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西方净土的欣慕行

大安法师  2013/1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西方净土的欣慕行

释尊对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的描述,为我们建构起一个至极真善美慧的妙参照系,俾令众生于净秽二土的比较中,生起对安乐世界无限欣慕心,信愿持名,踏上出离娑婆苦海的妙庄严路。

娑婆秽土三苦八难充满,极乐世界无苦纯乐,不闻苦难之名,何况实苦。二土适成鲜明对照。从修道证果来看,二土的难易苦乐亦有霄壤之别。慈云大师归纳为十条,精当明确:

一者此土有不常值佛苦,彼土但受华开见佛、常得亲近之乐。

二者此土有不闻说法苦,彼土但受水鸟树林、皆宣妙法之乐。

三者此土有恶友牵缠苦,彼土但受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之乐。

四者此土有群魔恼乱苦,彼土但受诸佛护念、远离魔事之乐。

五者此土有轮回不息苦,彼土但受横截生死、永脱轮回之乐。

六者此土有难免三途苦,彼土但受恶道永离、名且不闻之乐。

七者此土有尘缘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经营之乐。

八者此土有寿命短促苦,彼土但受寿与佛同、更无限量之乐。

九者此土有修行退失苦,彼土但有入正定聚、永无退转之乐。

十者此土有佛道难成苦,彼土但有一生行满、所作成办之乐。

西方净土有五因缘,能令往生者有进无退:一者弥陀大悲愿力摄持,故有进不退;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增进不退;三者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闻者常起念佛法僧之心,故不退;四者纯诸菩萨以为胜友,外无魔邪,内无烦恼,故不退;五者寿命永劫,与佛齐等,故不退(智者大师《净土十疑论》)。

正因为西方极乐世界具有无量不可思议功德,释尊苦口婆心,劝勉众生“精明求愿,积累善本。虽一世勤苦,须臾之间。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长与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无复贪恚愚痴苦恼之患,欲寿一劫,百劫,千亿万劫,自在随意”(《佛说无量寿经》)。历代净宗祖师大德亦反复警策,坚固求往生的愿心,若赤热铁轮,旋转于头顶上,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愿。若转轮圣王胜妙五欲现前,亦不以此乐退失往生之愿。遭逢此至极之逆境顺境,尚不改往生净土之愿,况世间小小逆顺境界,岂能引转愿往生心。

综上所述,厌离行与欣慕行是愿门的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然而对凡惑众生来说,厌欣心的生起殊为不易。善导大师敏锐见到:“娑婆虽苦,处的已久,实不庸易离开;莲邦虽乐,概未曾到过,岂能遽往?必须真心彻到对于娑婆深生厌恶,对于极乐渴望甚深,方得往生。”可见,这种逆众生欲望之潮,顺法性之流的净愿,非善根般若显露,何能生发。痴爱众生,如人堕海,有五因素难出欲海:一、水深,二、波迅,三、迷暗,四、情执,五、迫失力。

众生置身欲海,头出头没,无有休止。释尊为拯济沉溺众生,开示念佛法门,首开折伏与摄受二门,激扬众生的厌欣心。厌离娑婆、欣慕极乐,虽具爱憎之心,然非世间之爱憎,乃十方如来转凡成圣之爱憎。若非厌离,何以脱离娑婆浊世?若非欣慕,安能生彼极乐莲邦?证知厌离而后能转凡,欣慕而后能成圣。释尊如悲父,折伏众生;弥陀世尊如慈母,摄受众生。一遣一接,折摄并运,成办广度众生的佛事。

释尊演说净宗念佛法门,具四悉檀。广说西方净土种种庄严,有缘众生庆闻佛说,并亲眼目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得欢喜益(世界悉檀);众生闻法,欣慕极乐世界,信愿持名,往生彼土,得生善益(为人悉檀);众生厌离娑婆秽土,捐弃有漏恶因,忏悔念佛,得破恶益(对治悉檀);净业行人念佛往生,花开见佛,得入理益(第一义悉檀)。净宗念佛法门具折摄二门与四悉檀,极显释尊度化众生的悲智。

厌欣心对净业修持至关重要。净业行人对所处之娑婆世界,应作种种秽浊痛苦想,使之厌恶;厌则欲离,离则出此世界;同时,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则应作庄严安乐想,使之欣慕,欣则欲往,往则生彼世界。一欣一厌的心理定势,导致临命终时,自然如箭离弦,弹指往生。譬如拉车者,前挽后推,则进趣自速。人在三界牢狱,宜应当机立断,信愿持名,哀求往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舍不得爱情就等于舍不得三界六道

问: 怎么判断自己是真信?还仅仅是觉得自己信了?我...

如何让父母现世安乐,临终生净土

【原文】 汝欲母往生西方,欲父身心康健,生享安乐,死...

星云大师《几个最有效的念佛法门》

一、要欢欢喜喜的念 念佛目的在求生西方极乐,我们要...

跟大势至菩萨学念佛

国人一般比较熟悉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以其大慈大悲...

念佛时常见佛像放光,这个该怎么处理

问: 念佛时常见佛像有放光现象怎么处理? 大安法师答...

净宗三祖-承远大师

1.生平 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年),四川绵竹县人。...

蕅益大师:参究念佛论

原夫本觉妙明,真如法界,智理无能所之分,依正绝自他...

以净土法门作为自己安心立命之所

业缘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受业力所牵引,有种种的因...

把这些认识清楚,才会生厌离之心

《佛说阿弥陀经》云: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

净土法门的至简至易

净土法门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这跟之...

好好地念佛,世间的福报也在里面

问: 弟子一心想念佛求生净土,但世间缘分未尽,且为...

应该念阿弥陀佛还是观世音菩萨

问: 我学佛是因为观世音菩萨示现了一下。我现在应该念...

老比丘谈笑为佛所诃

一天,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正当佛陀在为天人、国王及大...

十句蕴含大智慧的话

1、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饰什么,自卑什么。所谓正...

【推荐】及时把情绪处理掉

一个科学家早上起床没找到拖鞋,有点恼火。当他没注意...

能知道前世并不重要

知道前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今生该怎么做。如...

学佛信佛需具备哪几种心

修行者的发心可谓千差万别,每一个人的学佛目的不同,...

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心灵的宁静

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心灵的平静与安详。可是现代人越来越...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可杀乎?

原文: 杀生一事,过患至为深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

有一家银行每天往你账户存入¥86400

想象有一家银行每天早上都在你的帐户里存入¥86,400。...

有一众生未得度,诸佛终宵泪不干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其实就像我出家了,也依然走...

进退从容,积极乐观

人的情感总是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