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培养孩子惜福的思想

2014/01/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培养孩子惜福的思想

作为一名儿科中医师,每天接诊众多患儿,其中发病根源十之八九都是“积食”。

现在由于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而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宝贝儿,所以现在的孩子可谓“拿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极其宝贝。所以家长就尽一切可能的给孩子多吃、吃好,不想吃还给孩子表演节目助兴。

但是长期填鸭式的喂养,必然会导致体内营养过剩,形成中医所谓的积食。而积食日久就会化热生痰,当然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诸如发热、咳嗽、胃口差、呕吐、拉肚子等等。

那么这种不正常的饮食观背后的思想根源在于哪里呢?这一问题我思之久矣,总结下来大概有如下几点:

首先,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大多数家长抱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尽一切可能给孩子最好的,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可谓“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其次,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很多人具有人生在世吃喝玩乐的思想,非如此则体现不出人生意义与价值,家长当然灯红酒绿笙歌艳舞,而对待孩子则也是尽一切可能满足其恰当的和不恰当的需求。

再次,来源于物欲对死亡的恐惧,对因果的无知。对死亡恐惧则要珍惜现在的物质生活,那么就会有活一天就要尽情享乐一天的思想。对因果无知,则不知福报越大则条件越好,但条件越好则越容易造业, 而福报尽时则是噩梦的开始,也许今生不报,但终有报时。

因此我觉得娑婆众生都应当“惜福”,惜福则会控制物欲,控制物欲则会减少对于非人有情众生的杀戮和对自然资源的开采,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会长期保持鸟语花香,欢乐祥和。这样少造业,则少得恶报,既利今生,更利来世。

更进一步我们应当懂得“人身难得”,珍惜此生 ,看破生死,听闻佛法,仰赖佛恩,往生西方,离此娑婆。家庭条件好的则尽量布施周济需要帮助的人,条件一般的则珍惜现在,努力工作。

相信假如人人惜福,则大家的生活会更加的充实、快乐。假如人人惜福,则会对于孩子的教育培养有着正确的指导思想,孩子既不会成为易生病的亚健康儿,更不会被扭曲的繁重的课业压得丧失美好的童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推荐】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古往今来,人类不论富贵贫贱,上至达官贵人,富甲天下...

蔡礼旭老师:让孩子从小积福培福

我们俗话讲「福田靠心耕」。当一个孩子从小培植的就是...

欲上天堂,先下地狱

有一对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

生死关头苦无伴,唯修三福能安度

无伴过患,就是在生死关头无依无靠的痛苦。 如云:若能...

念头一转,福报就可以变为福德

有些初发心的菩萨很执着,会产生很多疑问,佛陀既然让...

劝人布施也要注意善巧方便

问: 师父,以下综合几位同修的问题,请慈悲开示:对于...

轻财,反而使自己的福报更大

我们现在麻烦,麻烦在哪里?爱钱,不重情义了。现在很...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一条发家的规律

杨荣,福建建宁人(现在福建建瓯),官职为少师。少师...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佛教传到中国以后,总共经历了两千年的时间,我们回顾...

佛说邪淫有十种罪

○三曰邪淫,彼或有父所护,或母所护,或父母所护,或...

夫妻相处的四摄法

再来,当然家里人之间也要,就像我们几位老师,像仉老...

山道上的小虫

清晨登山的时候,在山道阶梯上,看见一只被人踩扁而黏...

发愿会让你突破自我设限

古人说发菩提心我们设定目标有三个好处,第一个我们确...

佛教如何看待神秘通灵

神秘现象不一定是宗教才有,不信宗教的人也会发生,只...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父子关系里面,我们强调父慈子孝,而这个慈当中还有包...

健脾和胃祛湿气的扁豆

春天慢慢进入尾声,夏天正式登场,湿气重的体质,可以...

《阿弥陀经》与《文殊》《般若经》的会通

等者,略举余经。如《文殊》所云,一行三昧。《大品》...

真的有前世吗

昨天,一名网友不断追问我:你相信前世吗?前世真的存...

嘴里异味的原因与去除

嘴很苦或者是很酸的情况应该有人试过,可能有些人会认...

功德宝山神咒的功德利益

「功德宝山神咒」的解释,我们还是讲最主要的内容啊。...

八万四千法门怎么来的

在你的生活当中要这样锻炼,你的烦恼就会逐渐减轻,待...

不肯出门的戒嗔

戒嗔还不是和尚的时候,也是生活在山里,那还是十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