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出家出的是什么家

2015/07/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出家出的是什么家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沙门即通常所说的出家人,这一句经文对出家人的概念作了简要定义。沙门是梵语,意为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出家,出的什么家?“家”可以理解为心住之处,心的牵绊、滞著所在,“出家”便是出离执著。执著从粗大到细微有很多层次,故而出家也由表及里、由浅至深有很多层次。

出家,首先出的是欲爱家,出离对广义欲爱的贪执。欲是想要,爱是贪著。仔细想来,人们世俗生活的一切无不是在得失、称毁、利害、亲怨之间趋避取舍,都不出爱和欲的范畴,而对亲人、家庭的顾恋是欲爱最突出的表现,大多数人一辈子的精力和心思都是用在为自己和身边的亲人奔波辛劳、筹划算计上了,永远没有停歇、满足的时候。所以佛陀说“辞亲出家”,辞别自己最粗大的执著,远离最容易让自己产生贪、嗔、耽著、邪见的对境,也就是亲友、财产及社会活动、交往的圈子。普通人由于定力、智慧不足,想要修行,还是应该远离愦闹,给身心一个较为清净的空间。

出家人剃除须发、穿着僧衣的形象,既是提醒,也是保护。一方面提醒自己不贪求名利,不贡高我慢,另一方面别人一看,知道你是出家求道的人,一般也就不会故意滋扰,动摇妨碍你的道心。对于没有证悟实相的普通人来说,剃度,受戒,远离愦闹,至寂静处,思维法义,善自守持戒律,出家的这些形式和内容都是必要的——这是最基本层次的出家。

“识心达本”,是进一步的出家。“识心”,指了知心外无法,一切都是心识前的显现。“达本”,指了知心性无实。用佛法的名词说,就是悟遍计本空、依他如幻。这是出离更细微的执著,也是更高层次的出家。

“解无为法”,了知实相、现象不一不异,证圆成实性,心无所住,一无所执,是再进一步的出家。

由此可知,已经证悟诸法实相的人,即使示现在家形象,却是在家出家,不著五欲,心无挂碍,但这是成就者的境界,普通人做不到,还是老老实实从最基础的做起为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正因为向外贪求,才把本来佛遗失掉

我们众生向外贪著、妄想执著这一切事物,在这一切事物...

宣化上人:谁把你绑住了

以前有个和尚,向一位有名望的高僧请法,他说:「请问...

出家犹如脱海险喻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陀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

众生易度人难度,宁度众生不度人

遥指海东新月上,后世的禅宗,把祖师悟道的故事编集为...

妙祥法师:女众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问: 女众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妙祥法师答: 有的。这...

以淡定心去面对烦恼事

怨起于心,结于心,所以当了于心。以一颗淡定的心去面...

别让「拥有」成为痛苦的开始

一九九三年我刚到国外,看到很多人为了吃一顿饭,要开...

济群法师:出家意味着什么

出家,不仅意味着外在形象的改变,意味着生活方式的改...

到底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呢

问: 师父,有的老师说满足所需就能幸福,有的却说远...

《地藏经》教我们回向的方法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

古代高僧净土感应事迹

净土宗对佛教其它宗派影响很深,一直受到历代高僧的推...

本焕长老长寿秘诀:心胸开朗,粗茶淡饭

出身新洲农村贫寒之家,年轻时吃过很多苦的本焕大师,...

为富不仁待人刻薄者的悲惨果报

笔者有一位家住南部的教授朋友(姑隐其名)有一次告诉...

佛陀灭火的因缘

失火了!失火了! 盛大的狂欢酒宴中, 全村人从迷醉中...

【推荐】如何看待夏莲居的《无量寿经》会集本

问: 印祖是否见到了夏会本?有无文字记载?许多大德都...

临终的五趣相

众所周知:六道轮回之六道, 是包括天道、 人道、 修...

秘密用功的法门

修学律宗的有源请教大珠慧海禅师说:和尚修道,有没有...

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原 文】 原夫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

你没有突破障碍,如何能见到阿弥陀佛

佛教的因缘观,只有一个观念就是事出必有因,每一件事...

地狱的恶报从六根而出

讼习 讼,争讼,意思是说,我们自己有了过失,但是我们...

连禽兽都不如

天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村里有一匹矫健漂亮的母马,公...

少些打工心态,多点儿事业心

为了钱,这个班我总是要上。如果你有这种想法,就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