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常见佛教名词释疑

学诚法师  2016/03/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常见佛教名词释疑

网友:法师您好,“佛法僧”中的僧具体指什么?仅代表出家人嘛?感恩。

学诚法师:僧为梵语,意译为和合众,即僧团,一般四人以上方可称为僧。传统佛教中,指受过比丘戒、比丘尼戒的出家男女团体而言,现在也包含了沙弥、沙弥尼。广义而言,僧伽包含在家众之佛教教团全体。

网友:请问什么是“无明”?

学诚法师:无明是“痴”的别称,指不通达真理,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的状态。泛指无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认识。

网友:法师,何为智慧?

学诚法师:智慧是一种抉择的能力,抉择自己的行为和苦乐。

网友:法师你好!为什么说佛也叫二足尊呢?那“行足”和“明足”是什么意思呢?麻烦法师开示,感恩法师!

学诚法师:二足尊,指于人中最尊最贵者,又以二足譬福、慧,佛圆满福慧,故称二足尊。明行足,明,即无上正等正觉;行足,即戒、定、慧等,佛依戒、定、慧而得无上正等正觉,故称明行足。

网友:师父,弟子第一次听说“恶取空”,请问是什么意思?

学诚法师:恶取空,是对空性的谬解、执着,认为一切皆空无所有,便否定因果。此是极大邪见,弘一大师曾说:“经云:‘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因起有见者,著有而修善业,犹报在人天。若着空见者,拨无因果则直趣泥犁。”

网友:顶礼师父!请教师父,攀缘和随缘,在处理具体事情,做选择时有些分不清,有些困难需要特别努力心里会烦恼是在攀缘吗?您认为有判断标准吗?

学诚法师:随缘与攀缘最根本的区别是:是注重因地的努力还是果相的呈现。

网友:阿弥陀佛。请问师父,有相修和无相修的区别是什么?

学诚法师:一者立,一者破。有相修通过建立种种法相,来破除我们对世间虚妄颠倒的认识;无相修通过扫荡一切,来破除我们对一切相的执着。二者有次第之别,若修行人违越次第,尚无基础便直趋无相,由于内心烦恼坚固、无明深重之故,不但不能真正破除执着,反而容易坚固颠倒妄想。

网友:请问愿力是愿景带来的力量的意思吗?我最近时常诵读金刚经,感觉心里能舒服许多!谢谢您!

学诚法师:愿力,是由理想、志愿而激发出的内心力量。一个人的愿力越坚强,战胜困难的力量就越大。

网友:法师,执着即生烦恼,有些事必须要坚持下去,但执着和坚持有什么分别呢?

学诚法师:执着与坚持是两件事。该做的事情、该承担的责任,都应该毫不犹豫的坚持;坚持的同时,心却不能粘在事情上,否则便成为了执着。譬如走路,步步行,步步舍,不舍前一步,就不能迈开后一步,便是既坚持又不执着的好例子。执着便如同泥地行走,粘滞沉重、拖泥带水。

网友:我想今生最好、来生最好,是贪念吗?

学诚法师:人人都有欲望,欲望即是希望,没有希望,生活就失去了动力。佛法不教人“绝欲”,而是控制欲望、净化欲望。对于五欲的爱染是贪念,应当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少欲知足,身心才能泰然安乐;对善法的追求要永不知足,愿力无限,生命提升、利益他人的动力才源源不断。

网友:如何正确理解恒顺众生?菩萨讲恒顺众生,可众生却陷在贪嗔痴中,岂不是恒顺了五欲六尘?

学诚法师:恒顺众生,就如同医生根据病人的状况开药一样,各人体质、病症不同,所开的药方也随之不同。与他人相处时,用适合众生根器的方法来度化众生,采用种种善巧方便,最终将其引入佛道。例如对中国人说中文,对美国人说英文。

网友:弟子对“恒顺众生”有所困惑,弟子以为对外界的感知都是内心世界的反映,所以从个体的角度来讲,在其世界里,其判断认知都是对的。哪怕在其他人的世界中多么的愚蠢、错误。菩萨恒顺众生,是怕众生生嗔恨心吧?所以暂时的任其错下去,待以后有机会再教化?

学诚法师:恒顺众生,是佛菩萨心怀慈悲,为了利益众生,以智慧观照众生的根器及缘起,而选择适合他的方法教导,并非随顺众生的烦恼、错误。

网友:法身遍一切处,但法身为什么不出现在垢中,垢难道在一切处之外吗?

学诚法师:譬如阳光遍照大地,并无分别障碍,然而盲人却不能看见太阳。

网友:请问“无一物”该如何解释,是否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呢?

学诚法师: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达到智慧与慈悲的圆满。因为智慧,所以没有烦恼;因为慈悲,所以有永远付出的动力。

网友:弟子有时见身边刚入门的同修在佛法上有疑问,便尽己所能的给予帮助。但有些同修说这样不好,度人之前先度己,否则会耽误自己的修行。祈请法师开示,这种所谓的度人之前先度己,会不会与慈悲心相冲突?

学诚法师:“度人先度己”是修心原则,时时返观自心,念念不忘宗旨,只有先调伏了自己的烦恼才能去帮助他人;“度己先度人”是行事原则,学佛之人要学习佛菩萨,放下自我,广行大悲,在利他中才能圆满自己的福慧资粮。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各有针对,不能颠倒理解,否则前者成为自私的借口,后者成为法镜外照的理由,则走到了佛法的反面。

网友:佛度有缘人是什么意思?

学诚法师:佛度有缘人,是对众生而言的,众生与佛的因缘有深有浅;而不是对佛而言的,佛对众生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犹如阳光普照大地,毫无分别,但高山和平原能够接受到阳光照射,有些阴暗的山谷则终年不见阳光。但众生与佛的因缘是可以改变的,就靠自己的发心来改变。

网友:怎么解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学诚法师:“菩提本无树”,谓诸法唯心;“明镜亦非台”,指心幻无性;“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明诸法缘生,空无自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感情重的人应该看哪部经

问: 师父好,刚才师父说,四谛、十二因缘是对重感情的...

如何发大心、立大愿、修大功课、回大向

问: 请法师详细开示:如何发大心、立大愿、修大功课、...

拍摄荤腥菜谱会涉及到间接杀生吗

问: 法师您好!弟子修行净土法门并且吃长素。一个朋...

中国企业家的精神困惑与希望

《中国商人》杂志: 近年来,中国富裕阶层的移民潮和...

念咒可以结手印吗

问: 念咒可以结手印吗?比如准提咒。 宏海法师答:...

毗耶娑问经

毗耶娑问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游阿踰阇强伽...

单持佛号力量小,需要兼持咒语吗

问: 有一种说法认为,单持佛号力量小,兼持咒语力量大...

除念佛外还需要受持哪部经典吗

问: 我们除了念阿弥陀佛之外,是否要选一部经典来读...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这个净土法门的特色,印光大师说是「他力门、果地教」...

人生到底是苦是乐

佛教认为,三界没有究竟永恒的快乐,苦才是人生的主旋...

人生有些苦连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

有的人说我一辈子感到很快乐,我没感到痛苦。其实,人...

【推荐】何妨大肚包容

镇江定慧寺的弥勒殿有这样一副对联:眼前都是有缘人,...

圣一法师《什么是随喜功德》

万法一体,人我同源,经云:自作十善,教他作十善,随...

佛敕目连度度化梵志

(上)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诸菩萨、四众弟...

从自行车的故事看人生情态

一、他去相亲时,父亲向邻居借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给他...

佛陀的六种礼拜

黎明,佛陀入城。途中,看见一个男子,向着东方、南方...

明月夫人度夫出家

槃提国王名叫优达,在迦叶佛的时候,他便出家修道,现...

念地藏菩萨能不能往生西方

问: 念地藏菩萨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答: 能。...

这个手在生死深渊里面垂了十劫

古人画《接引图》,我们注意到,特别是唐代和宋代一些...

人生许多东西都是暂时的

人生在世,许多东西都是暂时的,懂得了这种种暂时的真...

对于一切圣人贤人、我们不要随便批评

佛所说的法,你信这法,却去谤那法,这都是灭法。如果...

病人断气后的注意事项

病人断气后,神识(俗称灵魂)尚未离去,弥留之际,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