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为什么人越到晚年越要收心安住

净界法师  2017/05/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为什么人越到晚年越要收心安住

我们平常当然理观不碍事修,理事圆融,你该拜忏还拜忏,该调伏粗重烦恼还调伏,但是你永远要知道,你心是住在一个无相的真如,是无所得的。你不是想要得到什么东西,你不是透过拜忏去得人天福报,去得到什么东西,你只是透过这个拜忏来开显自性的功德,人生只是自我完善。

可能你平常事修的成分会多一点,但是到临终的时候,其实临终的开示,严格来说临终不是到了躺在床上才叫临终,不是这个意思。你应该在死亡前一两个月,你就叫临终了。你自己也知道,差不多了,这个时候你就要收心了,慢慢慢慢调整心态,把心慢慢慢慢地调到真如的因缘里面来,就是要慢慢回家了。

因为你一旦落入第六意识,修行当然靠第六意识,因为你要有第六意识才有办法借相,第六意识它能够创造一个相状,你才有办法去拜忏。你为什么起惭愧心呢?当然你要捏造一个相状——因为我业障深重,我不拜忏可能会堕三恶道。你要用这个相状来激发你的惭愧心,所以我们刚开始是要借相。

但是,越到晚年的时候,安住力越重要了。因为你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是看你怎么安住。在你身体旺盛的时候,事修很重要。到了临终的时候理观,因为你不可能从床上爬起来再去拜忏了,就靠理观了。怎么样让你自己不受业力的干扰,不受妄想的干扰,这个时候你的心理素质就很重要。

严格来说,越到晚年,你要慢慢慢慢把心带回家了,就是回到真如,要收心。所以,如果晚年的时候,你的心还是一直在向外攀缘,你大概不会往生了。不管你怎么用功,因为讲实在话,就像蕅益大师说的,你一个人不修理观,你就是一天拜个十几万拜,给你拜一百年,你消的业障如爪中土,未忏悔的业障如大地土。真正忏悔的意义,只是培养惭愧心,断相续心而已,让粗重的业力沉淀下来。但是很多业力都还在的,这个时候你必须靠真如来吸收这一些剩余的势力了。所以,越到晚年你必须收心,回到你内心最深的地方,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在那个地方住下来。你观察这些相状都不是你本来有的,后来才有的,跟你没关系。

所以,除了事修以外,越到了临终的时候,如果说你要临终开示,如果他有学过大乘法的,你要直趋真如,直接跟他讲真如的道理,先帮他破妄显真,然后再讲净土的功德。应该是两块,应该是心态的调整,严格来说,是内顺真如,然后再外顺弥陀。因为内顺真如会让他跟所有的业力产生隔绝;然后再讲净土的殊胜,让他一心皈依净土。

因为毕竟你要往生,所以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要厌离娑婆;第二个,欣求极乐。但是你要离开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它不放过你啊,关键在这儿。所以,你必须要跟娑婆世界的业力保持距离,就是内观真如。当然,如果他本身没有这方面的条件跟理观的智慧,那就算了,那你就直接讲净土,那就靠运气了。反正叫他把心住到来生。

凡是临终的人绝对有一个关键——往事不堪回首!一个人他只要回忆年轻时候的事情,这个就很难往生了。所以,往生的人他只有活在未来,把所有的心思放在来生,用事修的这种狠劲拼过去,也可能会成功。所以没有理观的人,事修的力量要加强,要用比别人多好几倍的力量。就是说他没有理观的真如保护他,但是他对来生净土的渴望非常强烈,也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但是你会比别人辛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时如何做到心定心静

问: 师父,念佛时如何做到心定,静心。心无杂念的境...

佛教的环保思想

如果将环境污染比作地球的一场疾病,在病来如山倒的今...

疗心的药方

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 温柔半两、道理三分、 信行...

学会用这五种心让生活充满禅意

生活中要有一点禅意,才会幽默,才会开朗。禅,不是佛...

圣严法师:心理健康了,身体才会健康

当我们观察周遭的人时,常常可以发现,性情暴躁、容易...

如何从内心寻找幸福

一、如何面对逆境 生活中,一旦遭遇逆境,如身体不健康...

星云大师《谈心的秘密》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很荣幸能够来到佛学研究风...

点亮心灵之光

我们看到世界上形形色色、日月星辰、树木花草、山河大...

不看轻别人,也别看轻自己

我们时常拿自己和别人比较,看到别人强过自己,就会产...

临终之时,阿弥陀佛抢先把我们带走

复次是利,约命终时,心不颠倒而言。盖秽土自力修行,...

自心宝藏的探索

快乐的主因和外缘 快乐之道在哪儿呢?在我们自己的内心...

既然诸法是空性,那我们何必执著幸福

问: 既然诸法是空性的,那我们何必执著于幸福? 索达...

佛教的忏悔方法有哪些

佛教里面说忏悔的方法,有说两种,事忏和理忏;也有说...

三大轮回之根

今先说轮回二字之义,这轮回之义就是人间所共知的一句...

四依法之「依法不依人」

大家来东林寺,大部分是有向道之心的,不是求五欲享受...

一代名家郑板桥的养生宝典

郑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着名画家、书法家;原名郑燮...

圣严法师《尊重他人、奉献自己、成就他人》

所谓高僧或高尼,并不是自己说:我是高僧、我是高尼,...

修行人应该怎么面对是非

问: 我们在僧团当中,经常会看到很多的是非。请问我们...

吃素所创造的数字奇迹

1、一个素食者至少拯救3只羊、11头牛、43头猪、1,10...

惟贤长老读诵《大般若经》的感应事迹

我二十三岁的时候,在开县大觉佛学院教书,那时,刚从...

物欲横流的贪欲世界及痛苦

在当今社会流行这样一种观念:人们认为只有丰裕的物质...

以善念去降伏心魔

佛陀未成道之前(人称为悉达多太子)曾想过:为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