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无知和愚痴的杀生者

智渡法师  2016/05/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无知和愚痴的杀生者

杀生者总以为被杀者是无知的、可欺的。诚不知,是自己的无知和愚痴。无知在生命是相续的,无知在被杀者被杀后能明白真相。

于是有了冤冤相报,于是有了“死鬼”索命,于是有了临终前、或病重时的怨魂相聚。为什么呢?因为人或动物,是由神识与肉体的结合,构成为有情生命(没有神识,则为无情,如草木等);又因不同的业力作用,形成不同的生命形式。当人或动物被杀后的不定时间内,其神识即会离开身体形成中阴“意生身”,哪怕是在黑暗的情况下被杀,在其离开肉体后,即能了知被杀前后能感知的全过程,因为中阴形式的神识之本能是肉体形式之本能的九倍。何况这种被杀的痛苦场面,在他(它)未被业力牵引去投胎之前,每天的这一被杀时辰都将重复经历、重复显现,于是肉身时不能知道的、这时均能了知,因为神识有记忆和回忆的本能,那种痛苦啊,一次比一次难受,报复之心也就一次比一次强烈。

假如是瞋心尚未泯灭的你,真相大白后你会做什么?复仇?尤其是瞋心重的动物,更是如此,第一反应必定是复仇,因为它们好像也没有别的事好做。

即使它(他)报复的情形我们看不见,但可以想见扯、咬、打、撞、拌等等,假如是你,你能想到的估计都会用上,反正只要让杀它的人痛苦、难受,是不是?身体及周围的生物场紊乱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让人生病、多病,多灾、多难、多障碍,乃至出现车祸等种种事故。

即使受业力因缘相牵,去投胎轮回去了,一旦轮回报满,回到中阴身,忆起被杀之恨,必去寻仇。何况不是冤家不聚首,即使轮回又得到任何形式的肉身,也有记忆种子的相续,被狗咬、被蛇咬、被蜂刺、被蚊叮,都是有因果的报复啊!当报复的力量不足以伤害你的生命时,正好是个提醒,得赶紧忏悔罪业的杀戮了!否则,只要对方被杀的仇恨种子不消除,一世相遇一世怨哪,即使只有一次被杀,在它那记忆的八识田中显现过多少次,就将有多少次的寻仇,直到仇恨、索命的种子在报复、解恨的过程中自然消除。

据《分別善恶报应经》记载,以下十种杀业:“一自手杀,二劝他杀,三庆快杀,四随喜杀,五怀胎杀,六劝堕胎杀,七酬冤杀,八断男根杀,九方便杀,十役他杀”,均得短命之果报。以下十种伤害和改变一切人与动物(包括其肉类的加工和食用)的思想行为:“一自坏有情,二劝他令坏,三随喜坏,四赞叹坏,五不孝父母,六多结宿冤,七毒心行药,八悭悋饮食,九轻慢圣贤,十毀谤师法”,均获多病之果报。

总而言之,杀生者所得能得的果报有以下十大方面:

一冤家转多,二见者不喜,三有情惊怖,四恒受苦恼,五常思杀业,六梦见忧苦,七临终悔恨,八寿命短促,九心识愚昧,十死堕地狱。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弃恶从善,方是出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好人天照应!但行好事,自有前程

大约十年前,父母开始信佛,他们不是那种只知道烧香求...

六因、四缘、五果

1.六因 六因是: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

嗔心会造恶业招致苦果

嗔有发怒、生气之意,是一种对自己不喜欢、不如己意的...

富翁吃猪

传说过去有一个富翁一生行善无数,修桥铺路,救济鳏寡...

墓魄太子

久远以前,在印度的波罗奈国,有一位墓魄太子,天生具...

动物也一样有生命的价值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有生命,都有生命的价值,它们的生...

阿修罗界的因果相

本经的修学重点我们把它归纳起来,简单的讲就是要破妄...

传喜法师:吃它一块肉,欠它万万千

我们前天晚上在台北桃源屠宰场,本来排的计划是星期天...

当妄想逼出来时,会产生一个反弹的作用力

分别真妄、返妄归真、修学位次,讲到这个地方,其实首...

清净的过程中会更脏

涂在墙上的大便,只要干了,也就不会有臭味,与墙合为...

信愿行三资粮和念佛的方法

诸位善知识,今天奉家师慈老的面谕,与诸位结缘,并请...

冤冤相报,给子孙留下祸患

做善事的人,不仅他的宗族亲戚爱戴他,朋友乡党尊敬他...

【推荐】追求临终正念,在唯识学有三个重点

那么临终的正念,在整个净土宗的修学者,是所有人努力...

学佛不能学成孤家寡人

现在有一部分在家居士,总想自己弄出点什么名堂,试图...

能走多远走多远吧

有师徒两位僧人,从很远的地方去灵山朝圣。一路上一边...

弘一法师供奉地藏菩萨之灵感

地藏菩萨广大灵感,为诸大菩萨中第一,其灵感之益见于...

有一得必有一失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总是有一得必有一失。爱情能够...

把自己的心儿丢了

一个小沙弥刚吃完一只山杏,准备把杏核随手丢了时,被...

这只野狐到底聪明在哪里

原文: 野狐黑夜入厨房,饱食睡去。天明不能逃窜,乃佯...

梦参老和尚:如何面对满口佛语却言行不一的朋友

问:长老慈悲,弟子有一些朋友,总是满口的佛语,但是...

【推荐】现在是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吗

问: 请问法师,现在信佛的人大多是以净土为最终的归宿...

夫妻闺房之礼的戒忌和求子之道

夫妻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