...

不要把梦想留在20岁

我们都曾有过美丽的梦想,只是,在茫茫人海中,在慢慢...

佛陀一生给世人的二十条忠告

佛陀在正觉以后,想起救渡众生的大事因缘,心自思惟道...

「般若」对我们人生的妙用

我们在世间上为人处事,都要讲求效能、功用。正如赚钱...

人有四种未来

龙树菩萨说,人有四种未来:从光明到光明;从光明到黑...

51条做人之道

1、人有三知就可以立世,你可知否? 人这一辈子需要知...

知足第一富

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佛遗教...

律航法师《念佛入门白话解》

第一讲 三皈五戒 念佛常识 我常想假定全世界人人能受...

久坐对健康的伤害与吸烟相当

人人都知道吸烟伤身,犹如健康杀手,但可能很多人还没...

慧律法师《宽恕别人 升华自我》

犯错是平凡的,宽恕是一种超凡。 宽恕,是人类的一种...

没有受菩萨戒就不可以看《梵网经》吗

问: 有同修说戒律不是随便学的,犯盗法戒、犯盗法罪...

学佛与赚钱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很多人以为修学佛法就要过极端艰苦的生活,认为赚钱和...

今生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吗

佛法认为,人的际遇是由业决定的,每个人都生活在因与...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

《八大人觉经》上有句话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为什...

在家居士要尽家庭、社会责任

经常看到有些学佛人,学佛后什么都不管了,家庭不管,...

洪焘改恶,果得善报

明朝时人洪焘,有一天暴毙,恍惚间被一绿衣人引到阴府...

玄奘西行得佛菩萨慈悲加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

修行要了生死,不要做颠倒事

一个人生到世间上来,他是有他的标准的。给他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