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我们都会变老

妙智法师  2014/0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我们都会变老

朋友介绍我看《桃姐》,是一部残酷和温暖交织的电影。看完之后讨论,无关乎电影,只关乎我本人。

我想站在世间的角度,即使我被他定义为“天下最不孝之人”也不为过。因为我的父亲只是一位普通的劳动者,他没有儿子,没有退休金,没有其它依靠。等他年老之后多半会待在农村过着最普通的生活。做为出尘修道的女儿,我的第一选择是让他住在寺院念佛修行;第二选择是回家照顾他的老年生活。

“第一选择可以推翻,你不能强求他来适应你的生活方式。第二选择很不靠谱,你没有经济来源,你拿什么去照顾他?如果他生病……如果他需要……如果……”

“好吧,等到那天,我去卖血卖肾也不会让我的父亲老无所依!”面对这位朋友一系列的“如果”类质问,我讲出了最为血气的回答。但情况绝不至于此。

接着,他问:那么,你老了,谁来照顾你?

这是大多数关心我的人都会关心的问题,也许包括正在看这篇文字的你。我对此心怀感恩,却常懒得回答。诚实地说,是源于潜意识里认为这是一个无需考虑的问题。于是有人反复提醒:你以为你会一直这么年轻下去吗?你和我们一样,都会变老,可是你老了,谁来照顾你?

是的,我们都会变老,这是和死亡一样无法逆转的命题,从我们来到这个世间就注定了会发生,无论选择接受还是抗拒。该如何面对衰老呢?想必大部分人都会为此做点准备,譬如结婚生子、工作存钱、购买保险等等,这些可能是很有必要去做的措施。没有人愿意这样想:其实这并非万无一失的准备。

我们所依靠的对境如同我们本身,刹那刹那发生变化:婚姻不稳定,夫妻也会离散;儿女不孝顺,说不定还是 “啃老族”;再说,我们极有可能会患上某种可怕的老年疾病,包括身体和心理的,所以银行存款与养老保险,也不一定能为你真正解决后顾之忧。

说这些并不是反对什么。我了解人们对衰老的恐惧和担忧,需要通过外在的依靠与保护来消除,并依此获得自身的安全感。诚然,在我刚出家时,听闻僧人购买各类保险,会不屑一顾、嗤之以鼻。但平心而论,那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出家人首先是做为人,做为一名心灵工作者而存在于这个社会,老有所依似乎要求不算过分。如果因缘具足,那就遇到幸福随缘享受,总比处心积虑地担忧更利于修行。

从出世的角度而言,色身交于常住,性命托于龙天,真实的修行本当如此。至于老来光景好歹,不谈命中注定,因果自有安排。若修行岁月里广植善因,积功累德,上报四重之恩,下济三途之苦,又不图安享未来年华,即遇衰老病苦,也泰然处之,俯仰无愧,真将生死放下,又怎会不堪衰老,挂碍前程。

在轮回的战场上,衰老和死亡并不是最厉害的子弹。我们看到衰老和死亡,会了解所有生命在一起的时间都有期限,从而更懂得珍惜、包容与慈悲,更容易放下对生命迷茫的执着和贪恋。只有强烈的信念会让我们有勇气直面不圆满的人生。

切记着师长的警示:菩提大道,一丝不挂;初心不退,勇往直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阎王的感叹

有个事业有成的年轻人,正值壮盛之年,却被黑白无常带...

净土法门 老少皆宜

少年莫道尚青春,生死无常不贷人。 花正开时逢骤雨,索...

出家犹如脱海险喻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陀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

穿越大千猛火求此法门

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间阿修罗等,今此法门,付嘱...

活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等到等到似乎我们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等到我大...

一息不来,即属后世

一息不来,即属后世。此时纵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亦无...

美满的婚姻是从善良的心变现出来的

我的一位同学,虽然不算太漂亮,但是妩媚风骚。初一就...

人生有无量的可能性

所以蕅益大师他讲一个观念很不错,他说没有实体,你要...

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

汝母去得甚好,就是你母亲走的很好啊,此殆汝母往昔善...

心乱就不要念佛持咒了吗

问: 师父,念佛时如何做到心定,静心。心无杂念的境...

救世大悲观世音

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 阿弥陀...

福不可以享到尽头

现在的物质文明很发达,很多人都沉迷在物质的享受里,...

慈心不杀,当吃长素

慈心不杀 夫人物虽异,佛性原同。彼以恶业沦于异类,...

最难行持的苦行是什么

最难行持的苦行是什么?就是当我们面对无缘无故的羞辱...

心中有自性的光明,鬼神根本都不敢看你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

心清净了,智慧就来了

大家知道《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他法力高强,一个筋...

大安法师:为何富贵学道难

问: 《四十二章经》中佛说二十难中有富贵学道难。佛...

如何劝临终亲人发愿往生

一、直接问你心里有哪些放不下? 直接问病重的亲人你心...

孩子成长遭遇的6大矛盾家教

有一位教育工作者说,如今孩子们在成长中承受着许多矛...

学道之人,虑宜远,思宜近

虑宜远,思宜近。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候,要有一个远大的...

如何理解地藏王菩萨的「碎地狱」

问: 《地藏经》云: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

化解冤亲债的六个方法

1、吃素戒杀并回向冤亲债主 吃素是断杀戒杀的开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