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企业的保富之道

2015/10/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企业的保富之道

如果一个人具有了正确的义利观,就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企业的成员能有正确的荣辱观,尊道贵德、崇仁尚义,就能由弱小变为强大。就拿大家都熟悉的“同仁堂”来说,为什么叫“同仁”呢?就是“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意思。

它的创始人认为,做医药最能服务大众、利益社会,当时说了一句“可以济世,可以养生,惟医药为最”。这并不是因为医药这一行来钱最快,而是大众需要、社会需要,能够救苦救难。因为有这样的一份存心,才有了同仁堂“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的企业文化。

中国文化就是体现和合,病人生病了,就是不和,药剂师在调制药的时候,就是修和。这样的企业精神,一直贯穿在同仁堂300多年的历程中,并一直传承到今天。

2003年,非典型肺炎肆虐中国,当时中药制剂非常紧缺,政府出面向各个医药企业下了订单,让医药企业生产治疗和预防非典的冲剂。有些企业收到订单,只是应付政府的任务。因为当时原材料涨价,每瓶药剂的成本就有九元,而售价政府又限制为七元。而同仁堂认为,社会人民有需要,正是我们企业做贡献的时候。

他们加班加点地生产,但是仍满足不了需要,于是就停下了制药酒的生产线,转产治疗“非典”的制剂。在“非典”期间,同仁堂生产了300万瓶的汤药,每一瓶药亏两元,总共要亏600万。但面对亏损,同仁堂的领导人说:这对同仁堂来说不是第一次,也绝对不是最后一次。在面临义利选择的时候,同仁堂首先想到自己应当做的事,而不是赚多少钱。然而,“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到如今已经300多年历史的同仁堂,即使在2003年“非典”期间这样非常艰难的条件下,企业效益仍然增长了30%。在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潜力50强评选中,连续七年都入选的企业有两家,其中一家就是同仁堂。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德行,他的财富就不能够长久维持。所以《大学》提醒我们说:“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当一个人自己有德行的时候,他所感召的人才才是好的人才。所以一定要有德,有德行就会有真正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奋斗。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指的是员工、顾客、合作伙伴等方方面面有缘的人,甚至是整个社会所有的人;“土”,是企业赖以发展的核心能力,可能是技术、营销能力,也可能就是员工本身。有了人才,大家众志成城,就可以把机会运用得很好,自然就会创造财富。如果你没有德行,只是很有钱,用钱来挖墙脚,结果这些人才今天是因为钱而来,改天也会因为钱而走。“有财此有用”,财富要用在哪里?要用在成就所有员工的幸福生活上,所以财散人聚。假如只是富你一个人,员工的生活你都没有去好好地关心爱护,那财聚就会人散,你就留不住人。

因此,要回馈你的员工,“财散则民聚”;还要把它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还要回馈消费者,让消费者以最合理的价钱拿到最优质的产品。有这样的心量、这样的态度,这个团体就会赢得整个社会人群的尊重,所有在这个团体里的人都会有一种荣誉感。这样,这个企业的形象才会越来越好,才能够永续地发展。这就是企业的保富之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从工作中创造人生意义和喜悦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没有做和尚,说不定已经做了木匠...

有利于他人的就是好工作

佛法讲「正命」,所谓正命是指正当的工作、正当的职业...

事业成功是宿世福报还是今生努力?

问: 世间事业的成功是宿世修行、集聚福报得来的,还...

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

有一位中国的MBA留学生,在纽约华尔街附近的一间餐馆...

为何「富不过三代」

天定胜人,人定亦能胜天。这句话是千古不变的事实。自...

千万富翁的「穷死」

巢中立曾是湖南常德最有名的千万富翁。常德第一个买电...

积小善可成大德,积小成可成大功

世间有许多人虽然满怀壮志的准备着做一番大事业,却不...

钱不要来得太快,也不要来得太多

世人苦,就苦在要追求一个好上。就想着,生意一直都很...

有禅心的人,不计人间毁誉

月船禅师是一位善于绘画的高手,可是他每次作画前,必...

人生本来就会有高低起伏

作家希切威廉斯曾说:人生是一次航行,航行中必然遇到...

不要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一个旅店。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

不住空寂的智慧

佛陀净住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大梵天王起大邪...

为什么不讲念自性佛,而要念阿弥陀佛

问: 佛既然心作心是,为什么不直截了当讲念自佛,即...

上报四重恩,是哪四种恩呢

在回向时,大家常念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四恩是...

有人骂你,你听不见,他自己就拿回去了

我们经常为什么习定?我们经常练习打坐?就是忍。外相...

念佛有哪些规矩和注意事项

问: 念佛有哪些规矩,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 念佛本...

念佛禅与佛七的不同

念佛禅与佛七最大的不同,在于无相或是有相。佛七,要...

贪利养的提婆达多

佛陀在王舍城弘化时,阿阇世王非常恭敬提婆达多,除了...

正信与迷信该怎么区分

问:顶礼法师,何谓真正的信仰,信仰是否应该明澈,混...

外器世界最终会被七火一水毁灭

由众生共同福德所形成的四大洲、须弥山、天界、铁围山...

有情众生的四个层次

佛教讲,人是有情众生,甚至一切有情识、有生命的众生...

万物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

世间万物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甘苦、冷热,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