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现在不造恶业,则当来不受苦报

慈舟法师  2017/01/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现在不造恶业,则当来不受苦报

世间一切事皆可众志成城,自然所作皆办。众志者,即大家同心耳;成城者,即得护持也。譬如我们大家修行,即成佛法之城。有护法之城则能将惑障、业障,护住不起,并可转报障轻受。报障者,过去生中作业所感之果报也。大家以修行之志,得成法城,则现在不造恶业,当来不受苦报。然业无自性,若发悔改之心,业报自然从重化轻,从有化无矣。所以说大家要造一个法城,护持我们的法身慧命,使惑业不起。但我何以要说此话呢?因前天闻牲畜管理处处长发心开追悼会,超度屠户已杀死的牲畜亡灵。然总算明因果,知道转业,但转得不澈底。其不澈底之故有二:一者、作业之人,纵叫因果,限于术业,难改故。二者、被杀众生业报所感,难逃脱故。若人皆断杀,岂不成了净佛国土。所以我们要晓得与其杀已超度,不如不杀不食。何以故?杀其命食其肉,故冤魂不散,冤冤相报,无有了期。然既知超度,总可化重为轻。

我常讲果报有三种:一花报、二果报、三余报。超度也许只遭果报,不受花报余报。至其究竟报否?唯佛与佛乃能知之。按:杀业果报非报不可。众生无不爱命,被杀以后,岂无还报之心?据该处长云:昔有龙树菩萨,多生持不杀戒,一日太子欲杀之而不得。菩萨以宿命通观过去世,知久远劫前,自为农夫误伤稻杆中一虫。昔之农夫今菩萨是,稻杆中虫今太子是。虽误伤而因果不昧,虽菩萨也须还债。菩萨见太子欲杀不能,故告曰:“可以稻草加吾颈,一缢即死。”太子试之,果然。杀业即如此要还报,盗淫妄等业障亦同。不但恶业是业障,善业也是障。善业障不受恶道苦,恶业障不受善道乐。你我修行的业障如城,障不受生死苦故,今生所受的苦乐等报,皆前生造的三世因果。

经云:“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你我前生造的,该今生受,故生此五浊炽盛之世。若生于正法时,造罪之缘还少。我们不造罪,自然将娑婆世界恶果报障住了。临终阿弥陀佛自来接引,极乐世界即现前。古人云:“宁可来生胜今生,不可今生胜来生。” 所以要来生胜今生,必须大家同志,以信解行证,节节守护法身。诸位居士一星期来念一次佛,不过是个影响,回家还要自己用功。最好将家亲眷属化为同志,使成清净家庭。自己方面,六识心王常念三宝,必须常使能起清净心所,即以清净念“念佛,念法,念僧。”此念心王所使,故曰:“心所。”心王如是,心所亦然。心王常时正念,心所自然正念。自己心王心所,众志成城,能保住自己法身慧命;一家人众志成城,能保住一家人法身慧命;一国人众志成城,能保住一国人的法身慧命。

切不可一面念佛,一面犯戒。更不要以眼光去观别人的不对,自己不肯觉照自己。还有,一般人有过不但不改,连戒都不愿受,怕有拘束,那才真是自欺。大家造罪心熟,即或已受戒者,造来造去又造到旧家风上去了。这个旧家风,即对众生分别人我、斗争、是非之家风。略而言之,争名夺利;广而言之,争夺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故。若是修行能了生死,到不生死本地风光之家风,那就好了。大家要修到本地风光,还须精进勇猛,好好念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推荐】烦恼业障深重的人可以皈依佛门吗

有不少人虽然对佛法感兴趣,但因为担心自己的烦恼重、...

世界上最不值的交易

给你一元钱,然后你给我一百元可否?我相信古今恐怕无...

万不得已吃肉的方法

释迦牟尼佛在大乘经典中明确指出:肉食我过去没有开许...

不小心受伤,是否也属于因果报应

问: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

业果和定业能不能转?

在《地藏经》第一品里有一个问题,业果能转不能转?定...

对露笑脸的人是不会动刀的

如果你对十个人微笑,他们其中只要有三人对你笑,你就...

水牛含泪下跪求饶

一群目瞪口呆的屠宰场工人,拒绝宰杀一只跪地求饶的大...

打猎的果报

隔壁的刘某吆三喝四,呼朋唤友,赌牌下馆子,拉帮结派...

人生即便借宿,也要好好把握

稍早前,经济不发达,旅店不多。许多人出行,夜幕降临...

真的有前世吗

昨天,一名网友不断追问我:你相信前世吗?前世真的存...

用平常心来看待

大家都知道,很多人既无知又喜贪求,于是就会产生,无...

心的妙用

看山、看水、看花、看草、看人、看事,看尽男男女女,...

四十岁前为今生活,四十岁后为来世活

四十岁,人生中转站 人到了四十岁左右,一般是人生积...

人有虚荣心是好还是坏呢

问: 师父,人有虚荣心是好还是坏呢? 慧广法师答:...

发财不难,保财最难

俗话说:发财不难,保财最难。我住在上海五十余年,看...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

每个人的终极归宿,你了解多少呢

(一) 思维死决定会到来,我决定要死的,无有能退却者...

闲神野鬼

汾阳善昭禅师有一天对庙里的僧众说:昨天晚上,我梦见...

赞誉诋毁皆有前因

赞誉或诋毁皆有前因 孟子云,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耕耘

今天过去,明天还不知道是否属于自己;你我都是一样!...

印祖告诉我们家里怎么恒吉祥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

爱的行动莫过于关怀

佛陀教我们要时时付出爱心,爱的行动莫过于关怀。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