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节俭让孩子健康成长

2014/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节俭让孩子健康成长

这是一个真实的发人深省的故事:北京市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刚上小学的女儿去逛街。在一个繁华的路口,有一位老爷爷正在卖《北京晚报》。父亲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交给女儿,让她去买10份晚报。孩子买回晚报,父母跟她商量,让她按原价把晚报卖出去,看看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卖完这10份晚报。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费了几个小时才把10份晚报卖出去。

然后,父母让孩子去问卖报的老爷爷,卖出一份报纸能赚多少钱。孩子从老爷爷那里知道,卖一份报纸只能赚几分钱。她算了一笔账,花了这么长时间才挣了几毛钱。孩子领悟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她主动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以后再不会随便花钱了,挣钱太不容易了!”那对年轻父母是家庭教育的有心人。

现在很多孩子不懂得节俭,随便浪费的现象相当严重。在某所小学里,教师和校工在校园内捡拾的物品堆满了一间屋子,大至皮夹克,小至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学校多次广播要求学生去认领,却没有人去。在一次家长会上,校领导讲了这件事,最后只有几位家长带着孩子去认领,其他物品仍旧堆放在屋子里无人问津。

我国有句老话:成由勤俭败由奢。成功由勤劳节俭开始,失败因奢侈浪费所致。即使到了很富裕、很有钱的时候,这个朴素的真理也不会过时。节俭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大手大脚随便浪费的人能创造一番事业,建设好家庭。

孩子不懂得节俭,不能全怪孩子,责任也在我们大人身上。现在有些商家引领时尚,认为提倡节俭、抑制消费,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现在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出于疼爱“独苗苗”,迁就孩子花钱自不必说,就连家长自身也往往产生了非合理消费的心理——攀比、从众、追时髦、喜新厌旧等等。此外有些人对节俭与奢侈存在一些误解,以为节俭是贫穷的产物,以奢为荣,以俭为耻,凡事爱讲排场,其实他们并未真正理解节俭的意义。俭是节约不浪费,节是节制而有度,这种理性的生活态度,是无论古今、穷富都值得大力提倡的。

哈里的祖父洛克菲勒是美国洛克菲勒财团的董事长,父亲是曼哈顿公司的经理,他们不仅自己生活节俭,也不允许子女们铺张浪费。这个家族有个家规,孩子18岁以后经济完全独立。哈里是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的高材生,他曾经到纽约港曼哈顿码头参加劳动,开吊车把集装箱从货轮上卸下来。

他说:“我父亲年轻时比我更苦,当年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为了交付昂贵的学费,每到假期就到密西西比河的货轮上当水手,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儿,这样才读完大学。祖父虽有钱,但我从不伸手要钱。”英国王子威廉10岁时就放弃了宫廷生活,按女王的要求去上住宿学校,每隔三周才能回家一次,一学期只有9英镑的零用钱。他幼年时使用的婴儿车还是父亲30年前用过的那一辆,玩具也是父亲当年玩过的木质玩具,节日礼物多为廉价品。

学会节俭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极大。节俭可以使人集中精力,把身心投入到学习和事业上来,关系到一个人一生事业的成败。节俭可以培养一个人坚强的意志和战胜困难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人生的巨大财富。节俭有助于体察他人的疾苦,培养对他人的爱心,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

让孩子从小学会节俭,就要让孩子适当尝尝“苦”头,没有吃过苦的孩子、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财富来之不易,也根本不知道珍惜自己拥有的幸福。许多孩子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根本不懂得“节俭”二字,只要求吃好的,穿好的,玩具也是越多越好,越高级越好,如果达不到要求就会生气。有的孩子随便抛撒浪费粮食,不爱护衣物,对玩具随意搞坏,乱丢乱扔,弄得残缺不全,浪费严重。他们不知道粮食和玩具等来之不易,更不知道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

因此,让孩子知道好日子来之不易、培养孩子节俭的品质,已成为越来越多的父母努力的方向。许多“以俭养德”的事例告诉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有志向、有追求、有出息的人,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这是父母能够给孩子的永久财富。习惯的养成在于不断的积累,那么教育孩子就必须从自己着手,从小事着手,以身作则,在家庭教育中注意以下几方面:

营造节俭的家庭生活氛围。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以自己的节俭行为影响孩子,用自己艰苦朴素的作风感染孩子。如将洗衣服的水留下来冲厕所;爱惜家庭物品,小心存放不用的东西等。

帮助孩子理解节俭的价值。父母要用节俭的故事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节俭是美德,也是生活的必需。在教育中,父母要赞赏节俭的行为,批评奢侈浪费。父母要让孩子理解生活的艰难,理解人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而节俭则可以做到有备无患,帮助人渡过难关。

帮助孩子学会有计划地消费。如让孩子爱惜书本、文具,节约一张纸、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不要给孩子买铅笔一大把,文具盒书包好几个。父母要让孩子懂得,真正需要的时候才消费,才买新东西。

克服孩子的攀比心理。比钱比物只能使孩子贪图安逸,失掉勤劳朴实的品质。因此,父母要教育孩子克服攀比心理,教孩子比学习、比劳动、比品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中了二只箭

法国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家境清寒,长大后嫁给一个公...

中国富豪如何教育子女

许多时候父母都习惯处处以身作则,把花钱的决定、次序...

达真堪布:孩子从出生开始身体就不好怎么办

问: 我有一个三岁的女儿,身体一直不太好。生下来时...

守空锅的老夫妇

佛经中有一则小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

四个儿子

有一位在家学佛的女居士,对佛陀非常恭敬信仰。她每天...

对比别人,才知自己是多么的幸运

每次挫折都会对人产生影响,是产生积极的影响,还是产...

学佛人要透过这关,不需要去求

这个世间还有求不得苦。由于我们有欲望,对外部世界有...

勿以嗜欲杀身,勿以财货杀子孙

有些父母、长者非常想不开,就想着要给孩子多留一些钱...

如何看待「丛林以无事为兴盛」

记者: 您如何看待百丈怀海禅师所撰的《丛林要则》中...

【推荐】把心送到极乐世界是怎么送

问: 请师父开示,先把心送到极乐世界是怎么送? 净界...

人生一百种病

以佛法来讲,一切人生理上的病,多半是由心理而来,所...

念佛的精进与调适

各人应尽最大的力量去念佛,但须各自量力,不可用力太...

对「空」的误解

我的同事得知我研究佛教时,他们大惑不解,认为我这是...

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子女必看)

如果你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长大, 如果你的父母还健在,不...

一念心性清净本然,怎么就产生山河大地呢

《法华经》开显了每一个众生都有真如的本性,所谓的相...

佛经原文查不到的就能予以否定吗

问: 净土宗学人常见这么一句话,《大集经》云:末法...

印顺法师:唯人为能学佛

一、人类的特胜: 一般来说,人虽自尊心极强,却都看...

生命如何才能活出意义与价值

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又由一天天组成,那么我们的生命究...

以宽容姿态看待不公平

一位著名的作家,出身极其穷苦,他的成功乃从艰苦卓绝...

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忍得人乐观,忍能得妙好;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真诚供养,受福无量

佛陀在世时,有一大富六口之家,奴婢、金银珍宝不可称...

跟地狱比起来,我们的痛苦微不足道

跟地狱众生比起来,我们人间的痛苦实在微不足道。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