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戒律是我们生命自由的指南针

明海法师  2015/03/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戒律是我们生命自由的指南针

关于戒,我们通常会有很多误解。有一种误解觉得戒律限制了我们的自由,使我们受到约束。其实戒律是自由的保证,是通向生命自由的必由之路。我们老和尚生前喜欢讲三自——自觉、自由、自在。生命自由、自在的境界,它有一个前提就是自觉。而持戒,按戒律去生活正是我们到达自觉境界的一个构成部分。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任,而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的言行都在不断地塑造自己的生命,塑造我们每一个人生命跟周围世界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所以如果我们没有明白身口意三业这中间所遵循的因果规律,完全不遵循这种因果规律去做事、去生活,很快你将会使自己走入到各种缠缚中,就像绳子把我们缠住了,那就是一种不自由,而且越来越不自由。那么佛所制的戒,它是依照佛的一切智,特别是依照他通达三世因果的智慧,告诉我们哪一些可以做哪一些不要做。所以戒律其实是我们生命自由的指南针,使我们生活得到自由自在的路线图。

另外有一种误解,有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受戒,觉得受戒很容易犯。其实在家人的五戒并不难持,当然要持到百分之百大概也没有人做得到。所以大家也要理解,佛陀所制定的戒不是一个条文,它本身是一种修行的方法,是训练我们的行为、语言、思想习惯的一套训练方法。所以既然是训练,就不可能一步到位,就可能有反复、有犯错,而持戒正是在反复、在犯错、在自我纠正中完成这种训练,使我们在身口意三业方面不断地进步。因此戒律这个词在佛学里面有另外一个翻译叫“学处”——学习训练的地方。持戒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自我矫正、自我训练的过程。如果一上来就能百分之百做到你就不需要受戒了。

在戒的训练中,它含摄了定;定呢,它也含摄了智慧。定是什么?定就是专注;慧是什么?慧就是观察、判断。为了要护持我们所受的戒,我们不得不在生活中,在各种境界、情境中,去专注地观察一个人、一件事以及我们自身的处境,去观察一件事跟另外一件事的联系,观察一个人、一个法出现跟所有其他的法的联系,其实这就是智慧的训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明海法师文章列表

中阴身的定义与寿命

中阴身的定义 自亡者断气,第八意识脱离躯壳,至转世投...

袈裟的由来与殊胜之处

袈裟,梵语音译为迦沙曳,义译为不正、坏、浊、染等。...

施戒得名利

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法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一...

初学佛的误区

由于无始以来烦恼业障的染污,人们大多具有各种各样的...

端正思想消除极端

有些人在修轮回痛苦的时候,会出一些问题。我遇到过这...

当初的三钱,辗转增盛到三千金

这个五戒的问题,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增长罪业,第二个...

学佛必读的经典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

受戒就是与佛接轨

我们很多人想过幸福生活,想我发财啊,我成功啊,以为...

舍利弗成佛的国土有什么特点

舍利弗尊者作为华光如来,他这一期的国土是一个净土呢...

活在当下益处多多

有人曾问释迦牟尼佛:梵行圣者,你们居住在树林简陋的...

阿弥陀佛的清净法身

我们看看蕅益大师有什么比较深入的开示:这当中有二段...

当最可怕的违缘降到你头上时

诸苦如同梦子死,迷现执实诚疲惫, 是故遭遇违缘时,视...

圣严法师《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

我曾经遇到一位太太,她不断向我抱怨,说她的儿子因为...

「修持法」和「供养法」的利益和妙用

问: 各个法门有修持法和供养法。请细说这二种法的利...

安忍息嗔的98个理由

1、瞋心能坏福德善根。 2、瞋恨恶毒过一切罪过。 3、...

承受果报时要无所住

相由心生(过去现在)承受果报(应无所住);无始时来...

机智无私的老人

几十年前,在日本一个临海的小山村里,发生一件很感人...

想要获得尊重一定要先尊重他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自然人恒敬之。在你想要得到别...

临终俱宜念佛以助

原文: 人之临终,只可念佛,不宜持咒。以念佛令彼听,...

从果找到因才能治好病

比方说,有一些人喜欢吃很油腻的食物,久而久之,血管...

吃肉时如何善用其心

有人这样问过我说:师父,我现在还不能忌口。(所谓不...

证严法师《四种贫富人生》

富中之富、富中之贫、贫中之富、贫中之贫 是法师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