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证悟的人有这样三个特征

慈诚罗珠堪布  2017/06/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证悟的人有这样三个特征

第一个,就是打坐时自己的感受,这是最关键的;这个修法也差不多,当心静下来以后,就会发现前面的虚空和自己的心完全是一回事。

此处所说的“一回事”,是指从空性的角度来说是一回事。所谓的“空”,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其实,任何人也无法指认出什么是虚空或者天空,只是把没有任何东西称为虚空或天空而已。天空的蓝色,也只是地球对阳光反射的一种现象,其本身并不存在什么东西。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它本身并不存在任何实有的本质,所谓的“心”,只是我们的一种分别而已。

在进入上述境界的当下,我们心里虽然不存在什么空性不空性的念头,但却能非常清楚地知道这是空性,对空性有一种非常清楚的感受。

实际上,修空性不需要太多的语言,证悟空性的境界也没有什么可说的。比如说,禅宗从来就主张不立文字,不喜欢说什么。为什么禅师们不喜欢说呢?因为他们认为这里面没有什么东西可讲,没有什么是我们的语言所能传递的东西。说是空不行,说是不空也不对。为什么空与不空都不行呢?因为这些都是凡夫的概念,而空性却超出了凡夫的语言和思维的境界。

虽然语言不能表达这种境界,但它却不是像睡着了或晕倒了一样毫无感觉,此时此刻,我们会有一种深切的感受——清清楚楚地看到一切都是空性,就像现在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这堵墙是白色的,而不需要通过思维来抉择出“这堵墙应该是白色的”等等一样,这不是用肉眼来感觉的,而是由心来体会的,是发自内心的真切感受。

第二个,是出座以后对外境有没有一种不造作的,自然而然的虚幻无实的感觉;

如果在打坐的时候能有这样的境界,在出定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在出定的时候,会感到一切都是虚幻如梦的,有些时候甚至觉得自己的手都可以穿过墙壁等有碍之物,因为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幻觉,所以穿过墙壁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这次去五台山时,遇到一个年轻的藏族修行人,他就有这种感受,而且境界非常好。

他在我面前打坐,想让我印证他的境界是不是大圆满。本来,在大圆满的境界中没有什么可以言说的东西,以前的弟子们就是到上师那里去打坐,上师通过这种方式就能知道对方的境界,并可当即确认弟子的境界是不是大圆满。

那位修行人知道以前的这种传统,他以为我也可以这样印证。我很惭愧,自己都不知道大圆满是什么东西,又怎么去给别人印证呢?通过这种打坐的方式来印证就更不可能了。我只能通过语言来了解对方的感受,并将其与书中所讲的相比较。

第三个,是对出离心、菩提心的增长,烦恼的减少有没有作用。如果有的话,就可以算得上是证悟空性了。

还有一个标准就是,自从有了这个感受以后,自己的出离心和菩提心是否有所增长,对贪嗔痴的减少是否有所帮助,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可以确定自己已经证悟。

不过,这种证悟空性只是最基础的境界。打一个比方,假设从此地走到拉萨,要走五十多万步,现在我们只能算是走了一步,以后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千万不要骄傲自满。不过,万事开头难,证悟的第一步也是来之不易的。只要有了初步证悟的基础,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下去,就会走出第二步、第三步,这样离目标就会越来越近,最后的成就也是指日可待的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

我们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就是偷心不死啊。其实话头无...

有缘就能悟道

有心禅师德高望重,博学多闻,担任寂相寺住持,但来此...

危难时才显现出修行的真假

唐朝的船子和尚开悟后,每天都在溪边摇橹过渡,然后有...

发现错误就是一种开悟

以前,密勒日巴的弟子们说:上师您肯定不是凡夫,肯定...

开悟的十个标准

人人动辄谈开悟,所谓的开悟,究竟如何?标准是什么?...

知身是幻--离婆多尊者的证道因缘

离婆多,此云星宿。父母祷星而生,遂以为名。《弥陀略...

罗刹相争 比丘证果

摩偷罗国有一位男子,向父母表明自己想要发心出家,随...

天宁维那十六岁,功夫相应付饭债

清朝末年,江苏常州天宁寺有位冶开老和尚童真出家。这...

内心的善法比外境的物质更重要

我们一个人做事,往往在一念之间,首先你要在你内心当...

大唐慈恩法师《出家箴》

舍家出家何所以,稽首空王求出离。 三师七证定初机,剃...

看看你学佛之后是否走对路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 1.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

成佛的七种功德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

「话不投机半句多」是什么原因呢

职场和社会有这样一个共识,你的成功取决于和对方谈话...

念佛人为什么会着魔

问: 念佛人诸佛护念、菩萨拥护,但是为什么现实当中...

饭后不宜做的短命事

有些人喜欢吃好饭就洗个澡,认为饭后洗澡能促进血液循...

【推荐】吃素这么好,为什么你身体这么差

1、问题的由来 在门诊上经常遇到,好多吃素多年的朋友...

助念一个不念佛不发愿的人,能生极乐世界吗

生极乐世界,咱们把它基本的条件掌握住,信心、发愿、...

净土法门的修学要领

一、念佛不得力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净土法门有正行和助行...

让佛法真正走入了你的生活

如今大部分人,似乎什么都不缺,要房子有房子,哪怕是...

妙祥法师:如何去除疾病

问: 我现在年龄已经七十岁,患有高血压,脑梗塞,病...

供的是他人,养的是自己

供养,也是修行的方式之一。寺院每天过堂之前,都要诵...

《论语》精华50句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如今社会,仍具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