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真如的心必须要离开三件事情

净界法师  2016/0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真如的心必须要离开三件事情

当我们能够在因地于妄念当中,“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达到离三种相时,它的果报,它的果地功德就是“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这个地方讲真如的心,前面讲妄念的心。真如的心必须要离开三件事情,我们从细讲到粗,先讲离心缘相。

一个妄念的形成,第一个原则——一定要向外攀缘,它不是安住相。所以,你看一个人很躁动不安,妄念很强,合理地推论,这个人生死业力比较重,临终也容易起颠倒。因为妄念第一个相貌是攀缘相,它不是寂静安稳相,它是不守本分,向外攀缘的。

第二个,攀缘以后会创造名字。比方说我们看到,“喔!这是佛像,这是花,这是桌子,这是椅子”。

第三个,在这个相状的名字当中,就安立很多的名言分别,开始说话了。比方说榴莲,我们打很多妄念去攀缘榴莲时,喜欢榴莲的人说:“这个榴莲很不错,味道很甜美。”赞美榴莲,开始产生榴莲美好的名言分别。那么讨厌榴莲的人,过去生有这种不好经验的人,他看到榴莲,开始批评榴莲,说这个榴莲很臭,怎么样怎么样。

所以妄念的形成它必须是攀缘的,必须有很多的名字的,而且它要说很多话的。当然身为榴莲它没有意见,榴莲说我本来那样就是那样,都是你们自己在打妄想。所以,当我们破除言说相、名字相、心缘相,我们的心回归到平等、无有变异乃至于不可破坏时,这就是回归真实的时候。

其实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最重要就是破名言,离言说相。《楞严经》说,一个人把言说相破了,你分段生死没问题了。

这个名言是最可怕的。禅宗有一个公案,说有一个禅宗的祖师,他要选一个上座,因为原来的上座往生了。古代的祖师他不见得直接开示,都是由上座来代祖师开示,祖师在重要场合才出现。所以上座往生以后,祖师必须在大众里找个上座。当然禅宗它是以心印心,如果没有开悟,那你就一盲引众盲,所以他就必须要测试哪些人是真实的安住,可以用真实的心来引导众生真实的心。

怎么测试呢?这位祖师就把大家集合起来,放一个脸盆在中间。祖师说:“这个不叫脸盆,你们道一句。”有些人说它是个锅子,有些人说它是个大碗,每个人都讲个人的名言。突然有个禅师站起来,他跑到脸盆的地方,一脚把脸盆踹开,踢了以后向祖师顶礼坐下,后来他变成上座。他是在表法,就是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其实这是你自己的名言分别,这是戏论,哪来那么多名言呢?身为脸盆,那样就是那样!

所以禅宗它恢复本来面目,就是回归生命最简单的原始名,一切法它本来就是这样子。凡夫多事,安立了很多名言,然后大家就开始打妄想,创造很多的妄念,结果创造很多的生死轮回。

诸位!要记得,你的心跟外境接触时,试着心中不要讲话,你会发觉你的心马上沉淀下来,这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因为我们的妄想活动它必须有道路。什么道路呢?就是言说,言语是道路。所以禅宗的高明,他为什么打你?为什么骂你?就是把你那个妄想的道路切断,截断妄流,让你心中不再说话。心中不再说话时,你就发觉,原来生命是这么回事,我们加了太多的调味料,把菜炒到已经失去原来的味道了。我们把一切法加了太多个人的名言,就失去它本来的面目,也创造我们很多的妄念。

所以恢复本来面目,从禅宗的角度很简单,把你心中的话停掉,心中不要讲话。你的六根接触六尘就是保持原状——那样就是那样,这个就是停止妄念的最好方法,也就是消除生死业力的最简单的方式。破除心中的名言分别,让生命回归到原来的样子,不要加太多的调味料在里面,把生命简单化,就是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所以把一切法回归到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这就是一心真如!

这个地方讲出了两个概念:第一个,通往轮回的道路;第二个,通往涅槃的道路。其实都是在你一念心中。如果你遇到事情,一直在讲话,你已经通往生死的道路了;如果你慢慢慢慢地把名言给停下来,就趋向于涅槃的道路了,这是不二法门,其实就在你一念心。你要跟着名言走,那就是生死轮回;你要能够离言说相,那就是涅槃寂静。所以,大乘思想完全从一心安立真妄,安立轮回,安立涅槃,这就是大乘的中道实相,这是第一个概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假借生灭的因缘,成就不生灭的清净功德

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其实真妄是不二的。 佛陀刚开始是把...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洞山禅师有一天在过河时,看到河面上反映出自己的影子...

被自己的成见拖入妄想执着中去

前面我们看了很多有关业的日记,知道了我们的业主要表...

志公禅师:十四科颂

菩提烦恼不二 众生不解修道。便欲断除烦恼。烦恼本来空...

锄草斩蛇

有一个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来参学。 智常禅师正在锄...

运用「自性清净」破除障碍

你在大乘经典当中,只要看到「自性清净、离垢清净、得...

修平等心,去除贫富贵贱之分别

好,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有缘人,诸位吉祥。今...

吾人一念心性,与诸佛了无有异

吾人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了无有异,其智愚苦乐天渊...

十大处世秘诀

1、保持开放的心态。讨论但不要争论,即使不赞同,也不...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积大德

都说厚德才能载物,我们要怎么才能积大德?我先讲个故...

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九》 普贤行品第三十六: 尔...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只要能够运用佛法转变凡夫的生...

藏六如龟

在佛陀的弟子当中,根机有利有钝,有的人一点即通,有...

为何念佛人临终时,仍执著自己身体

问: 一些临命终的人,不论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师父...

国王的白发

一群比丘在孤独园围坐着,讨论佛陀为何能舍弃世间人人...

【推荐】六个方法可以忏除过去和现在所造的罪业

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数的业,逐一受报,什么时候才能成...

要赢得信任,诚实是关键

曹彬是北宋的开国功臣,他曾为周世宗的亲吏,负责掌管...

阿那律-天眼第一

无忧的童年生活 在《阿弥陀经》里记载著十六位大阿罗...

蔑视佛国往生,可谓欺天诳人

原文: 若一味说无相话以为高,则资性稍利者,看得两本...

冤亲债主是指哪些

问: 请问冤亲债主都是指已经去世的人吗? 体恒法师答...

星云大师《禅定的开示》

关于禅定,其实,禅就是定,定就是禅,一定要来解释它...

佛像是否要开光才会灵验?

佛像落成后,择日致礼而供奉之,谓之开光。亦曰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